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总结——普本大四学生转行人工智能的心路历程

🍃作者介绍:双非本科大四网络工程专业在读,阿里云专家博主,前三年专注于Java领域学习,擅长web应用开发,目前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知识🌹
🦅个人主页:@逐梦苍穹(5600粉丝;60万访问量)
✈ 您的一键三连,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前言

  • 这篇文章是对我整个2024的总结,在这篇文章你可以看到我整个学习的路线安排以及遭遇困难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我会对我的现状和环境辩证的批判以及应对方法以供参考
  • 也许行文在看似杂乱无章中也显得井然有序,也许这篇文章的风格有点像流水账,但是这仿佛便是我这灿烂又充满挫折的2024年一点缩影,无法用简单的语言一笔概括🔥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024年博客之星年度评选—创作影响力评审入围名单“公布出来了,
很荣幸跻身其中,排名第77。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趁着2024博客之星评选过程的主题文章创作,我就在此总结我这富有意义的不平凡的虽历经波折 又柳暗花明2024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面先做个简单自我介绍吧

2、自我介绍

我是谁?我的2024大概干了什么?

  • 博主目前是一名双非本科的 大四 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前三年对于技术方面,除了大一学python之外 其余时间便专注于Java的学习
  • 2024年贯穿了我的大三下学期和我的大四上学期,
    • 大三下学期专注于Java的微服务架构技术学习,自己琢磨透彻了网上那个所谓的烂大街的项目(某某头条)【后面顺带讲讲我本人关于《烂大街》的看法】;
    • 大三下学期暑假(也就是2024年7月)开始,决定转行人工智能方向,这就是我大四上学期的主线任务了!
    • 所以从暑假开始,零基础学习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一直贯穿我整个 大四上学期,2024年的十月底我找到了 人工智能第一份实习工作(在深圳),至此开始我人工智能之路的全新阶段。

下面是我决心转人工智能方向 之前一番自省

3、自省✨

一)我是否需要重新认识自己?

  • 学了三年的Java,面对从大二开始”崩盘“的国内Java开发环境,以及面对同样从大二开始爆发的人工智能方向的冲击,再加上我自己是网络工程专业,我开始陷入迷茫
  • 我重新开始反思了自己,反思自己的定位、反思自己的初心:我是因为热爱Java才选择了Java,还是因为选择了Java才热爱Java?

那么我反思的答案是后者,我是因为选择了Java才热爱Java,也许这个答案看起来是那么的没有逻辑且荒诞,但,借用同学对我说的句话: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切也就显得合理的起来?

二)我前三年为什么选择了Java?

  • 大抵是因为大一的时候受到了网络上一些言论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Java上手快好找工作、国内市场份额占比高、Java招聘岗位多、Java不看学历看能力),所以走上了Java开发的道路;
  • 对我这种上大学之前连cmd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的纯小白来说,学python、学c++、学Java,对于大一的我来说好像区别并不大,因为都不会,都是完全零基础

所以就在这种 “机缘巧合” 之下选择了Java

三)转人工智能方向的心路历程?

