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CIP:common industrial Protocol通用工业协议
The Network and Transport Layers网络和传输层
CIP:common industrial Protocol通用工业协议
EtherNet/IP™于2001年推出,目前是最发达、最成熟、最完整的工业以太网解决方案,可用于制造和过程自动化。EtherNet/IP是在其上层实现通用工业协议(CIP™)的网络家族的成员。CIP包括一套全面的消息和服务,用于各种制造和过程自动化应用,包括控制、安全、安保、能源、同步、运动、配置和信息。作为一种真正独立于媒体的协议,CIP得到了全球数百家供应商的支持,它为整个制造企业的用户提供了统一的通信架构。
介质独立性带来了选择最适合每个应用程序的CIP网络的能力。其中一个可能的选择是EtherNet/IP,它使CIP适应以太网技术。为什么要使CIP适应以太网?以太网和TCP/IP(以太网标准)是世界各地商业应用中大多数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架构中使用的相同网络技术。这些体系结构将计算机和外围设备相互连接,将业务运营与企业联系起来,为用户提供对基于web的应用程序的访问,并通过数十亿节点的安装基数。通过利用这一经验证的商业技术的规模经济,EtherNet/IP为用户提供了为制造和工艺应用程序部署标准以太网技术的工具,改善了工业应用程序中人员、合作伙伴和流程、设备、部门和系统之间的连接,并为生产力、效率和灵活性开辟了新的机会。
EtherNet/IP为制造和过程自动化应用提供了几个独特的优势:
•完整的生产者-消费者服务使您能够通过单个网络同时无缝地控制、配置和收集智能设备的数据,或者将单个网络用作多个分布式CIP网络的主干。
•与标准互联网协议(如HTTP、FTP、SNMP和DHCP)以及用于数据访问和交换的标准工业协议(如OPC UA)兼容。
•符合IEEE以太网标准为用户提供了网络接口速度的选择,例如10、100 Mbps、1 Gbps及更高速度,以及与商用以太网安装选项兼容的灵活网络架构,包括铜质、光纤、光纤环和无线,以及包括星形、线性和环形的拓扑结构。
•与以太网APL物理层兼容,为过程现场设备提供长距离和危险区域以太网。以太网APL由IEEE 802.3cg-2019(10BASE-T1L)、IEC 60079和IEC 61158标准组成。
•并行冗余协议(PRP)支持,如国际标准IEC 62439-3所定义,为以太网提供高可用性。PRP技术通过向两个独立的网络基础设施发送重复帧来创建无缝冗余。
•工业级设备的选项,包括IP67级连接器(RJ45或M12),带有模块和网络状态LED,带有设备标签,便于使用。
•通过可选的QuickConnect™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设备必须连接并准备就绪的应用程序的通电延迟以最小的延迟进行通信(例如,末端机器人换刀器)
•通过在设备中实施CIP safety™支持功能安全
•使用CIP Sync™在互连设备系统中同步时钟
•使用CIP motion™支持高速运动控制应用程序
•具有CIP SecurityTM的设备级安全性
•通过CIP EnergyT进行能源使用监测和管理
What is EtherNet/IP?
