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学—物理海洋学 第二章 地球系统与海底科学

本章主要参考冯士筰院士的《海洋科学导论》

本篇章没有很多干货,也是知识点的介绍,前几章先是基础知识的介绍,第三章包括其往后会稍微干货一点,如果需要特定知识的朋友们可以直接去找下面的篇章

本章有一些名词解释和重要知识点我会用带颜色的字标出来或者带背景颜色标记

一、地球

1、地球的字宙环境

宇宙是空间、时间无限的物质世界,目前人类观测到的宇宙范围叫做总星系,半径约150亿光年。总星系中约有10亿个星系。星系有大有小,小者有几万颗恒星,大者有上千亿颗恒星。太阳所在的星系叫做银河系。

宇宙是由各种形态的天体和电磁波等物质组成的,天体常常聚集成一个个天体群或集团,通称为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如地球与绕之运转的月球、小行星、人造卫星等组成较低级的地一月系统,太阳与绕之运转的地球及其他行星则组成较高一级的太阳系。

太阳是一颗普通的恒星,是太阳系内唯一发光发热的最大质量天体,其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对地球和整个太阳系都有着极大影响。行星是环绕恒星运转而本身不发光的天体。太阳吸引着九大行星(按与太阳由近及远的距离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50颗卫星、2000多颗小行星以及600多颗彗星绕其运行。

找了张网图家人们

九大行星体积大小相差悬殊,最大的木星比最小的水星大73500倍;与地球相比,水星体积相当于地球的0.056,木星则为1313.5。按特征可把九大行星分为两类:离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物理性质与地球相似,称为 “类地行星”,它们体积较小、密度较大、卫星较少,表层为固体,重元素较多;离太阳较远的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物理特征近似木星,称为“类木行星”,它们体积大、密度小、卫星较多,无固体表面,轻元素(特别是气体元素)较多。冥王星距太阳最远,其物理性质尚不甚清楚。太阳系目前以冥王星轨道为边界,直径 为118×10^(8)km, 太阳发出的光需要5.5小时才能穿出太阳系。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其半径为1738km, 量为7.35×10^(22)kg, 均密度3.34×10³kg/m³ 分别相当于地球的27.1%、1.2%、60.6%,距地球 38.44×104km。月球上没有水,大气也极稀薄,还不到地球海平面大气密度的 10^(-12), 因此没有生物,也没有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在地月系中,像月球如此之大的卫星是绝无仅有的。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地球,地球运动多方面受着月球的影响,地球上的天文地理现象,如日月食和潮汐,也主要与月球有关。

在无限的宇宙空间中,地球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它处在永不止息的运动中。地球的运动有多种形式,其中最显著的是自转和公转。地球绕着通过地心的地轴的旋转称为自转。地球自转会产生一系列后果。其中最显著的是天体的周日视运动,其次是与运动相关的一种惯性力,称为地转偏向力或科氏力 一般认为,地球公转就是地球环绕太阳的运动。事实上,地球公转既是地球和太阳环 绕日地共同质心的运动,也是地球和月球环绕地月共同质心的运动。地球上的潮汐,主要是在月球和地球的相互公转过程中发生的,没有公转也就无所谓潮汐现象。

2、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形状一般是指全球静止海面的形状,即一个等位势面的形状。全球静止海面是既不考虑地表海陆差异、也不考虑陆、海地势起伏时的海面。它在海洋中是不考虑波浪、潮汐和海流的存在、海水完全静止时的海面;它在大陆上是静止海面向大陆之下延伸的假想“海面”。两者总称大地水准面,是陆上高程的起算面。理想的地球形状就是大地水准面的形状。事实上,大地水准面只能反映地球的宏观轮廓,而不能反映地表起伏的细微变化。

假定地球是静止的,且组成地球的物质密度是均匀的,由于地心引力作用,其形状应该是正球体。但地球不停地沿地轴自西向东自转,由此产生的惯性离心力将使地球沿赤道面向外膨胀,沿地轴向内收缩;又由于地球内部物质密度 (不论纵向还是横向)的不均匀性,结果使地球呈现为不规则的旋转椭球体。

根据人造卫星运行轨道分析测算的结果,地球是一个梨形的球体。与标准椭球体相比,南极大陆凹进24m, 北极高出14m, 赤道至45°N 间向内 凹进,赤道至60°S 间向外凸出。第16届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协会根据人造地球卫星的测量资料修订了地球形状的参数,并推荐由这组参数表示的旋转椭球体作为大地测量的参考面。

莱阳梨型!

赤道半径

a

6378.104 km

赤道周长

 a

40075.036 km

两极半径

C

6356.755 km

子午线周长

2πc

39940.670 km

平均半径

R=(a²c)^(1/3)

6371.004 km

表面积

4πR²

510064471.9  km²

扁率

(a-c)/a

0.0033528

体积

4/3πR^(3)

10832.069×10km

精确的地球形状和大小,对于大地测量、人造卫星和远程火箭的运行十分重要。然而,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km, 扁率却只有3 .35×10^(-3),其形状与球体极为接近,因此在海洋研究中一般把地球看作正球体。

海洋深度的测量

回声测深仪大多数的海洋地图都是基于回声测深仪的测量数据来进行绘制的。仪器向海洋发射10~30kHz 的声波并接收海底反射的回声。脉冲发射和回声接收之间间隔时间的一半乘以声音的速度,即可得到海洋的深度。回声测深仪对海洋深度的测量是最为精确的,准确度为±1%。

卫星高度计:海洋的深度也可使用卫星高度计系统测量,该系统描绘了海平面的形状。重力会影响海平面,海底地形异常(比如海山)会增加局地重力,因为往往岩石的密 度是海水的三倍,所以海山的质量大于它所置换的海水的质量,这将会增加局地引力, 吸引海水流向海山。这些海底特征引起的重力异常将会影响海表面的局部形状。

为了避免此种误差,引入一个特殊表面:大地水准面。它是一个与海表相对静止的水平面。首先假设大地水准面是一个椭球面,流体没有内部流动,可以完全当作一个参 考椭球面。当存在重力的局部变化时,大地水准面不同于椭球面。参考椭球面与大地水 准面之间的偏差称为大地水准面起伏,也叫大地水准面变化,起伏的最大幅度为±60m  又由于海洋不是静止的,海表面会偏离大地水准面。海表面与大地水准面之间的偏差,称为动力地形。