  • 首先得先说一下几个重要的时间线和我自己对应的阶段:
    • ChatGPT发布时间是2022年11月30日,此时我正在读大二上学期;我第一次使用上ChatGPT3.5是在2023年的年初(也就是我的大二寒假马上开学那时候,就暂且说我是 大二下学期开始使用ChatGPT的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什么时候有转方向的想法:大二下学期的期末;为什么有这个想法:因为当时有个专业课的老师在研究这些人工智能的新兴方向,想让我一起学习,当时我也确实看见了AI发展的潜力,初步萌生了这种想法;为什么没转:觉得Java学这么多了,突然放弃比较可惜(这个想法从大二下学期一直持续到大三下学期);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大三下学期的暑假(2024年的七月份)
  • 对于自己的犹豫不决,还记得当时自己在CSDN一位博主的文章下方评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对于我的评论和这位博主的回复,我觉得其实都是对的。我是以就业为导向考虑问题,这位博主是从个人成长的角度吧,因为其实我们学过的东西从来都不会白学的。
    • 在我评论的时候,这是大三下学期,那时候我在做Java的微服务项目——某某头条(没错,这又是一个烂大街的项目),这时候面对人工智能爆发的冲击,结合不温不火的Java行情,我再一次陷入了纠结和动摇,因为马上要到大三暑假了,按照自己正常的轨迹,这个暑假应该要找实习了。
    • 最后,大概在2024年的6月中旬,我确实陆陆续续收到了几个Java暑假实习的工作“offer”,但是因为大四上学期每周都有四天课,企业大部分觉得可能工作时间太短,所以Java实习的offer都黄了。
  • 在深思熟虑的情况下,我认为我的Java技术栈其实找工作是绰绰有余的(不冲击大厂的情况下),我反复的询问自己,自己打算转人工智能是否是三分钟热度?我给自己的回答是:我是结合Java就业市场以及人工智能发展方向深思熟虑后的结果。那么,自己有了一个肯定的回答,下面就是 关于打算如何推进人工智能相关学习 的问题了。
  • 原本的打算是暑假走Java实习、抽空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知识;现在没有办法去实习了,再加上我本人的数学其实一直都是比较好的,所以我的决定是以Java为保底背水一战
    • 也许这对于不考研的我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冒险的举动,可能会造成两个方向都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
    • 但是,入行某个方向,最好的时机便是当下。个人拙见,这两年一定是普通本科生入行大模型领域最好的时候,因为国内现在百花齐放,各个公司都看见了AI赋能的机会,岗位的学历要求一定不可能只有硕博。

四)大学过的真“苦”

  • 大学三年半,我一直是同学们眼中那个比较自律的同学,也是同学们眼中那种比较有天赋的。
  • 但是前面提到了,我上大学前是一个纯小白,只有自己知道,今天所拥有的一切,是大学三年半以来,自我约束自我压缩,靠勤奋与努力堆砌而成的结果,并无天赋可言呀。大学日均八小时十小时的学习堆砌,今日的知识储备和技术水平来之不易。
  • 在我大一最迷茫的时候,仿佛也没有遇到什么有效的指引,全靠自己摸索,也走了很多弯路(这也是我后面比较乐意帮助比我小一届两届三届的同学、写博客分享的重要原因,让看到我文章的同学,少走一些类似的坑);到了大三暑假,放下一切重新来过,转入到相比之前的Java方向跨度极大的人工智能方向,回想起来这真的需要勇气,需要“一切重来的勇气”;所以仿佛大学前几年的光阴都白费了,这一度让我非常怀疑自己,非常怀疑自己大学的意义。

好了,自省部分点到为止,有很多无法用文字表达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下面讲讲我的人工智能学习路线,这一定是你在网上搜不到的。
网上搜到的肯定是各种算法各种机器学习基础,我是有所区别的。

4、我的人工智能学习路线

声明:仅供参考!仅代表个人观点!
这篇文章并不是在推荐学习路线和学习路径,只是跟大家聊聊我自己的学习过程,所以效果和具体实践是因人而异的!

  • 首先,对于学习路线的选择或者是规划,一定要结合市场和结合自身优劣,简单来说就是扬长避短。
    对于之前Java来说,Java大部分岗位的技术要求,直接按照某马某谷的学习路线是没有问题的,我自己就是按照某马的学习路线(同时加上自己独特的思考和实操),这是适应市场的。
  • 但是,我大三暑假才开始转人工智能,我最缺的是时间啊!我不可能按照传统的那些路线去学习,但是我又不可能疯狂跳过,这会导致基础不牢。
    这是陷入一种两难的境况。

那么回到上面一开始提到的,我必须给自己定制化一套耗时短、有效、快速满足市场要求的学习路线。
打开招聘网站,搜索人工智能应用或人工智能算法等岗位,了解市场需要什么,那么我自己能达到什么层次呢?首先我是一个普通二本学校,即使数学再怎么不错,我如果以人工智能算法作为我的就业目标的话,我的竞争对手是那些硕博,即使能力一不小心真的能够匹敌,但是学历的劣势是无法弥补的;那么我的定位是放在 AI应用

