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空天防御作战体系架构设计方法研究

源自:现代防御技术

作者:李小波, 王蒙一, 廖咏一, 黄智捷, 王涛, 王维平

“人工智能技术与咨询”  发布

摘 要

在潜在威胁日趋智能化和当前智能技术不断进步的双重推动下,空天防御作战体系不是装备和技术的线性叠加与机械堆砌,而是一个各作战要素有机融合、动态适变与持续演进的综合智能体。在分析智能化空天防御作战体系特征的基础上,创新智能化设计范式与理念,提出一种基于智能体网络的体系架构设计方法,从兵力节点、兵力关系、适变机制3个方面探讨了智能化赋能架构设计的关键技术。该方法为空天防御力量的顶层设计提供了智能化方法参考,有助于提升空天防御作战体系建设与运用的智能化、网络化水平。

关键词

空天防御作战体系, 智能体网络, 持续演进, 适变机制设计, 智能化体系架构设计

引言

空天防御是综合运用陆、海、空、天等多域作战力量,抵御或消除对手来自或经由空天的威胁,确保本国指挥机构、战略高价值目标等核心目标,以及其他重要军事和民用目标安全,主动塑造态势、防范冲突升级、确保打赢战争,为本国安全提供战略支撑的一类作战行动,主要包括防空、反导2类作战任务[1]。空天防御作战力量包含侦察探测、指挥控制、拦截打击、综合保障等力量要素,作战过程具备较强的动态对抗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空天防御作战是现代战争体系作战样式的典型范例之一,需要采用体系工程的思想进行顶层设计,推进力量的体系化建设和作战运用[2]。空天防御体系作战时间敏感性强、技术要求高、协同难度大、系统构成冗杂,对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需求迫切[3]。

空天防御作战体系(以下简称防御体系)的发展经历了以反航空器为基本任务的传统防空作战体系,目前正在形成针对航空器与弹道目标(含部分轨道目标)的防空反导体系,未来将形成应对所有飞行器的空天一体防御作战体系[2]。随着战争形态由信息化向智能化转进,空天防御领域的作战概念和装备技术正在加速革新,涌现出了马赛克战、蜂群缠绕、分布式打击、非对称饱和攻击等新型作战概念和无人机蜂群、高超声速武器、隐身突防攻击平台等新型攻击武器装备,威胁目标种类不断丰富,攻击样式更加灵活,规模化体系对抗对未来空天防御体系架构的灵活融入扩展能力、智能交互能力、自适应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和严峻挑战,亟需通过智能科技融入,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新兴前沿技术与体系相结合,推动空天防御体系智能化发展[1]。

在潜在威胁日趋智能化和当前智能技术不断进步的双重推动下,智能化战争时代的空天防御体系不能是装备和技术的线性叠加与机械堆砌,而应是一个各作战要素有机融合、动态适变与持续演进的综合智能体。未来空天防御体系发展需要将智能化要素融入其中,促使其内部结构与外在形态都发生深刻变化,形成以智能体单元为节点、动态聚优网络为基础、智能博弈决策为核心的智能化空天防御体系,凝聚和释放出更大作战效能[3]。

本文聚焦智能赋能的空天防御体系顶层设计问题,首先对防御体系智能化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创新“1+3+1”体系设计的理念,提出基于智能体网络的体系架构设计方法框架,阐述体系架构设计视图及其流程步骤;接着探讨智能化体系架构设计的3个关键技术;最后对全文工作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工作的重点方向。

1 智能化防御体系特征分析

从研究现状来看,国内外学者在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空天防御体系建设与运用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唐明南等[1]提出,要以智能赋能构建现代化空天防御体系,通过发展智能感知、智能制导、智能控制、智能毁伤、智能保障等智能武器和体系顶层架构云端赋能、体系智能指挥控制、体系运用样式多域联合等智能体系,实现“运行敏捷化、对抗强健化、管控高效化”智能化防御体系发展愿景。王波兰[3]认为,空天防御体系作战时间敏感性强、技术要求高、协同难度大、系统构成冗杂,对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需求迫切,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在空天防御体系中,可解决复杂战场态势预判、强干扰环境探测识别、集群对抗任务筹划、异构弹群协同制导、灵巧精准杀伤等难题,大幅提升体系效能。张先剑等[4]认为,空天打击样式呈现出多样化、多功能化、智能化和多弹头化的趋势,将改变空天防御体系的作战规则与制胜机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防空反导指挥决策能力与效率是重要途径。此外,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防御体系弹性架构设计[5]、防空资源部署方案生成与优化[6]、动态拦截联盟形成[7]、杀伤网生成[8]、防空火力智能优化分配[9]等具体问题的研究。

空天防御作战是攻防双方将作战目标、思想意图和战术策略通过武器系统实施对抗博弈的直接体现,是典型的“不完全信息、非合作、动态、负和博弈”,具有显著的“矛盾”关系、“主被动”关系和“确定与不确定”关系[4]。综合以上研究工作,智能化防御体系要适应跨域智能博弈对抗要求,具备态势自感知、知识自学习、决策自主化、抗毁自弹变、环境自适应、兵力自组织、任务自协同、行动自同步和能力自演进等特点。从作战要求角度来看,需要具备以下4个方面的特征。

1   智慧决策

空天防御作战态势动态更新快、要素多、复杂性强、不确定性因素多,态势感知和理解难度大,蓝方作战意图和攻击重点识别对于正确决策很重要,尤其是需要预判蓝方的进攻通道及其具体对抗策略,并且尽量避免过早暴露红方防御力量布局和策略,在此基础上开展动态博弈背景下的人机融合智慧决策。

