【保奖论文】2024年数学建模国赛E题保奖论文(点赞收藏下,后续会更新

您的点赞收藏是我继续更新的最大动力!

一定要点击文末的卡片,那是获取资料的入口!

交通流量管控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的快速普及,以及人们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日渐严重,即使在一些非中心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也成为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和百姓幸福感的一个“痛点”,是相关部门的棘手难题之一。考虑一个拥有知名景区的小镇。景区周边道路上既有本地居民出行,也有过境车辆,还有大量前来景区游览的游客车辆,后者常常会因寻找停车位而在周边道路上来回低速绕圈,影响了道路的通行效率。因此如何对交通流量进行管控至关重要。
助攻资料下载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VbDXCR7OSbZsWicXHJ1EQQ?pwd=ikf5 提取码: ikf5 

针对问题1,首先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筛选出经中路-纬中路交叉口的车辆数据,然后采用时间序列,直观展示车流量的变化趋势,识别可能的高峰期和低谷期。然后使用K-means聚类算法,自动根据车流量特征将一天的24小时划分为若干时间段。最后来估计不同时段的各个相位(包括四个方向直行、转弯)的车流量。

针对问题2,要求根据所给数据和上述模型,对经中路和纬中路上所有交叉口的信号灯进行优化配置,在保证车辆通行的前提下,使得两条主路上的车流平均速度最大。根据数据,将这些原始数据根据交叉口、方向等进行分析,使用流量比例法和Webster公式进行信号灯优化配置,根据每个方向的车流量占比来分配信号灯的绿灯时长。

针对问题3,要求对五一黄金周期间的数据进行分析,判定寻找停车位的巡游车辆,并估算假期景区需要临时征用多少停车位才能满足需求。根据要求,首先将五一黄金周期间的车流量数据筛选出来,据车辆在同一交叉口多次短时间内出现来判定巡游车辆(采用时间差来判断),最后根据巡游车辆的数量,假设每辆巡游车辆需要占用一个停车位,并且停车时长为一定时间(问题3设置成4小时),最终来估算假期景区需要增加的停车位数量。

针对问题4,在问题3的基础上,该小镇对景区周边道路实行了临时性交通管理措施,要求结合数据评价临时管控措施在两条主路上的效果。针对问题4,增加了管理措施的约束条件,要求进入景区通过环南路-经中路、环东路-纬中路 进入,通过环东路-纬中路、经中路-纬中路、环北路-经中路、环西路-纬中路离开,并进行对比。

关键词:时间序列,k-means,流量比例法,Webster,交通优化,时空约束

目录

.......................................................................................................................................................................... 1

组委会要求重要格式规范如下所示,大家可以根据要求,以及1资料中提供的优秀论文资料进行修改。以下是竞赛论文要求,请认真阅读!!.................................................................................. 1

使用、借鉴、抄写该论文是否违规:只要不超过查重率的20%,就不能算作违规。该论文属于公开发表的网上资料,进行借鉴、参考不能算作违规,切记不要抄的太过分,查重率一定要低于20%就可以。下图为最新的数模竞赛规定.......................................................................................... 1

一、 问题重述............................................................................................................................................... 5

1.1 问题背景........................................................................................................................................ 5

1.2 问题回顾与分析........................................................................................................................... 5

二、 模型假设............................................................................................................................................... 5

三、 符号说明............................................................................................................................................... 6

四、 问题求解与分析.................................................................................................................................. 7

4.1 问题1求解与分析....................................................................................................................... 7

4.1.1 问题1分析....................................................................................................................... 7

4.1.2 问题1建模与求解.......................................................................................................... 8

4.2 问题2求解与分析..................................................................................................................... 10

4.2.1 问题2分析.................................................................................................................... 10

4.2.2 问题2模与求解............................................................................................................ 11

4.3 问题3求解与分析..................................................................................................................... 21

4.3.1 问题3分析.................................................................................................................... 21

4.3.2 问题3建模与求解........................................................................................................ 21

4.4 问题4求解与分析..................................................................................................................... 24

4.4.1 问题4分析.................................................................................................................... 24

4.4.2 问题4建模与求解........................................................................................................ 24

4.4.3 模型对比与分析............................................................................................................ 26

五、 模型总结............................................................................................................................................. 26

5.1 模型优点...................................................................................................................................... 26

5.2 模型缺点...................................................................................................................................... 27

5.3 模型推广...................................................................................................................................... 28

六、 参考文献............................................................................................................................................. 28

七、 附录..................................................................................................................................................... 2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的快速普及,以及人们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日渐严重,即使在一些非中心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也成为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和百姓幸福感的一个“痛点”,是相关部门的棘手难题之一。

考虑一个拥有知名景区的小镇。景区周边道路上既有本地居民出行,也有过境车辆,还有大量前来景区游览的游客车辆,后者常常会因寻找停车位而在周边道路上来回低速绕圈,影响了道路的通行效率。因此如何对交通流量进行管控至关重要。

    1. 问题回顾与分析

问题1:对经中路-纬中路交叉口,根据车流量的差异,可将一天分成若干个时段,估计不同时段各个相位(包括四个方向直行、转弯)车流量。

问题2:根据所给数据和上述模型,对经中路和纬中路上所有交叉口的信号灯进行优化配置,在保证车辆通行的前提下,使得两条主路上的车流平均速度最大。

问题3:对五一黄金周期间的数据进行分析,判定寻找停车位的巡游车辆,并估算假期景区需要临时征用多少停车位才能满足需求?