下面是我的学习路线,包含有缺点和弊端(仅代表个人观点),我自己是零基础学了三个月时间,学到微调模型阶段就找到了实习工作。

  • pytorch基础,神经网络基本概念(激活函数,反向传播,梯度下降,归一化,过拟合,正则化 等),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其中包含了LSTM长短时记忆网络和GRU门控循环单元),自然语言处理NLP[非常重要](文本预处理 分词 词嵌入 等,Attention,self-attention,multi-head self-attention,multi-group self-attention),
  • 下面可以开始参杂着论文学习了,下面提到的概念不仅要学,论文也要去看:
    transformer架构,GPT和GLM的原理,llama系列,到这里就算是入门了
  • 下面就是进阶的东西了,学习技术的同时要有一个到两个自己的项目:
    • 微调,预训练,数据处理,爬虫,RAG,multi-agents等;
    • 框架:langchain,langgraph,llamaindex,pytorch,unsloth
    • 项目方面选一个微调模型的项目或者是向量增强检索的项目(这里的项目可能又是烂大街的,但是没关系,后面提提我对于”烂大街“的看法)
  • 上面列出来的这些内容,没有包含数学的,想要找工作,数学方面需要自己去补,比如一些梯度下降算法,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相关知识。

总而言之就是,技术栈+概念+实操项目+数学能力+论文阅读

这些差不多就是大模型应用方向的学习内容,这套路线已经是很精简了,如果有不足之处或者大家有更好的欢迎在评论区一起探讨!


那么有利便有弊,下面是关于这套路线的利弊。

  • 缺点:
    • 这样学,机器学习算法是空了一块的;
    • 传统nlp模型的训练微调也是空了一块;
    • 对于数据集处理、数据清洗也是空了一块;
  • 优点:
    • 学习速度较快,对于目前基于transformer的大模型方向已经具备基本能力
    • 快速满足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岗位的技术要求

5、逐渐形成自己的方法论

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瓶颈和挫折,尤其是在自己时间不多的情况下,如何在最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大程度的水平。
那么基于这样的心态,随着学习的深入,到某些阶段,就会开始自我动摇自我怀疑,自己真的能在这短短的几个月达到市场需要的水平吗,万一达不到,是不是就是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了。


那么在这里也想送一句话给大家:我们人生的容错,真的比想象的高很多

转行失败,大不了就去干Java呗,大学毕业几千块钱就几千块钱呗,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日子还能过呀,时代在发展,人生依旧在稳步推进。
回想自己这么多年,好像也没考上过什么好学校,可能毕业也找不到什么很好的很满意的工作?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人生,才刚开始呀。

在学习的时候,我们应该紧迫,但不应该急躁。
急躁的时候,会因为自己今天的某个问题没有解决,而烦躁不安,静下心来往往更能解决问题。
我们都需要找到关于自己学习的方法论。
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的英语很差,数学相对较好,我也认为我的脑子似乎排斥英语单词(因为我真的曾经努力过,但是连四级都没过……),但是身边有领导同事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

他说: 你认为你英语学不会,其实是因为你没有掌握方法论,你编程、数学好,是因为你可能天生就具有这种方法论,或者是在你后天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这种方法论,显得你“擅长”这些方面。
但是实际上,所谓的学不会、排斥英语单词,其实本质上是排斥英语,克服心理上的排斥,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论,就会发现其实也不难。
我又问: 那什么是所谓的学习英语的方法论
他回答: 方法论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我好像明白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明白;好像学到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学到。
但是,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一些东西,审视自己的过往、审视自己以前的想法,自省和举一反三,能够让一个人的一种经历折射出n种效果。


无论是对于学习、对于生活、对于为人处事,我们都需要形成自己的方法论。
比如在学习人工智能方向过程中,一开始我是把Java的学习方式复制粘贴到人工智能当中,但是当学习的时候遇到挫折,遇到“无法推进”的情况,我会自我审视,自己调整学习方式,所以才有了上面的“我的人工智能学习路线”。


今年因为一段外出的学习经历,让我接触到了同样热爱人工智能发展方向的其他行业的人才,通过跟他们的沟通,我也回忆起了高中哲学课本的一些内容。
课本当中提到“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高中的我看来,这些无非就是知识点,有点“纸上谈兵”了;
但是通过跟一些其他行业的人才交流,在沟通中我学习到了他们是如何真正把哲学的理念贯彻到自己的项目中和实际行动当中,
这也让我重新审视一些内容,时隔几年重新回望高中的哲学知识,发现自己已经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新的认知和理解。