卫星高度计可以足够精确地观测海底特征对大地水准面的影响。测量的海表面形状 结合了船舶航行观测数据,深度精度为±100m,   水平精度为±3km卫星轨道高度R 减去H 为相对地心的海表面高度。海表面形状为海表面偏离大地水准面的偏差,是由产生大地水准面起伏的重力异常和产生海洋地形的洋流造成的。参考椭球面是对大地水准面的最佳平滑近似。图中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变化和动力地形的变化被放大。

3、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是一个具有同心圈层结构的非均质体,以地球固体表面为界分为内圈和外圈,它们又可分别再分为几个圈层,每个圈层都有自己的物质运动特征和物理化学性质。

(1)地球外部圈层

地球固体表面以上,根据物质性状可以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大气圈是包围着地球的气体,厚度有几万千米,总质量约5136×10t  由于受地心的引力,以地球表面的大气最稠密(约有3/4集中在地面到100 km 高度范围内,1/2集中在地面至10km高度范围内),向外逐渐稀薄,过渡为宇宙气体,故大气圈无明确的上界。大气有明显的可压缩性,其密度和压力与温度成反比,并与高度成反比,以海平面的密度和压力最大。根据温度和密度等大气物理特征可将大气圈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其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对流层和平流层。

水圈是地球表层的水体,占地球总质量的0.024%。其中绝大部分汇集在海洋里(占总水量的97%),另一部分分布在陆上河流、湖沼和表层岩石的孔隙中。此外,地球上的水还以固态水(两极和山地的冰川)或水汽的形式存在,其中 冰川约占总水量的2%。陆上江河湖沼的水或直接、或通过水汽、地下水与海洋相通。所以地球上的水体构成了包围地球的完整圈层水圈。水圈既独立存在,又渗透于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中,并在其间不断循环。水循环是地球外部圈层物质循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存和活动的范围。现代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构成了一个适宜生命存在的环境。地球独特的天文条件,加上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本身等的调节作用,提供了适于生命的各种气候条件;磁层和大气层将有害于生命的高能辐射和带电离子阻挡或吸收;生物通过呼吸或光合作用在大气中进行着必不可少的氧与二氧化碳的交换;水圈和岩石圈为生物提供着必需的水分和矿物养料等等。这样,在岩石圈上部、大气圈下部和水圈的全部,到处都有生命的踪迹。生物所导致的或以生物活动为中心的物质循环不仅是地球各圈层间物质循环的重要内容,还是各圈层相互联系的 重要纽带。

在太阳系中,地球是唯一具有水圈和生物圈的行星,其大气圈也是独特的。 这是地球在得天独厚的天文条件下不断演变的结果。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在地表附近相互渗透、相互交错、相互重叠,又使地球上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环境和表层物质结构。在地球表层,通过水、生物以及其他各种物质循环进行着彼此间复杂的能量和物质的交换。

(2)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地球物理学家对天然地震波传播方向和速度的研究证明,地球内部物质呈同心匿层结构。在各圈层间都存在着地震波速度变化明显的界面(或称不连续面),其中最重要的界面有莫霍面(M 面)和古登堡面(G 面),它们把地球内部分为地亮、地段和地核三大圈层。地幔又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核又分为外核和内核。根据地震波横波速度的变化,地球上部进一步划分出软流圈和岩石圈。

地壳是指 M面以上的岩石物质层,其厚度变化很大,从洋底的不足5km 至大陆造山带的70km 以上,平均约15 km。地壳是一个不均匀的圈层,根据其结构、物质组成和厚度的差异可以分为大陆性和海洋性地壳两大类。大陆性地壳较厚,平均厚33 km,为双层结构:上地壳一般叫“硅铝层”,因物质组成与花岗岩相当,过去曾称为“花岗岩质层”;下地壳通常叫“硅镁层”,因物质成分与玄武岩 相当,习惯上称作“玄武岩质层”。海洋性地壳很薄,平均厚度约6km, 具有三层结 构:上部为沉积层,主要由松散至半固结的沉积物组成;中间为基底层或火山岩层 是以玄武岩为主、上部夹有固结沉积岩的混合层;下部为大洋层,很可能是由辉长 岩、闪长岩为主,近M 面处由含蛇纹石化橄榄岩组成,它是海洋性地壳的主体。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界于M 面与G面之间,厚度约2800 km, 质量和体积分别占地球的67.6%和83%,由铁、镁、硅酸盐物质组成,与辉石橄榄岩相当。

地核以G 面与地幔分界,其成分可能相当于铁陨石,主要是铁以及含5%~ 20%的镍和少量硅、氧。根据地震波的传播将其分为液态外核和固态内核,其间有厚约500 km 的过渡层。

岩石圈本来是相对于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而言的,但现在广泛应用的“岩 石圈”是随着“低速层”(或软流圈)的发现而确定的一个十分具体的圈层。

根据对地震波在上地幔传播情况的研究,发现在60~250 km 深度间地震波速度明显降低,特别是横波速度衰减90%以上,说明上地幔存在着速度比上、下层都小的低速层。造成低速层的原因很可能是在此深度上的物质发生部分熔融所致。该层在力学性质上呈软化的塑性状态,在缓慢而长期的作用力下会发生塑性变形和缓慢流动。因此,低速层也称为软流圈岩石圈是指软流圈之上的刚性固体物质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刚性岩层,地壳与地幔间的M 面夹在岩石圈 内部。由于岩石圈和软流圈的过渡带上未出现化学成分的变化,故岩石圈主要是力学概念,具有力学上的统一性和实在性,它可以对机械应力作出刚性反应。

4、地球的起源与地质时代

(1)地球的起源

地球的起源与太阳系密切相关,自18世纪以来,先后提出过30多种地球起 源的假说。有些假说因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不能圆满解释太阳系存在的客观 规律,大都相继退出历史舞台。但有些假说,如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康德的 “微粒假说”、施密特的“俘获假说”、霍伊尔的“新星云假说”等,对认识天体形成 和演化曾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要解决地球起源问题,必须圆满解释太阳系所具有的主要特征,特别是角动 量分配不均问题。同时,立论必须建立在“太阳仅是宇宙间极其寻常的一颗恒星”这样一个基点上,把地球与整个天体的形成和演化联系起来,并充分重视近 代天体演化上已被证实的客观存在的几个基本事实:(1)万物源于氢;(2)气尘弥漫于星际空间;(3)恒星在不断形成与消亡之中。现将当前较流行的太阳系和地 球的起源假说综述如下:

大约在50~60亿年前,在银河系所在部位存在一个巨大的气体“尘埃”星 云,叫作太阳云。 一开始它就在不稳定地自转,同时在自身引力作用下进行收缩,使大量物质聚集于中心部分。根据旋转体角动量守恒定律,体积缩小导致自转速度加快,离心力随之加大,太阳云逐渐变扁成圆盘状。太阳云在收缩过程中,密度、压力加大,导致温度急剧上升,于是产生氢聚变为氦的核反 应。通过向外强烈辐射释放出巨大能量,于是光芒四射的原始太阳就此产 原始太阳经过一个不稳定阶段,抛射出大量物质。太阳抛出的物质参 加到围绕它旋转的圆盘中去。在围绕太阳旋转的盘状星云赤道面上,尘埃物质作为气体凝聚的核集结成一个个大小团块,并沿赤道下沉,形成一圈圈有规律间 隔的尘环。环内物质在不均匀引力作用下,大质点吸引小质点,逐渐聚结成为行 星胚胎,最终形成行星。

(2)地球的演化与地质年代

原始地球接近于均质体,以后由于内部热作用,导致物质运动并发生重者下 沉、轻者上浮的分异作用,于是形成地核、地幔和地壳,从而具有圈层结构。广泛 的火山活动和巨大陨石冲击时释放的气体,形成了原始大气圈,其中的水汽冷凝 而形成水圈。最后,在有碳、氧、氢和氮化合物存在的情况下,通过闪电放电或紫 外线辐射,或两者兼有的作用,产生愈益复杂的有机分子,它们再进一步结合为 能够自身繁殖的有机分子,最后形成生物圈。

地球外部出现大气、水、生物三个圈层之后,在地球内力和外力作用下,地球  外部与内部圈层,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地球内外都发生  了剧烈复杂的运动变化,尤以地球表面表现得最突出:大陆有分合,海洋有生灭, 山川有升降,生物有演进。

地球自形成以来大约经历了(45~46)×10年的历史。计算地球年龄的方 法有绝对地质年龄和相对地质年代两种。前者是根据岩石中存在的微量放射性 元素蜕变规律测定出岩石生成的绝对年龄;后者是根据生物的发展和岩层形成 顺序,将地壳历史划分为与生物发展相对应的一些自然段,每一自然段所代表的 时间称为地质时代单位,最大的时代单位叫作宙,宙分为代,代分为纪,每个纪又 可分为若干世。在一定地质时代形成的成层岩石组合称为地层,地层单位与地 质时代单位相对应,从大到小分别为宇、界、系、统。按时代早晚顺序把地质年代编年称为地质年代表。

二、海    

1、地表海陆分布

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10km²,  分属于陆地和海洋。如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陆地面积为1.49×10 km²,  占地表总面积的29.2%;海洋面积为3.6 10*km²,   占地表总面积的70.8%。海陆面积之比为2.5:1,可见地表大部分为 海水所覆盖,

笔球上的海洋是相互连通的,构成统一的世界大洋;而陆地是相互分离的, 故没有统一的世界大陆。在地球表面,是海洋包围、分割所有的陆地,而不是陆地分割海洋。

地表海陆分布极不均衡。在北半球,陆地占其总面积的67.5%,在南半球, 陆地占总面积的32.5%。北半球海洋和陆地的比例分别为60.7%和39.3%, 南半球海陆比例分别是80.9%和19.1%。如果以经度0°,北纬38°的一点和经度180°,南纬47°的一点为两极,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海陆面积的对比达到最  大程度,两者分别称“陆半球”和“水半球”。陆半球的中心位于西班牙东南沿海,陆地约占47%,海洋占53%;这个半球集中了全球陆地的81%,是陆 地在一个半球内最大的集中。水半球的中心位于新西兰的东北沿海,海洋占 89%,陆地占11%;这个半球集中了全球海洋的63%,是海洋在一个半球的最大集中。这就是它们分别称为陆半球和水半球的原因。必须说明,即使在陆半球, 海洋面积仍然大于陆地面积。陆半球的特点,不在于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没有一个半球是这样),而在于它的陆地面积超过任何一个半球;水半球的特点,也不在于它的海洋面积大于陆地(任何一个半球都是如此),而在于它的海洋面积比任何一个半球都大。

地球表面是崎岖不平的,我们可以用海陆起伏曲线表示陆地各高度带和海洋各深度带在地表的分布面积和所占比例。地球上的海洋,不仅面积超过陆地,而且它的深度也超过了陆地的高度。深度大于3000 m 的海洋约占 海洋总面积的75%;而高度不足1000m 的陆地占其总面积的71%。海洋的平 均深度达3795 m,  而陆地的平均高度却只有875 m,  两者形成强烈对比 (4.26:1)。如果将高低起伏的地表削平,则地球表面将被约2646m 厚的海水均覆盖。

2、海洋的划分

地球上互相连通的广阔水域构成统一的世界海洋。根据海洋要素特点及形态特征,可将其分为主要部分和附属部分。主要部分为洋,附属部分为海、海湾和海峡。洋或称大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 一般远离大陆,面积广阔, 约占海洋总面积的90.3%;深度大, 一般大于2000 m; 海洋要素如盐度、温度等不受大陆影响,盐度平均为35,且年变化小;具有独立的潮汐系统和强大的洋流系统。

世界大洋通常被分为四大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各大洋的面积、容积和深度如表所示。太平洋是面积最大、最深的大洋,其北侧以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接;东边以通过南美洲最南端合恩角的经线与大西洋分界;西以经过塔斯马尼亚岛的经线(146°51'E) 与印度洋分界。印度洋与大西洋的界线是经过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经线(2E)大西洋与北冰洋  的界线是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诺尔辰角经冰岛、过丹麦海峡至格陵兰岛南端 的连线。北冰洋大致以北极为中心,被亚欧和北美洲所环抱,是世界最小、最浅、最寒冷的大洋。

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靠近南极洲的那一片水域,在海洋学上具有特殊意义。它具有自成体系的环流系统和独特的水团结构,既是世界大洋底层水团的主要形成区,又对大洋环流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从海洋学(而不是从地理学)的角度, 一般把三大洋在南极洲附近连成一片的水域称为南大或南极海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下属的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 在1970年的会  议上,将南大洋定义为:“从南极大陆到南纬40°为止的海域,或从南极大陆起, 到亚热带辐合线明显时的连续海域。”