Ethernet CSMA/CD,即以太网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是一种用于以太网(Ethernet)局域网中的多路访问协议。其主要目的是确保多个计算机可以共享同一物理介质(如网络电缆)进行数据通信,而不会发生碰撞导致数据包损坏。
CSMA/CD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载波监听(Carrier Sense):计算机在发送数据之前首先监听物理介质(如电缆)上是否存在信号。如果检测到介质上有信号,表示其他计算机正在发送数据,当前计算机将等待一段时间再次检测。
竞争访问(Multiple Access):如果介质上没有信号,计算机可以开始发送数据。但是,如果多台计算机同时开始发送,可能会导致碰撞。
冲突检测:在数据发送过程中,如果计算机监听到冲突(即有其他计算机同时发送数据),则立即停止发送数据,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后,再重新尝试传输。
这种机制允许以太网中的计算机自动检测碰撞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保证数据的正常传输。
与其他CIP网络一样,EtherNet/IP遵循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该模型定义了在七层实现网络协议的框架: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遵循该模型的网络定义了从物理实现到应用程序或用户界面层的一整套网络功能。与所有CIP网络一样,
EtherNet/IP在会话层及以上实现CIP,并在传输层及以下使CIP适应特定的EtherNet/IP技术。该网络架构如图1所示
以太网具有一个具有主动基础设施的网络的独特特性。因此,与典型的工业网络不同的是,EtherNet/IP网络基础设施可以容纳几乎无限数量的点对点节点,并且使用嵌入式交换机技术,还可以支持线性和环形拓扑,为用户提供无与伦比的灵活性,设计出满足其当前需求的网络,同时实现未来轻松、经济高效的扩展。
为了进一步降低复杂性,EtherNet/IP为配置和控制提供了单点连接,因为EtherNet/IP支持I/O(或隐式)消息:通常包含时间关键控制数据和显式消息的消息,以及数据字段携带配置和数据收集中使用的客户端/服务器事务的典型协议信息的消息。作为一个支持多种通信层次结构和消息优先级的生产者-消费者网络,EtherNet/IP比其他使用严格源-目的地模型的设备网络提供了更高效的带宽使用。EtherNet/IP系统可以被配置为在控制器/设备类型的关系中操作,或者在使用对等通信的分布式控制架构中操作。
The Physical Layer物理层
EtherNet/IP在物理和数据链路层使用标准IEEE 802.3技术。该标准提供了物理媒体的规范,定义了用于在设备之间移动数据包的通用帧格式,并提供了一组规则,用于确定当两个设备试图同时使用数据信道时网络设备如何响应。这被称为CSMA/CD(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作为一个具有活动基础设施的网络,EtherNet/IP通常使用一系列由星形配置中的点对点连接构建的网段进行配置。该网络拓扑的核心是以太网第2层和第3层交换机的互连,如前所述,这些交换机可以容纳无限数量的点对点节点。然而,EtherNet/IP网络也可以通过利用嵌入式交换机技术和设备级环(DLR™)技术来实现线性分支和单容错环拓扑。这些替代拓扑结构可以组合在一起,以优化电缆布线和机器通信布局。大多数制造商提供各种长度的预制或定制“接插”电缆。通常,交换机的主干(其中每个交换机隔离机器或机器的主要部分)通过高速铜线或光纤电缆连接。交换机的其他端口可以使用双绞线(例如CAT 5E、CAT 6)或光纤电缆连接到机器或制造过程的该部分的控制设备。在更高的层面上,建立在EtherNet/IP网络上的企业网络可以利用商业技术创建从完全分离到完全融合的工厂范围以太网的架构。
根据其性能要求,用户可以指定已实现物理层选项以提高工业应用可靠性的工业以太网/IP产品,如高噪声应用或需要IP67等级的液体和灰尘暴露的恶劣环境,也可以指定商用现货(COTS)产品。此外,建议在制造应用中使用CAT 5E或更高版本的以太网电缆以提高可靠性,因为这种电缆可以提供更大的抗噪声性和其他针对恶劣工业环境的保护措施。提供铜(屏蔽或非屏蔽双绞线)和光纤布线选项,以及用于铜线的密封或非密封RJ45连接器和用于光纤电缆的LT、SC、ST或MTRJ连接器。
The 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
IEEE的802.3规范也是用于在EtherNet/IP数据链路层上从设备到设备传输数据包的标准。以太网采用CSMA/CD介质访问机制,该机制确定联网设备如何共享公共总线(即电缆),以及它们如何检测和响应数据冲突。
