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11-

本文探讨了不同类型的程序变量(全局、局部、静态、动态)的生命周期,并重点解析了缓冲区溢出的原理及危害。缓冲区溢出攻击通过输入超长数据覆盖栈中关键信息,如函数返回地址,以执行恶意代码。防范措施包括限制输入长度、采用随机栈偏移和执行代码区域限制。同时,介绍了结构体在汇编语言层面的操作方式,以及结构体成员作为参数和返回值的处理机制。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Q&A11


静态局部变量是怎么生成汇编语言的?

空间:全局区
赋初值:定义该变量的函数第一次被调用时
生命周期:整个源程序的周期


分析全局变量、局部变量、传值的参数的生命周期

静态全局变量:整个源程序的周期
动态全局变量:整个源程序的周期
静态局部变量:整个源程序的周期
动态局部变量:定义它的函数的周期
传值的参数:定义它的函数的周期


简述缓冲器溢出的原理

缓冲区溢出,简单的说就是计算机对接收的输入数据没有进行有效的检测,向缓冲区内填充数据时超过了缓冲区本身的容量,而导致数据溢出到被分配空间之外的内存空间,使得溢出的数据覆盖了其他内存空间的数据。


怎么攻击缓冲器溢出的漏洞?

攻击原理(3个采分点):向程序输入缓冲区写入特定的数据,例如在gets读入字符串时,使位于栈中的缓冲区数据溢出,用特定的内容覆盖栈中的内容,例如函数返回地址等,使得程序在读入字符串,结束函数gets从栈中读取返回地址时,错误地返回到特定的位置,执行特定的代码,达到攻击的目的。


怎么防范缓冲器溢出漏洞?

防范方法(2个采分点,有2个就算对):

  1. 代码中避免溢出漏洞:例如使用限制字符串长度的库函数
  2. 随机栈偏移:程序启动后,在栈中分配随机数量的空间,将移动整个程序使用的栈空间地址
  3. 限制可执行代码的区域
  4. 进行栈破坏检查——金丝雀

结构体的成员在汇编语言层面是怎么操作的?

结构体用内存块来表示
足够大,可容纳所有字段
字段顺序必须与声明一致
即便其他顺序能使得内存更紧凑——也不行!
编译器决定总的尺寸和各字段位置
机器级程序不解读(理解)源代码中的结构体
数组元素的地址
每个结构体成员的偏移量(Offset)是在编译阶段确定的
地址计算形式:r + size*idx
结构体成员通过结构体基地址+偏移量的方式访问


#结构体成员作为参数传输是怎么实现的?
传递结构体基地址+偏移量处的对应成员


#结构体成员作为返回值是怎么实现的?
返回结构体基地址+偏移量处的对应成员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