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据国际水道测量局的材料,全世界共有54个海,其面积只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9.7%。海的深度较浅,平均深度一般在2000m内、其温度和盐度等海洋水文要素受大陆影响很大,并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水色低,透明度小,没有独立的潮汐和洋流系统,潮波多系由大洋传人,但潮汐涨落往往比大洋显著,海流有自己的环流形式。

按照海所处的位置可将其分为陆间海、内海和边缘海。陆间海是指位于大 陆之间的海,面积和深度都较大,如地中海和加勒比海。内海是伸入大陆内部的海,面积较小,其水文特征受周围大陆的强烈影响,如渤海和波罗的海等。陆间海和内海一般只有狭窄的水道与大洋相通,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与大洋有明显差别。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岛屿或群岛与大洋分隔,但水流交换通畅,如东海、日本海等。

海湾洋或海延伸进大陆且深度逐渐减小的水域, 一般以入口处海角之间的连线或入口处的等深线作为与洋或海的分界。海湾中的海水可以与毗邻海洋 自由沟通,故其海洋状况与邻接海洋很相似,但在海湾中常出现最大潮差,如我国杭州湾最大潮差可达8.9m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历史上形成的习惯叫法,有些海和海湾的名称被混淆了,有的海叫成了湾,如波斯湾、墨西焉湾等;有的湾则被称作海,如阿拉伯海等。 世界上主要的海和海湾,其中面积最大、最深的海是珊瑚海。

海峡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海峡最主要的特征是流急,特别是潮流速度大。海流有的上、下分层流入、流出,如直布罗陀海峡等;有的分左、右侧流 入或流出,如渤海海峡等。由于海峡中往往受不同海区水团和环流的影响,故其海洋状况通常比较复杂。

3、海水的起源与演化

海水的形成与地球物质整体演化作用有关。 一般认为海水是地球内部物质排气作用的产物,即水汽和其它气体是通过岩浆活动和火山作用不断从地球内部排出的。现代火山排出的气体中,水汽往往占75%以上,据此推测,地球原始物质中水的含量应当较高。地球早期火山作用排出的水汽凝结为液态水,积聚成原始海洋,还有些火山气体溶解于水,从而转移到原始海洋中,而另一些不溶 或微溶于水的气体则组成了原始大气圈。在漫长的地球演化过程中,海水因地球排气作用不断累积增长,最初的原始海洋体积可能有限,深海大洋的形成也要晚些。根据对海洋动物群种属的多样性分析,至少在寒武纪以前就出现了深海大洋。

海水的化学成分,一是来源于大气圈中或火山排出的可溶性气体,如CO₂,NH₃,Cl₂,H₂S,SO等,这样形成的是酸性水;二是来自陆上和海底遭受侵蚀破坏的岩石,受蚀破坏的岩石为海洋提供了钠、镁、钾、钙、锂等阳离子。目前海水中阴离子的含量,如CI-,FI-,SO²-,HCO- 等远远超过从岩石中吸取出的数量。因此,海水中盐类的阴离子主要是火山排气作用的产物,而阳离子则由被侵 蚀破坏的岩石产生,其中有很大部分是通过河流输人海洋的。另外,受蚀的岩石也为海洋提供了部分可溶性盐。

前寒武纪晚期以来,尽管地球上的海水量继续增加,特别是各种元素和化合物从陆地或通过火山活动源源不断地输入海洋,然而,海洋生物调节着海水的成分,促使碳酸盐、二氧化硅和磷酸盐等沉淀下来,硫酸盐、氯化物的含量相对增 加,钙、镁、铁等大量沉淀,钠则明显富集,于是海水的成分逐渐演变而与现代海水成分相近。根据对动物化石的研究,在显生宙期间,海水的盐度变化不大。这说明,由于海洋生物的调节作用,世界大洋水的成分自古生代以来已处于某种平 衡状态中。

总之,大洋海水的体积和盐分的显著变化发生在前寒武纪的漫长地球历史时期,自古生代(距今约6×10年)以来,大洋水的体积和盐度已大体与现代相近。

三、海底的地貌形态

1、海岸带

世界海岸线全长44×104km, 它是陆地和海洋的分界线。由于潮位变化和 风引起的增水-减水作用,海岸线是变动的。水位升高便被淹没,水位降低便露 出的狭长地带即是海岸带。目前,世界上约有2/3的人口居住在狭长的沿海地带,海岸带的地貌形态及其变化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活动具有重大意义。

海岸带是海陆交互作用的地带。海岸地貌是在波浪、潮汐、海流等作用下形 成的。现代海岸带一般包括海岸、海滩和水下岸坡三部分(图2-8)。海岸是高潮线以上狭窄的陆上地带,大部分时间裸露于海水面之上,仅在特大高潮或暴风浪时才被淹没,又称潮上带。海滩是高低潮之间的地带,高潮时被水淹没,低潮时露出水面,又称潮间带。水下岸坡是低潮线以下直到波浪作用所能到达的海底部分,又称潮下带,其下限相当于1/2波长的水深处,通常约10~20m

海岸发育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交叉作用十分复杂,故海岸形态也错综复杂,国内外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海岸分类标准。中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将中国海岸分为河口岸、基岩岸、砂砾质岸、淤泥质岸、珊瑚礁岸和 红树林岸等六种基本类型。

2、大陆边缘

大陆边缘大陆与大洋之间的过渡带,按构造活动性分为稳定型和活动型两大类。

(1)稳定型大陆边缘

稳定型大陆边缘没有活火山,也极少地震活动,反映了近代在构造上是稳定 的,以大西洋两侧的美洲和欧洲、非洲大陆边缘比较典型,故也称大西洋型大陆 边缘,此外也广泛出现在印度洋和北冰洋周围。稳定型大陆边缘由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三部分组成。