问题4:五一黄金周期间,该小镇对景区周边道路实行了临时性交通管理措施,具体管控措施见附件3。请结合数据评价临时管控措施在两条主路上的效果。

问题分析:四个问题需要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解决,首先先对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清理和整合原始车辆数据。针对问题一和二,构建合理的交通流量预测模型和信号灯优化模型。针对问题三和四,利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和模型进行巡游车辆的识别和交通措施效果的评估。

为了方便模型的建立与模型的可行性,我们这里首先对模型提出一些假设,使得模型更加完备,预测的结果更加合理。

  1. 假设给出的数据均为真实数据,真实有效。
  2. 车辆流量的均匀性假设: 假设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车辆流量的变化是相对稳定的,不会出现短时间内的剧烈波动。这意味着在每个划分的时间段内,各个方向的车辆流量可以近似看作线性增长或下降。
  3. 车辆行为一致性假设: 假设所有车辆在通过交叉口时,转弯和直行的比例是相对固定的,且不受突发事件(如事故、临时道路封闭等)的影响。这假设使得我们可以根据车辆的行驶方向估计其行驶路径。
  4. 停车位需求线性增长假设: 在黄金周期间,假设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寻找停车位的车辆数量与游客人数呈线性关系,从而可以推算出增加的停车位需求量。
  5. 巡游车辆识别假设: 假设在黄金周期间,频繁出现在同一区域内且速度较低的车辆可以被视为正在寻找停车位的巡游车辆。这些车辆的行驶路径应具备明显的重复特征。
  6. 信号灯控制对车速的线性影响假设: 假设通过优化信号灯的配置,车辆的平均通行速度与信号灯的等待时间成反比关系,即缩短等待时间会直接提升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

为了方便我们模型的建立与求解过程 ,我们这里对使用到的关键符号进行以下说明:

符号

符号说明

Qi,j(t)

表示在时间段t内第i个交叉口第j个方向的车辆流量,单位为车辆数/小时。i表示交叉口编号,j表示方向(如北向南、南向北、东向西、西向东等)。

Vavg(t)

在时间段t内,所有车辆在经中路和纬中路上行驶的平均速度,单位为 km/h。

Tw,i(t)

在时间段t内第i个交叉口的信号灯绿灯持续时间,单位为秒。它是信号灯优化时的一个重要变量。

Di,j

表示第i个交叉口到下一个交叉口在第 j个方向的距离,单位为公里。

Np(t)

表示在时间段t内,在景区附近巡游寻找停车位的车辆数量。

Ps

景区的停车位数量,单位为个。用于计算假期期间是否有足够的停车位。

Sr

单位时间内巡游车辆的停车需求比例。它是一个表示停车位供需的参数,用于估算巡游车辆的需求。

ΔTi,j

第i个交叉口第j个方向上的车辆平均等待时间,单位为秒。它与信号灯的配时和交通流量密切相关。

Nc(t)

时间段t内通过所有交叉口的总车辆数,表示交通繁忙程度。

Feff

信号灯控制的效率系数,反映信号灯优化配置对车辆平均通行速度的影响。

(注:这里只列出论文各部分通用符号,个别模型单独使用的符号在首次引用时会进行说明。)

4.1 问题1求解与分析

4.1.1 问题1分析

针对问题1,首先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筛选出经中路-纬中路交叉口的车辆数据,然后采用时间序列,直观展示车流量的变化趋势,识别可能的高峰期和低谷期。然后使用K-means聚类算法,自动根据车流量特征将一天的24小时划分为若干时间段。最后来估计不同时段的各个相位(包括四个方向直行、转弯)的车流量。

4.1.2 问题1建模与求解

1、数据预处理

按照问题1的要求筛选出经中路-纬中路交叉路口的车流量,一共筛选出了600多万条数据,如图1所示。利用监控设备记录的车辆数据,根据拍摄时间对车流量进行时间段划分。然后将时间数据转换为datetime格式,提取出每个车辆通过交叉口的小时信息,方便后续按时间进行分段和统计。

图1

  1. 时段划分

首先通过对一天24小时车流量的时间序列绘制,直观展示车流量的变化趋势,识别可能的高峰期和低谷期,如图2所示。然后使用K-means聚类算法,自动根据车流量特征将一天的24小时划分为若干时间段,如图3所示。

