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最小系统详解

一、最小系统的基本组成电路

最小系统主要包括:主芯片,时钟电路,复位电路,电源电路,程序下载口,扩展接口等部分组成。

二、各组成电路详解

(一)主芯片(STM32F103VET6)

1.1 芯片启动模式

1)用户闪存 = 芯片内置的Flash。
2)SRAM = 芯片内置的RAM区,就是内存啦。
3)系统存储器 = 芯片内部一块特定的区域,芯片出厂时在这个区域预置了一段Bootloader,就是通常说的ISP程序。这个区域的内容在芯片出厂后没有人能够修改或擦除,即它是一个ROM区。
在每个STM32的芯片上都有两个管脚BOOT0和BOOT1,这两个管脚在芯片复位时的电平状态决定了芯片复位后从哪个区域开始执行程序:

模式一 BOOT1=x BOOT0=0 从用户闪存启动,这是正常的工作模式。
模式二 BOOT1=0 BOOT0=1 从系统存储器启动,这种模式启动的程序功能由厂家设置。
模式三 BOOT1=1 BOOT0=1 从内置SRAM启动,这种模式可以用于调试。

正常使用条件下主要使用模式一和模式二,因此需要使BOOT1引脚接地,BOOT0引脚可以选择接地或者接VCC(3.3V),连接方法如下图所示,BOOT0可以通过按键选择上拉或则下拉,实现模式选择。下面对下拉和上拉电阻进行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 上拉电阻与下拉电阻的使用

(根据B站UP-爱上半导体讲解视频)

1.2.1 上拉电阻的原理与作用

上拉电阻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提升电路的驱动能力和将引脚电压钳制在某个值
首先是提升电路的驱动能力:
根据实际测试,单片机高电平输出5V电压,在未接负载时,引脚电压等于5V,在外接100欧姆负载之后,引脚电压就下降为3.8V,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加入10欧姆上拉电阻接VCC(v)之后,引脚原来的3.8V输出变为了4.2V,电压被抬高,提升驱动能力,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加入上拉电阻可以实现电压抬升是因为单片机引脚的南北与两个MOS管相连,当要求输出高电平时,与VCC相连的MOS导通,与GND相连的MOS 截止,在未接负载时,IO口相当于直接与VCC相连,输出电压约为5V,在接入负载之后,单片机与负载的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MOS管的电阻和外电阻相当于串联,根据串联分压,输出的电压一部分被内阻消耗,一部分提供给外部负载,输出电压就小于5V。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