大陆架简称陆架,亦称大陆浅滩或陆棚。根据1958年国际海洋法会议通过 的《大陆架公约》,大陆架定义为“邻接海岸但在领海范围以外深度达200m 或超  过此限度而上覆水域的深度容许开采其自然资源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以及“邻近岛屿与海岸的类似海底区域的海床与底土”。依自然科学的观点,大陆是大陆周围被海水淹没的浅水地带,是大陆向海洋底的自然延伸。其范围是从低潮线起以极其平缓的坡度延伸到坡度突然变大的地方为止。坡度陡然增 加的地方称为陆架坡折或陆架外缘,因此陆架外缘线不是某一特定深度。大陆 架最显著的特点是坡度平缓,平均坡度只有0°07',其内侧比外侧更缓。大陆架的宽度与深度变化较大,如北冰洋陆架宽度可超过1000 km; 其深度取决于陆架坡折处的深度,如北冰洋的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陆架宽达700 km 以上,外 缘深度不足75m, 但其东面的加拿大岸外陆架宽约200 km, 陆架外缘深度却超 过500m 。东海大陆架是世界较宽的大陆架之一,最大宽度达500 km 以上,其外 缘深度130~150m 。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中,大陆架曾屡经沧桑,如第四纪冰期的 末次亚冰期,全球海面平均下降130m 左右。冰后期气候转暖,海平面又逐渐回 升,距今约6000年,海平面与现代接近。海面下降时大陆架成为陆地,海面上 升时成为海底。现代大陆架是经过陆上和海洋各种营力交替作用的地区,并留 下这些作用产生的地貌形态。大陆架表面常见的地形主要有:(1)沉没的海岸阶地;(2)中、低纬地带沉溺的河谷和高纬地带沉溺的冰川谷;(3)海底平坦面,如大 西洋陆架上可划分出6~9级海底平坦面;(4)水下沙丘、丘状起伏和冰碛滩等微地貌形态。

大陆坡是一个分开大陆和大洋的全感性巨大斜坡,其上限是大陆架外缘(陆 架坡折),下限水深变化较大。大陆坡的坡度一般较陡,但不同海区差别很大, Sherpard(1973)计算的世界大陆放的平均坡度为4°17。稳定型陆缘的大陆坡一般宽度大、坡度小。如大西洋为3°05',印度洋为2°55',坡度均小于世界平均值;但全球陆坡最陡的海域却分有在盈定型陆缘,如斯里兰卡岸外陆坡达35°~  45”。多数大陆坡的表面崎岖不平,其上发育有复杂的次一级地貌形态,最主要 的是海底峡谷和深海平坦面。海底峡谷是陆坡上一种奇特的侵蚀地形,它形如 深邃的凹槽切蚀于大陆坡上,横剖面通常为不规则的V” 型,下切深度数百米甚至上千米,谷壁最陡40°以上,与陆上河谷极为相似。关于海底峡谷的成因目前还有争论,多数人认为是由于浊流侵蚀作用所致,它是把陆源物质从陆架输送到  坡麓及深海区的重要遥道。深海平坦面是大陆坡表面坡度接近水平(<0°30') 的面,宽数百米至数千米,长数十千米。大西洋大陆坡上可识别出三个较大的平 坦面,水深分别是550m,1650m   和2950m,呈阶梯分布。其成因可能是陆 坡发育过程中岩性差异侵蚀或夷平面断陷所致。

大陆隆又叫大陆裾或大陆基,是自大陆坡坡麓缓缓倾向洋底的扇形地,位于水深2000~5000m 处。它跨越陆坡坡麓和大洋底,是由沉积物堆积而成的沉积体。大陆隆表面坡度平缓,沉积物厚度巨大,常以深海扇的形式出现。大陆隆 的巨厚沉积是在贫氧的底层水中堆积的,富含有机质,具备生成油气的条件。地震探查证实富含沙层的大陆隆很可能是海底油气资源的远景区。

(2)活动型大陆边缘

活动型大陆边缘与现代板块的汇聚型边界相一致,是全球最强烈的构造活动带,集中分布在太平洋东西两侧,故又称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太平洋型大陆边缘的最大特征是具有强烈而频繁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占全世界的80%)和火山 (活火山占全世界80%以上)活动,有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太平洋火环之称。

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又可进一步分为岛弧亚型和安第斯亚型两类,两者都以深邃的海沟与大洋底分界。海沟是由于板块的俯冲作用而形成的深 水(>6000 m) 狭长洼地,往往作为俯冲带的标志。海沟长数百至数千千米,宽数千米至数十千米,横剖面呈不对称的“V” 形, 一般是陆侧坡陡而洋侧坡缓。全球已识别的海沟20多条,绝大多数分布在太平洋周缘,其中深度超过万米的6 条海沟也全部在太平洋。

(左为西太平洋岛弧亚型,右为安第斯亚型)

岛弧亚型大陆边缘主要分布在西太平洋,其组成单元除大陆架和大陆坡外 ·般缺失大陆隆,以发育海沟-岛弧-边缘海盆地为最大特点。这类大陆边缘 的岛屿在平面分布上多呈弧形凸向洋侧,故称岛弧,大都与海沟相伴存在。在岛弧与大陆之间以及岛弧与岛弧之间的海域称为边缘海,其中的深水盆地往往具 有洋壳结构,深达数千米。因位于岛弧后方(即陆侧),又叫弧后盆地。海沟、岛 弧和弧后盆地具有成生联系,从而构成沟一弧-盆体系。

安第斯亚型大陆边缘分布在太平洋东侧的中美-南美洲陆缘,高大陡峭的 安第斯山脉直落深邃的秘鲁-智利海沟,大陆架和大陆坡都较狭窄,大陆隆被深 海沟所取代,形成全球高差(15 km 以上)最悬殊的地带。

(3)大洋底

位于大陆边缘之间的大洋底是大洋的主体,由大洋中脊和大洋盆地两大单元构成。

大洋中脊

大洋中脊又称中央海岭,是指贯穿世界四大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脉系列。它全长6.5×104 km, 顶部水深大都在2~3km, 高出盆底1~3 km,  有的露出海面成为岛屿,宽数百至数千千米不等,面积占洋底面积的32.8%,是 世界上规模最巨大的环球山系。

大洋中脊体系在各大洋的展布各具特点。在大西洋,中脊位居中央,延伸方向与两岸平行,边坡较陡,称为大西洋中脊;印度洋中脊也大致位于大洋中部,但歧分三支,呈“入”字型展布;在太平洋内,因中脊偏居东侧且边坡平缓,故称东太平洋海隆。