最初,以太网是在半双工操作模式下工作的,这意味着节点可以发送或接收数据,但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这导致了数据流量堵塞,这在时间关键型控制应用程序中是不可接受的。现在,有了全双工以太网(当今事实上的标准),联网设备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以太网数据包。这一点,加上交换技术的进步,使以太网适合在广泛的制造或工艺应用中使用。
IEEE 802.3规范中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实际上允许设备在以太网上“通话”。每个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MAC地址,由IEEE和产品制造商规定的6字节数字组成,以保持唯一性。该MAC地址在帧的源地址(SA)字段中用于指示哪个节点发送了帧,并且在目的地地址(DA)字段中使用该MAC地址来指示帧的目的地。将DA字段中的第一位设置为“1”表示多个目的地的数据包,并使以太网节点能够将单个数据包传输到一个或多个目的节点。
工业以太网/IP的单个帧可以包含多达1500字节的数据,具体取决于应用程序的要求。实时控制与高数据容量的结合使工业以太网成为首选的网络技术,因为更多的智能嵌入到更小、更便宜的设备中。通过利用标准以太网以及标准TCP/IP和UDP,Ethernet/IP具有独特的定位,可提供易于配置和操作、高数据吞吐量、直接连接,并提供将工厂车间与企业合并的能力。
The Network and Transport Layers网络和传输层
在网络和传输层,EtherNet/IP利用标准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在一个或多个设备之间发送消息。TCP/IP在办公应用中已经使用了几十年,并得到了广泛的熟悉和支持。它提供了实现全功能网络所需的必要通信协议特征(即,用于建立与设备的连接和交换数据的寻址方案和机制)。
此外,在这些层,所有CIP网络使用的标准CIP消息都被封装。这种TCP/IP封装允许网络上的节点将CIP消息嵌入以太网消息中,并使用标准TCP/IP协议将其发送到网络上的另一个节点。通过使用标准TCP/IP和以太网,TCP/IP堆栈的较低层和以太网接口芯片(例如,MAC控制器)将通过标准以太网基础设施(例如,托管或非托管交换机、路由器等)将这些消息传递到目标节点。TCP/IP在EtherNet/IP中用于发送CIP显式消息,这些消息用于在节点之间执行客户端-服务器类型的事务。其中一些事务将建立利用UDP/IP的通信关系,与工厂车间的其他节点交换实时数据。从应用程序的角度来看,这一切都是无缝的,这是通过利用标准以太网、TCP/IP和UDP/IP通信实现的。
TCP/IP套件包括以下内容:
•TCP/IP协议的TCP部分是一种面向连接的点对点(单播)传输机制,提供数据流控制、碎片重组和消息确认。节点将接收每条消息,并向发送方确认已收到该消息。如果消息在多个帧中被分段,则发送方将发送下一个片段,该片段将被确认。重复此操作,直到收到整个消息。届时,接收节点将处理数据并相应地采取行动。由于TCP是可靠传输大量和少量数据的理想选择,EtherNet/IP使用TCP/IP来封装CIP显式消息,这些消息通常用于传输配置和诊断数据,也用于建立设备之间的实时(隐式)数据传输。
•TCP/IP协议的IP部分是确保通过多个可能路径进行数据包路由的机制。即使主路径中断,也能将消息发送到目的地,这是Internet协议的基础。由于EtherNet/IP使用标准IP,因此通过使用标准基础设施(如托管交换机和第3层路由器),这种相同类型的路由用于保持工厂车间控制元件和其他制造系统的适当分离。
对于实时数据传输,EtherNet/IP还使用UDPover IP来传输包含时间关键控制数据的I/O消息。UDP是一种无连接传输机制,具有较低的协议开销,产生较小的数据包大小,并使多播数据到多个目的地成为可能。较小的数据包和多播支持使EtherNet/IP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型成为可能,并提供通过系统的精简数据流,而CIP连接机制提供了可以检测数据传输问题的超时机制。由于这些原因,UDP非常适合在EtherNet/IP上传输实时隐式(即i/O)数据。
EtherNet/IP使用两种形式的消息传递:
•未连接的消息用于连接建立过程以及不频繁、低优先级的显式消息。设备中未连接的资源称为未连接消息管理器或UCMM。EtherNet/IP上未连接的消息利用TCP/IP资源在以太网上移动消息。
•EtherNet/IP上的连接消息利用每个节点内预先专用于特定目的的资源,如频繁的显式消息事务或实时I/O数据传输。使用UCMM提供的通信服务保留和配置连接资源。
打开连接的过程称为连接发起,发起连接建立请求的节点称为连接始发者,或者仅称为始发者。相反,响应建立请求的节点被称为连接目标或目标。
EtherNet/IP有两种类型的消息连接:
•显式消息传递连接是点对点关系,旨在促进两个节点之间的请求-响应事务。这些连接本质上是通用的,通常用于两个节点之间的频繁请求。它们可以用于访问设备内的任何网络可访问项目。显式消息传递连接利用TCP/IP服务在以太网上移动消息。
