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需要完整的配置命令大全的可以点击链接自取:华为eNSP各种设备配置命令大全PDF版资源-CSDN文库
RSTP协议是对STP的升级,它重新划定端口的角色及状态,使用更快速的握手协商机制,降低了收敛时间,使它成为继STP协议后首选的生成树协议,不足之处就是在同一网络内的交换机上所有的 VLAN共用同样的拓扑,此时可以使用MSTP来优化。
知识储备
RSTP(Papid Spanning-Tree Protocol,快速生成树协议),是对原有STP协议进行了更细致的修改和补充。STP协议虽然可以解决环路问题,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STP没有细致的区分端口状态和端口角色;其次STP端口状态共有5种,即Discarding、Blocking、Listening、Learning和Forwarding,收敛较慢。且对于用户来说Blocking、Listening、Learning状态并没有区别,都不转发流量。
RSTP新增了两种端口角色,其端口角色共有4种:根端口、指定端口、Alternate端口和Backup端口。
1、Alternate端口就是由于学习到其他网桥发送的配置BPDU报文而阻塞的端口,该端口提供了从指定桥到根的另一条可切换路径,作为根端口的备份端口;
2、Backup端口就是由于学习到自身发送的配置BPDU报文而阻塞的端口作为指定端口的备份,提供了另一条从根桥到相应网段的备份通路。
RSTP把原来的5种状态缩减为3种。根据端口是否转发用户流量和学习MAC地址来划分:
1、如果不转发用户流量也不学习MAC地址,那么端口状态就是Discarding状态;
2、如果不转发用户流量但是学习MAC地址,那么端口状态就是Learning 状态;
3、如果既转发用户流量又学习MAC地址,那么端口状态就是Forwarding状态。
RSTP的快速收敛机制可分为以下3种。
1、Proposal/Agreement机制:当一个端口被选举成为指定端口之后,在STP中,该端口至少要等待一个 Forward Delay (Learning)时间才会迁移到Forwarding状态。而在RSTP中,此端口会先进入 Discarding 状态,再通过Proposal/Agreement机制(可简称“P/A机制”)快速进入 Forwarding状态。这种机制必须在点到点全双工链路上使用;
2、根端口快速切换机制:如果网络中一个根端口失效,那么网络中最优的Alternate
端口将成为根端口,进入Forwarding 状态。因为通过这个Alternate端口连接的网段上必然有个指定端口可以通往根桥。
3、边缘端口的引入:在RSTP里面,如果某一个指定端口位于整个网络的边缘,即不再与其他交换设备连接,而是直接与终端设备直连,这种端口叫做边缘端口。边缘端口不接收处理配置BPDU,不参与RSTP运算,可以由Disable直接转到Forwarding状态,且不经历时延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