大洋中脊的北端在各大洋分别延伸上陆,如印度洋中脊北支延展进入亚丁湾、红海,并与东非大裂谷和西亚死海裂谷相通;东太平洋海隆北端通过加利福 尼亚湾后潜没于北美大陆西部;大西洋中脊北支伸入北冰洋的部分成为北冰洋中脊,在勒拿河口附近伸进西伯利亚。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中脊的南端互相连接,东太平洋海隆的南部向西南绕行,在澳大利亚以南与印度洋中脊东南支相接,印度洋中脊的西南分支绕行于非洲以南与大西洋中脊南端相连。

大洋中脊的轴部都发育有沿其走向延伸的断裂谷地,称为中央裂谷,向下切入的深度约1~2km, 宽数十至一百多千米。中央裂谷是海底扩张中心和海洋 岩石圈增生的场所,沿裂谷带有广泛的火山活动。中脊地形比较复杂,纵向呈波状起伏形态,横向呈岭谷相间排列。

大洋中脊体系在构造上并不连续,而是被一系列与中脊轴垂直或高角度斜 交的断裂带切割成许多段落,并错开一定的距离,如罗曼奇断裂带,把大西洋中 脊错移1000 km 以上,沿该断裂带形成7856m 的海渊。这种断裂表现为脊槽 相间排列的形态。

大洋中脊体系是一个全球性地震活动带,但震源浅、强度小,所释放的能量只占全球地震释放能量的5%。

Ⅱ大洋盆地

大洋盆地是指大洋中脊坡麓与大陆边缘(大西洋型的大陆隆、活动型的海 沟)之间的广阔洋底,约占世界海洋面积的1/2。大洋盆地的轮廓受洋中脊分布格局的控制,在大洋盆地中还分布着一些隆起的正向地形,它们进一步把大洋盆地分割成许多次一级盆地。大洋盆地水深一般为4~6 km, 局部可超过6 km

把大洋盆地分隔开的正向地形主要是一些条带状的海岭和近于等轴状的海 底高原。海岭往往由链状海底火山构成,由于缺乏地震活动(仅有火山活动引起 的微弱地震)而被称作无震海岭,如太平洋的天皇一夏威夷海岭、印度洋的东经 九十度海岭等,它们与大洋中脊体系的成因和特征明显不同。有的无震海岭顶 部出露水面形成岛屿,如夏威夷群岛等。海底高原又叫海台,是大洋盆地中近似 等轴状的隆起区,其边坡较缓、相对高差不大,顶面宽广且呈波状起伏,如太平洋 的马尼西基海底高原和大西洋的百慕大海台等。

在大洋盆地中还有星罗棋布的海山,它们绝大多数为火山成因,相对高度小 于1000m 者称为海丘(海底丘陵),大于1000m 者称为海山。海丘呈圆形或 椭圆形,直径从不足1 km 至 5 km 不等,分布较广泛。海山一般具有比较陡峭 的斜坡和面积较小的峰顶,成群分布的海山称为海山群,顶部平坦的称作平顶海 山或海底平顶山。西北太平洋海盆、中太平洋海盆和西南太平洋海盆是海山、海 山群、平顶海山和珊瑚礁岛分布最密集的地区。

大洋盆地底部相对平组的区域是深海平原,它的坡度极微, 一般小于10~3, 有的小于10~*。深海平原的基底原来并不平坦,是由于后来不断的沉积作用把 起伏的基底盖平了。

四、海底构造与大地构造学说

60年代诞生于海洋地质领域的海底扩张一板块构造学说,以活动论观点为 主导,对奠基于大陆的传统地质学理论提出了挑战,引发了一场“地球科学革 命”,影响所及,不仅改变了地球科学的结构,还改变了地球科学人员的思维方 式。目前,板块构造理论已影响到地球科学的几乎所有领域,是研究海底构造的 理论核心和指导思想。

板块构造学说是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发展起来的全球构造学理论,它吸取了魏格纳大陆漂移说的精髓——活动论思想,以海底扩张说为基础,经过 Wilson(1965) Morgan(1968) Le Pichon(1968)等一大批科学家的综合而确立的。板块构造学说是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的引伸和发展。

1、 大陆漂移

大陆漂移的观点可追溯至几个世纪以前,现在一般认为魏格纳是大陆漂移 说的创始人,他主张地球表层存在着大规模水平运动,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格局处 在永恒的变化过程中。作为新地球观核心的活动思想论即由此发端。

魏格纳起初从大西洋两岸的弯曲形态受到启发,于1912年提出了大陆漂移的见解,1915年著成《海陆的起源》一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大陆漂移问题。大陆漂移说立足于陆块漂浮的地壳均衡理论。他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 以前是统一的联合古陆,或称泛大陆(Pangaea),其周围是围绕泛大陆的全球统一海洋泛大洋。中生代以后,联合古陆解体、分裂,其碎块——即现代的各 大陆块逐渐漂移到今日所处的位置。由于各大陆分离、漂移,逐渐形成了大 西洋和印度洋,泛大洋(古太平洋)收缩而成为现今的太平洋。

大陆漂移的主要依据有海岸线形态、地质构造、古气候和古生物地理分布 等。尽管大陆漂移说合理地解释了许多古生物、古气候、地层和构造等方面的事 实,但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又缺乏占地表71%的海洋底的地质资料,魏格纳未能合理解释大陆漂移的机制问题,大陆漂移说盛行一时后便衰落下去了。直到 50年代,古地磁学研究的进展又使大陆漂移说重新复兴,60年代海底扩张和板 块构造学说的创立再赋予大陆漂移说以新的认识。

2、海底扩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种地球物理技术广泛应用于海洋地质研究,在海底发 现或确认了许多未曾预见到的全球规模的地质现象,成为海底扩张说产生、发展 的基础和主要依据。

60年代初形成的海底扩张说受到下列学术思想的影响:(1)联合古陆的  重建、拼合和越来越多的大陆漂移的其他证据;(2)大洋中脊体系及其中央裂谷  带的形成机制与特征;(3)海洋沉积物自大洋中脊轴部向两侧依次变厚的事实;  (4)海洋地壳的年轻性;(5)某些大陆边缘沟-弧体系的发现及其突出的地震、火山活动特点等等。Hess(1960,1962)和 Dietz(1961)几乎同时提出了“海底扩张” 这一概念,以阐明主要与海底生成和消亡过程有关的理论。概括起来,海底扩张模式可以表述如下:

大洋中脊轴部裂谷带是地幔物质涌升的出口,涌出的地幔物质冷凝形成新洋底,新洋底同时推动先期形成的较老洋底逐渐向两侧扩展推移,这就是海底扩张。海底扩展移动的速度大约为每年几厘米。

接的大陆向两侧推开,大陆与相邻洋底镶嵌在一起随海底扩张向同一方向移动, 随着新洋底的不断生成和向两侧展宽,两侧大陆间的距离随之变大,这就是海底扩张说对大陆漂移的解释。大西洋及其两侧大陆就属于这种形式。另一种方式是洋底扩展移动到一定程度便向下俯冲潜没,重新回到地幔中去,相邻大陆逆掩  于俯冲带上。洋底的俯冲作用导致沟-弧体系的形成,太平洋就是这种情况。 洋底处在不断新生、扩展和潜没的过程中,好似一条永不止息的传送带,大约经过2亿年洋底便可更新一遍。

洋底生成—运动—潜没的周期不超过2亿年,驱使洋底周期性扩张运动的 原动力是地幔物质对流。其中,大洋中脊体系的中央裂谷带对应于地幔对流的 涌升和发散区,宽广的大洋盆地对应于海底扩张运动区,海沟则相当于对流的下 降汇聚区。由于洋底周期性地更新,尽管海水古老,但洋底总是年轻的。因接受沉积作用时间短,总体上沉积物厚度较薄,且从中脊轴向大洋边缘呈逐渐增厚趋势。

海底扩张说能够解释海洋地质学和海洋地球物理学领域的大部分问题,其 机制符合物理学理论,并与许多地质、地球物理观测结果一致。自从海底扩张理 论系统提出以来,已使人们对洋盆及其边缘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新资料几乎总 是与这个统一的概念相一致。如60年代在洋底发现的条带状海底磁异常、转换断层及 DSDP/ODP  的钻探成果,不仅成为论证海底扩张说的重要依据,而且成 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础和主要内容。

3、板块构造

“板块”一词是Wilson(1965)在论述转换断层时首先提出的,后经Morgan, McKenzieParkerLe Pichon 等人的不断综合和完善,于1968年正式提出了 “板块构造”学说。因板块构造涉及全球(不分大陆和海洋)的构造活动和演化  是使地球一元化的全球构造理论。所以,板块构造学说的创立是人类对地球认 识的一次重大突破,其基本内容可以概述如下:

地球最上部被划分为岩石圈和软流圈。软流圈在缓慢而长期的作用力下,会呈现出塑性或缓慢流动的性质。因此岩石圈可以漂浮在软流圈之上作侧向运动。

地球表层刚性的岩石圈并非“铁板一块”,它被一系列构造活动带(主要是地震活动带)分割成许多大小不等的球面板状块体,每一个构造块体就叫岩石圈板 块,简称板块。板块构造学说初创时,Le    Pichon(1968)曾将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也称 印度板块、印度洋板块或澳大利亚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后来又把美洲板块划分 为北美板块和南美板块,这样全球可划分为七个板块。它们属于一级大板块,  般既包括陆地,也包括海洋,控制着全球板块运动的基本特征。Morgan  曾认为全球应划分为二十个左右的板块。不过现在比较流行的是十二板块的划分方案,即除七大板块外,还有纳兹卡板块、科科斯板块、加勒比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和阿拉伯板块。至于大陆与大陆或大陆与岛弧的碰撞带中,似可进一 步分出若干小板块甚或微板块。

    板块内部是相对稳定的,很少发生形变;而板块边界则是全球最活动的构造带,全球地震能量的95%是通过板块边界释放的。根据板块边界上的应力特征,参考其地质、地貌、地球物理及构造活动特点,可将板块边界划分为拉张、挤 压和剪切三种基本类型。拉张型边界的主应力是受拉张力作用,相当于大洋中脊轴部裂谷带及其延伸上陆的大陆裂谷带,在拉张力作用下两板块作相背分离 运动。挤压型边界的应力场以挤压作用为主,边界两侧板块相对运动向一起汇合聚集,与太平洋周缘海沟俯冲带和大陆年轻造山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带)相当。剪切型边界的应力场以剪切作用为主,剪切方向与板块相对运动方向 一致,与转换断层相当。板块运动及其相互作用导致了目前海陆的分布格局,地 球表面形态的变化,全球(含洋底)山脉的形成,地震、火山和构造活动等。

根据板块构造观点,海底扩张实际上是一对岩石圈板块自中脊轴向两侧的 扩张运动。位于岩石圈板块上面的大陆块,伴随着板块的运动而被动地发生长距离水平位移。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大陆漂移,与魏格纳的大陆漂移有原则 区别。

减峡边产生、边运动、边消亡,周而复始,地球表层留下板块活动的痕迹。板块在扩张型边界(洋中脊轴裂谷带)因炽热地幔物质不断涌出而得到补充,当 这种热物质冷却到足以产生机械强度时便成为板块的一部分。因此,板块在中 脊轴附近的增生区较薄,随着板块背离中脊轴运动,因其逐渐冷却而增厚。海洋岩石圈板块是短暂的,从生成至挤压型边界(海沟俯冲带)消亡一般不超过2亿年。在消亡过程中,变冷的岩石圈下潜沉入到地幔之中。岩石圈潜人地幔内数 百千米才被同化,故沿板块俯冲带可发生浅、中、深源地震活动。

 

驱动板块运动的原动力来自地球内部, 一般认为地幔物质对流是板块运动的原动力,它借助岩石圈底部的粘滞力带动上覆板块运移,板块被动地驮伏在对流体上发生大规模运动。

集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说为一体的板块构造理论能够比较成功地解释几乎所有地质现象,特别是全球性的构造特征和形成机理。海底构造实质上就是海洋底板块生成—运动—消亡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构造活动和构造现象。

4、海洋盆地的形成与构造演化

(1)大洋盆地的起源及其构造演化

关于大洋盆地的起源曾有过种种假说。随着海底扩张、板块构造学说的兴起和完善,曾经流行过的“大洋永存说”已被大量事实所否定,“大洋化作用说”也难以解释海底的许多地质现象。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洋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与 岩石圈板块的分离和汇聚运动密切相关。Wilson(1974)  研究了大陆分合与大洋开闭的关系,将大洋盆地的形成和构造演化归纳为六个阶段,这就是迄今具有重大意义的“Wilson旋回”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大陆裂谷是大洋形成中的胚胎或孕育中的海洋。地幔物质上升导致岩石圈拱升并呈穹形隆起、岩石圈拉长减薄,进而穹隆顶部断裂陷落,形成典型的半地堑—地堑系。各穹隆的地堑系彼此连接,就形成大致连续的裂谷体系,如东非大裂谷。