现在的我,回忆2024年走过的路,回忆大学三年半走过的路,也许我现在可以很自信的跟你说,说我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我如何寻找合适的路、如何自我勉励克服挫折,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自己的方法论。
本来我是打算在这里写一写我学习遇到的困难和瓶颈期如何突破,如何自我意识的克服和提升,
但是行文至此,我突然觉得,在这里就不展开这方面的内容了,还是那句话,找到独属于自己的方法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应该有独属于自己的方法论,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

6、“烂大街”的项目

我在前文提到了几处“烂大街”的项目,对于烂大街项目,也许Java最有发言权了

有些项目,全国有几百万人的开发项目组,因为都是抄来抄去,改改样子,核心不变,是吧?
比如某某外卖某某头条某某商城,无非就是各种Java系统呗,外卖、商城、秒杀这一类的,确实是烂大街了,人工智能方向在各种平台上面也有教程之类的,有些也是跟着做的人特别多,然后封装到简历上面去。

那么这些所谓烂大街的项目,真的就这么让人鄙夷吗,我先说我的观点:其实不然,我认为这些即使做的人非常多,但是依旧是非常具有学习价值的!


  • 对于学生想转行的人来说,这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这部分资料或资源,是“经过市场检验”的呀,做的人多,说明它技术点综合、流程完善呀,对于学习实践某些技术是非常有好处的。
  • 说一个极端的观点,我举一个更烂大街的“项目”:高中的数学课本。数学课本的大致内容多少年没变过了,每年这么多人学同样的课本,”烂大街“吗?是的吧?但是有那么多考150分的同学吗?并没有吧!
  • 同样的东西,不同的人学,是一定会有不同的效果的!
  • 那对于之前的我,我作为一个在校生,我没有实习经验,我没有学校实验室的项目经验,那我能怎么办呢,那简历上面的“项目经验”无非就是这些所谓的“烂大街”项目呀,每个人对于项目学习到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
  • 但是对于现在,有了一段实习经历之后,简历上面的主项目可能就不太合适写互联网上那些很多人学习的项目了,总要体现实习经历的价值吧。

对于简历上面这些烂大街项目怎么写,我也是多少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几个不起眼的项目放出来给大家看看,仅供参考,如有不同看法那就是你对😊:
1️⃣ 某某外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某某头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模型微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的来说,这些所谓的烂大街项目,依旧是适合在校的同学和想转行的同学去学习和实践的,它们是相对完善且技术点综合性较好的项目;但是不太适合有工作经验想跳槽的同学,竞争力就显得有些不足了。

7、我的2025年规划

趁着写2024年总结,顺便也写一写25年的规划,
简单规划一下自己的2025年想活成什么样子、2025年有什么样的目标

  1. 每周认识、学习一个新技能,如p图、剪辑、拍照、做菜、健身/运动(暂时先这些内容)
  2. 每个月看完一本 非人工智能专业领域 的书 或 阅读一些网络资源,比如文学、金融、哲学、商业思维模式
  3. 到2025年4月份之前 尽量学完《深度学习500问》这本书
  4. 2025年的目标是达到一万三千粉丝量!
  5. 学习爬虫技术
  6. 2025年毕业答辩之前拓展出一个自己的副业
  7. 找个女朋友(不,这个不应该属于规划,这属于不确定性)
  8. 除去学费宿舍费书本费之外,2026-01-01之前攒两万块钱

8、总结✨

回望2024年,这是我从校园到踏入职场的环境转变(虽然我还没毕业)的重要一年。
这一年,我面对了选择方向的迷茫,也经历了自我重塑的挑战
从Java到人工智能方向的转型,不仅是技术路线的切换,更是心态和思维的升华
这一年让我深刻体会到,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找到独属于自己的方法论,是个人成长中至关重要的课题


学习的本质不在于跟随,而在于内化和提升
正如“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每一次经受挫折的深度总结思考,都是走向更高层次的积淀


展望2025,无论前路如何,始终做到:接受自己,拥抱未知,敢于挑战。
无论是在低谷时的坚持,还是在进步时的反思,保持热爱、不断探索,便能稳步前行。


行文至此,谢谢大家🌹,
山高水长,愿我们都能在属于自己的领域上续写辉煌篇章!

评论 9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逐梦苍穹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