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SP学习——OSPF多区域配置

目录

主要命令

前期准备

实验内容

分析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实验拓扑

实验编址

实验步骤

1、基本配置

配置与测试结果(部分)

2、配置骨干区域路由器

配置与测试结果(示例)

3、配置非骨干区域路由器

查看OSPF邻居状态

查看路由表中的OSPF路由条目

查看OSPF链路状态数据库信息

再对R6做同样的配置

测试配置结果


  需要eNSP各种配置命令的点击链接自取:华为eNSP各种设备配置命令大全PDF版_ensp配置命令大全资源-CSDN文库

主要命令

[R1]ospf 1           //创建并运行OSPF,1代表进程号,缺省时默认是1
[R1-ospf-1]area 0    //创建区域并进入OSPF区域视图
[R1-ospf-1-area-0.0.0.0]network 192.168.10.0 0.0.0.255    //接下来是指定运行OSPF协议的接口和接口所属的区域

display ospf peer                        //查看OSPF邻居状态

display ip routing-table protocol ospf                 //查看路由表中的OSPF路由条目

display ospf lsdb                 //命令查看相关路由器的OSPF链路状态数据库信息

前期准备

        链路状态信息只在区域内部泛洪,区域之间传递的只是路由条目而非链路状态信息,从而大大减小路由器的负担。当一台路由器属于不同区域时称它为区域边界路由器Area Border Router,ABR),负责传递区域间路由信息

        区域间路由信息传递类似距离矢量算法,为了防止区域间产生环路,所有非骨干区域之间的路由信息必须经过骨干区域,也就是说,非骨干区域必须和骨干区域相连,且非骨干区域之间不能直接进行路由信息交互;

实验内容

        模拟企业网络。R1、R2、R3、R4为企业总部核心区域设备,属于区域0;R5属于新增分支机构 A的网关设备,R6属于新增分支机构B的网关设备;PC1和PC2分别属于分支机构A和B,PC3和PC4属于总部管理员登录设备,用于管理网络。

分析

        在该网络中,如果设计方案采用单区域配置,会导致单一区域LSA数目过于庞大,导致路由器开销过高,SPF算法过于频繁。所以,可以选择配置多区域方案进行网络配置,把两个新增的分支运行在不同的OSPF区域中,其中R5属于区域1;R6属于区域2;

实验目的

1、理解配置OSPF多区域的使用场景

2、掌握配置OSPF多区域的方法

3、理解OSPF区域边界路由器(ABR)的工作特点

实验步骤

1、基本配置

2、配置骨干区域路由器

3、配置非骨干区域路由器

实验拓扑

实验编址

设备

接口

IP地址

子网掩码

默认网关

PC1

Ethernet 0/0/1

192.168.1.1

255.255.255.0

192.168.1.254

PC2

Ethernet 0/0/1

192.168.2.1

255.255.255.0

192.168.2.254

PC3

Ethernet 0/0/1

192.168.3.1

255.255.255.0

192.168.3.254

PC4

Ethernet 0/0/1

192.168.4.1

255.25

  • 20
    点赞
  • 1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