形成演化阶段

主导运动

特征形态

实例

1.胚胎期

拱升

大陆裂谷

东非大裂谷

2.幼年期

扩张

与岸线近似平行的狭长海

红海、亚丁湾

3.成年期

扩张

洋中脊居中的大洋盆地

大西洋

4.衰退期

收缩

洋中脊偏居一侧,边缘发育沟一弧体系

太平洋

5.终了期

碰撞并抬升

残余小海盆,边缘发育年青造山带

地中海

6.遗痕期

收缩并抬升

年青造山带

喜马拉雅山

大陆岩石圈在拉张应力作用下完全裂开,地幔物质上涌冷凝成新洋壳,形成陆间裂谷并成为典型的分离型边界,两侧陆块分离作相背运动。 一旦注入海水,就意味着一个新大洋的诞生,并进入大洋发展的幼年期,如红海、亚丁湾。

幼年期海洋进一步发展,陆间裂谷两侧大陆随着板块的运动,相背漂移越来越远,洋底不断展宽,逐渐形成宏伟的大洋中脊体系和开阔的深海盆地,这标志着大洋的发展进入了成年期,如大西洋。

随着大洋不断张开展宽,大陆边缘被推离中脊轴的距离越来越远。岩石圈随时间推移不断冷却、增厚变重,加之被动大陆边缘积聚的巨厚沉积物载荷,在地壳匀衡作用下导致大洋边缘岩石圈发生显著沉陷。在板块水平挤压力作用下,大洋岩石圈向下潜没,形成以海沟为标志的俯冲带。当板块俯冲消减量大于增生量时,洋底变窄,表观上是两侧大陆相向漂移(运动),大洋收缩(面积减小) 大洋便进入衰退期,如太平洋。现在的太平洋是泛大洋收缩后的残余大洋,从中生代联合古陆解体时的古太平洋至今日的太平洋,其面积减少了1/3左右。

相向运移的大陆彼此接近,大洋趋于关闭,如现在的地中海。特别是东地中海,成为收缩后的特提斯洋(古地中海)残余部分。目前地中海的海盆相当狭小,也不见活动的洋中脊,说明洋壳不再增生,只有俯冲消亡,两缘陆地逐渐靠拢,海盆日益缩小,意味着大洋演化已进入终了期或称结束阶段。

处于终了期的残余海洋进一步收缩,洋壳俯冲殆尽,两岸陆块拼合、碰撞,海盆完全闭合,海水全部退出,大洋就此消亡。当大洋闭合、两侧大陆碰撞时,受到的强大挤压力,在地表留下了这一作用过程的痕迹(地缝合线),故称这一阶段为大洋演化的遗痕期。新生代以来,印度—阿拉伯以北的古地中海洋壳相继俯冲殆尽,印度-阿拉伯与亚洲前缘大陆相遇、发生碰撞。大陆碰撞的巨大挤压力导 致岩层褶皱、断裂、逆掩、混杂,地面隆升,山根沉陷,形成地壳增厚的巨大褶皱山系—喜马拉雅山脉。

大洋的张开和关闭与大陆的分离和拼合是相辅相成的。其中前三个阶段代表大洋的形成和扩展,后三个阶段标志着大洋的收缩和关闭(消亡)。现今的大西洋和印度洋正在扩展,太平洋则处于收缩的过程中。

Wilson 旋回是根据中生代以来大洋盆地的形成与演化规律而建立的,它所揭示的大陆分合与大洋开闭的演化模式,可能在古老的地质时代就已经存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就是由不断合而分、分而合的大陆及不断张开和 关闭着的大洋组成的,其实质乃是地表岩石圈板块生长、运移和俯冲活动的表现 形式。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就是这样处在永不止息的运动变化之中。

(2)边缘海盆地的形成与构造演化

边缘海盆地是指沟—弧体系陆侧具有洋壳结构的深水盆地,因其位于岛弧 后方,又称弧后盆地,主要分布在西太平洋边缘,印度洋、大西洋仅出现于局部边缘,大多数边缘海盆的地壳结构与标准洋壳相同或接近,与其周缘陆壳常以突 变形式呈陡崖或断层阶梯状接触,向海盆方向往往有正断层发育,有些海盆底也发育有正断层或其他拉张力形成的构造。边缘海盆地的年龄相当年轻,大多数 海盆的年龄比被岛弧分隔的相邻洋盆小得多。在大部分边缘海盆都发现有与大 洋底类似的磁异常条带、较高的热流值,其布格重力异常一般亦比两侧的大陆和岛弧高。

Karig(1971)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提出了边缘海盆地形成的弧后扩张模式,并  按构造活动性将其分为活动的、高热流非活动的和正常热流非活动的三种类型。 Toksoz 等(1977)据边缘海盆地的特征和构造演化将其分为未发育型、成熟型、 活动型和非活动型四类。金性春等(1995)将边缘海盆地的演化分为初生期、 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四个阶段或类型。弧后扩张模式虽适用于大部分边  缘海盆,但其成因很难用弧后扩张的单一模式来解释。

根据各边缘海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形成时代及区域应力场特征可推测其成因,按其成因可将边缘海盆地划分为残留型、大西洋型、陆缘张裂型、岛弧张裂型四类。残留型边缘海盆地是在古海洋板块构造演化过程中,由  于新的沟弧体系形成而与大洋主体分隔的古大洋的残留部分,如菲律宾海的西 菲律宾海盆和白令海的阿留申海盆。大西洋型边缘海盆地是在被动大陆边缘背  景上由陆地裂离而成,如南海中央海盆。以上两种类型均与板块俯冲作用无关, 即不属于弧后扩张盆地。陆缘张裂型和岛弧张裂型边缘海盆地,是由大洋板块  分别向大陆边缘和岛弧俯冲引起的陆缘张裂或岛弧分裂所致,前者如日本海盆和鄂霍次克海的千岛海盆,后者如菲律宾海的四国—帕里西维拉海盆和马里亚纳海槽等,它们都属于弧后扩张盆地。

  • 6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