由图2可知,四个方向(方向 1 到方向 4)都显示出明显的早晚高峰。大约在早上 7 点到 9 点之间,各个方向的车流量迅速上升,并在下午 16 点至 18 点达到另一个高峰。方向 1 和方向 4 显示出较高的车流量,尤其是在高峰时段,车辆数量超过 20,000。相比之下,方向 2 和方向 3 的车流量相对较低,方向 2 维持在 5,000 辆左右。在夜间(0 点至 5 点),所有方向的车流量都处于低谷,交通流量较少。白天的中午时段(10 点到 14 点左右),车流量相对平稳,没有明显的上升或下降。

由图3可知,通过 K-means 聚类分析,将一天中的车流量分为 5 个聚类类别,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点表示(蓝色、紫色、绿色、黄色和青色)。绿色的聚类代表高车流量时段,大约集中在早高峰(7 点到 9 点)和晚高峰(16 点到 18 点),黄色的聚类表示车流量相对突出的个别小时,可能是因为这些时间段存在某些特殊情况(如临时的交通事件或短期的车流波动)。聚类分析进一步展示了车流量在一天中的波动情况。例如,凌晨到清晨时段的车流量较低,呈现出一个平稳的低谷,而高峰时段则聚集在早晨和下午,显示出车流量的显著增加。这种波动表明,城市道路在一天中存在显著的交通高峰和低峰,尤其是高峰时段需要更有效的交通管理措施来分流和引导车流。

图2

### 回答1: 机器学习数学理论在机器学习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机器学习算法的理论基础,通过数学模型来描述和解释机器学习算法的原理和性能。 机器学习数学理论主要涉及统计学、优化方法、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等数学知识。统计学提供了对数据的分析和建模方法,通过样本数据的统计特征来推导出模型的参数估计和预测能力。优化方法用于求解机器学习问题中的最优解,如最小化损失函数或最大化收益函数。线性代数则用于描述和处理数据的向量和矩阵,如特征向量和特征值分解等。概率论则是用于描述随机事件和不确定性,如概率分布和条件概率等。 机器学习数学理论的学习对于掌握机器学习算法至关重要。通过理解数学理论,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机器学习算法的原理和假设,分析算法在不同数据集上的性能,并对算法进行优化和改进。同时,掌握数学理论也有助于更好地应用机器学习算法解决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模型和参数以及评估模型的性能。 对于学习机器学习数学理论的人来说,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数学教材和课程来建立起扎实的数学基础。此外,还可以通过实践和实际应用来加深对数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总之,机器学习数学理论是机器学习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从事机器学习研究和应用的人员来说,了解和掌握这些数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 回答2: 机器学习数学理论是一门研究机器学习算法和模型背后的数学原理的学科。在机器学习中,数学理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为机器学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帮助我们理解算法的内在机制。 首先,机器学习数学理论涉及到概率论和统计学的知识。概率论是用来对不确定性进行建模的数学工具,而机器学习中的许多问题都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如分类、聚类和回归等任务。统计学则提供了分析和解释数据集的方法,帮助我们了解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其次,线性代数也是机器学习数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线性代数涉及到矩阵和向量的运算,这些运算在机器学习中广泛应用于特征表示、参数优化和模型预测等方面。通过线性代数的工具,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高效处理,并进行复杂模型的计算。 此外,凸优化是机器学习数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优化理论用于解决如何找到使目标函数最小或最大化的变量值的问题,在机器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通过优化算法来求解模型参数,以最大程度地拟合训练数据集,并在未见过的数据上表现良好。 最后,信息论也是机器学习数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论研究信息的量和信息的传输方式,而在机器学习中,我们需要通过信息论来评估特征的重要性、确定模型的复杂度以及度量模型预测的准确性等。 总而言之,机器学习数学理论是机器学习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提供了数学和统计工具,帮助我们理解机器学习算法的原理,并为我们设计和调优模型提供了指导。通过学习机器学习数学理论,我们能够更好地应用和创新机器学习算法,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 回答3: 机器学习数学理论 PDF 是一本关于机器学习中涉及的数学理论的电子书。这本书提供了机器学习背后的数学基础与原理,旨在帮助人们理解和应用机器学习算法。 机器学习是一门利用算法让计算机从数据中学习的科学和艺术。而数学在机器学习中起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数学理论的支持,我们能够深入理解机器学习方法的原理和局限性。 这本 PDF 从基础数学理论出发,介绍了概率论、统计学和线性代数等数学领域的相关知识。它解释了在机器学习中常用的概念和技术,如回归分析、分类器、聚类和降维等。此外,它还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例如决策树、支持向量机和神经网络,并通过数学推导和示例演示了算法的运作过程。 通过学习这本 PDF,读者可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机器学习数学理论的基础知识。它不仅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机器学习算法的原理,还可以帮助读者解读和分析其背后的数学模型、评估算法性能和调优模型参数。 总之,机器学习数学理论 PDF 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南,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机器学习的数学基础,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通过学习这本书,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机器学习算法,为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各种问题提供有力的工具和方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