•建立隐式(I/O数据)连接以定期移动特定于应用程序的I/O数据。这些连接可以设置为一对一关系或一对多关系,以便充分利用生产者-消费者多播模型。隐式消息传递使用UDP/IP资源使以太网上的多播数据传输成为现实。
EtherNet/IP基于网络通信功能支持三种设备类:消息类、适配器类和扫描程序类。每个类都支持一组基本的通信服务,但也可以提供其他可选服务。
Messaging Class产品支持向所有其他类别的产品发送或从所有其他类别产品接收的显式消息传递(已连接或未连接)。消息类产品是显式消息连接请求的目标,也可能是这些请求的发起者,但它们不发送或接收实时I/O数据。
此类产品的示例包括:
•对HMI产品、机器人和PLC进行配置和编程的设备;
•具有为控制系统(即HMI产品)提供操作员界面的应用程序的设备;
•不需要实时I/O响应的软件应用程序(例如MIS应用程序);和
•网络配置和诊断工具。
适配器类产品是来自扫描仪类产品的实时I/O数据连接请求的目标。除非扫描仪要求,否则它们无法发送或接收实时I/O数据,并且它们不会存储或发起建立连接所需的数据通信参数。适配器类产品接收来自所有其他类产品的显式消息请求(已连接和/或未连接)。它们也可以使用显式消息与任何类型的设备交换(对等)数据,但它们通常不能建立这样的关系。此类产品的示例包括:
•产生和消耗实时I/O数据的I/O设备,如I/O块或I/O模块机架;
•应PLC和其他控制器的要求发送和接收实时数据的磅秤、焊工、驱动器和机器人;
•磅秤、焊工、驱动器和机器人,也接收来自控制器和PLC等控制系统的明确信息;和
•向PLC或其他控制器发送或接收显式或实时I/O数据的HMI产品。
扫描仪类产品是适配器类产品以及支持适配器类功能的其他扫描仪类产品(即对等显式或I/O数据)的I/O数据连接请求的发起者。这些产品通常也是与其他类别的产品之间的显式连接请求的发起者或目标,并且它们还可以向所有其他类别的商品发送显式消息或从所有其他类别商品接收显式消息。
此类产品的示例包括:
•PLC、基于PC的控制器、其他控制器和机器人,它们向I/O设备、PLC、基于电脑的控制器、驱动器、机器人、磅秤、焊工和HMI产品发送和接收实时数据;
•PLC、控制器和机器人,用于向其他PLC、机器人、称重秤、基于PC的控制器、焊工和HMI产品发送和接收明确的消息数据。
The Upper Layers上层
EtherNet/IP在上层使用通用工业协议(CIP),这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协议。每个CIP对象都有定义明确的属性(数据)、服务(命令)和行为(对事件的反应)。CIP的生产者-消费者通信模型通过允许发送设备(例如生产者)和许多接收设备(例如消费者)之间的应用程序信息交换,而不需要数据由单个源多次发送到每个单独的目的地,从而提供了比纯源设计模型更有效的网络资源使用。在生产者-消费者网络中,消息由其连接ID标识,而不是由其目的地地址标识(与源目的地网络一样)。在EtherNet/IP中,这是使用连接ID和IP多播组地址的组合来实现的。因此,生产者-消费者模型通过以下方式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为CIP网络的用户提供了明显的优势:
•如果一个节点想要接收数据,它只需要请求一次,就可以在每次生成数据时消耗数据。
•如果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等)节点想要相同的数据,当它请求时,设备将提供已经生成的消息的多播地址和连接ID,这样所有节点将同时从网络接收单个消息。
CIP还包括有设备配置文件的“设备类型”。对于给定的设备类型,设备配置文件将指定必须实现的CIP对象集、配置选项和I/O数据格式。给定设备类型的对象实现的这种一致性为CIP网络的用户提供了另一个明显的优势,这是通过促进给定设备类型和由多个供应商的设备组成的网络中的互操作性的通用应用程序接口实现的。对于需要唯一功能的应用程序,EtherNet/IP供应商也可以在符合EtherNet/IP的产品中定义额外的供应商特定对象,以支持该供应商唯一的特定应用程序的功能要求。无缝桥接和路由可能是CIP网络用户最显著的优势,因为正是这种机制最能保护用户未来的投资。能够在一个CIP网络(如EtherNet/IP)上发起消息,然后将其传递到另一个CIP网(如DeviceNet®),而无需在应用层进行演示,这意味着用户可以将增量应用程序改进纳入现有安装和/或将自动化系统与诊断、预测和/或it应用程序集成。
同质和异构CIP网络之间的无缝桥接和路由是由一组CIP对象实现的,这些CIP对象定义了CIP路由机制(这不是前面讨论的互联网协议路由),供设备在将一个网络端口上产生的消息内容转发到另一个网络口口时使用。此机制在路由过程中不会更改消息的内容。使用此机制时,用户的唯一责任是描述给定消息必须遵循的路径。CIP确保作为不同CIP网络之间网关的设备正确处理消息,与所涉及的CIP网络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