2   敏捷响应

防空反导拦截过程具有明显的被动滞后性特征,受到威胁态势的牵引,即时决策和临机规划调控难度大[4],尤其是近年来新型进攻武器在隐身性能和速度方面性能提升很快,进攻手段选择也越来越多,防御体系必须针对动态变化的威胁目标快速响应,在实时或者近实时条件下迅速完成目标识别判断、武器目标分配、拦截打击决策、行动控制实施和拦截效果评估,迅速形成针对系列目标的防御/拦截闭合链路网络及其支撑保障链路网络。

3   智能适变

空天防御作战具备很强的过程不确定性和态势动态复杂性,防御体系要能够根据态势变化进行智能适变,不断优化防御/拦截闭合链路网络。在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中,人工操作已经难以适应智能化战争的需求。要将指战人员的知识经验预置为计算机可执行和调用的算法服务,开展离线作战预案全维度学习训练,针对可能的态势变化进行人机融合的适应性学习,作战过程中在离线预案基础上根据红蓝双方态势变化主动作出适应性调整,使得防御具备基于OODA的行动智能,能够自动化、自主化遂行侦、控、打、评、保等作战行动。

4    弹性抗毁

空天防御作战对抗性强,作战过程中防御方的兵力节点随时面临损毁失效。在智能化战争背景下,防御体系在蓝方造成红方损毁和失效的情况下,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恢复预期的作战能力,应该借助智能化节点状态感知、智能化资源调度管理和智能化任务规划等智能化方法提高恢复质量、降低恢复时间。

2 智能化体系设计范式与理念

系统设计一般遵循的是功能-行为-结构(function, behavior, structure, FBS)范式,即组成结构决定行为活动,行为活动提供功能需求,功能需求满足用户需要。体系在FBS 3个方面的研究对象复杂性都大为增强,FBS设计范式在体系层面演变成为能力-机制-架构(capability, mechanism, architecture,CMA)设计范式[10],分别对应系统层次的功能、行为、结构。

  • (1) 面向能力的设计,作战体系的设计需求由系统层面的功能向体系层面的能力转变。能力的设计和形成,以及发挥作用都需要在一系列场景下通过完成系列任务的能力来考察,相对于系统行为与功能需求之间较为直接和明显的关系而言更为复杂。

  • (2) 聚焦机制的设计,由于体系在行为方面的涌现、适应、协同等特性,体系行为的重点由行为模式到行为适变机制方面转变。行为机理复杂和行为空间庞大使得无法对行为本身进行直接显式的设计,只能根据能力生成机制,预设基本模式及其适变机制,并根据架构对结构的动态决定关系,来确定机制对动态行为的引导和决定关系。

  • (3) 基于架构的设计,由于体系边界开放、结构可以动态变化和演化、组件本身存在独立性,并且组件之间是松耦合集成关系,传统的静态结构设计方法以确定性设计为主,难以有效应对体系结构的复杂性,需要采用架构设计方法。此外,由于作战体系需要考虑人在回路形成作战能力,组织指挥控制是作战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工程系统设计的基础上引入组织系统的设计。

根据以上CMA设计范式,针对智能化战争时代空天防御作战的特征,体系设计理念可以总结为“1+3+1”,即顶层为1个开放式集成架构设计,主体为3个智能化特性设计,最后综合为1个多域设计优化,如图1所示。

图片

图1   智能化体系设计理念

(1) 面向组分松散动态耦合的开放架构集成式设计。在马赛克战、多域战、分布式作战的推动下,进攻体系正在向模块化、分布化、组合化发展。相应地,防御体系也在向平台组件化、资源服务化、接口标准化方向发展[11],借鉴开放架构[12]进行兵力集成式设计,为动态拦截联盟形成[7]等防御能力的智能化组合生成与涌现提供基础框架和集成规范。

(2) 面向高强度对抗损毁失效的抗毁弹性设计。空天防御作战是一个双方兵力动态消耗的过程,考虑多目标、多场景,针对各类损毁失效设计自恢复弹性机制,在顶层架构方案中嵌入功能冗余、拓扑抗毁、链路重构、弹性适应等智能化机制,支撑体系使命任务的有效达成。

(3) 面向战场态势强不确定的敏捷适应性设计。除了内部损毁具备弹性之外,防御体系还要针对外部态势变化进行主动的敏捷响应,以有效适应外部环境和对手的变化,在体系架构方案中预置态势预判、指控柔性授权、在线拦截链路规划、拦截编组动态编配、规则在线强化学习等智能化机制,支撑体系能力在动态对抗中不断学习增强。

(4) 面向需求边界长期可变的学习演化性设计。防御体系建设与运用周期长,使命任务需求和作战环境与对手在持续变化中,体系的组成要素也在不断演化,体系设计要充分考虑需求边界长期可变性,在架构框架规范下,设计需求的变更辨识与持续响应机制、智能知识学习驱动的能力持续生成与演化机制、体系要素的配系组合与创新运用机制,支撑防御体系能力的长期持续演进。

(5) 面向多领域、多子系统、多任务线程交叉融合的多域设计优化。借鉴系统设计层面的多领域设计优化方法,在体系层面考虑多个作战领域、多个兵力系统集成和多个拦截链路协同下的多域设计优化。将设计变量和决策变量抽象出来,建立体系架构设计方案的定量化模型,运用多目标优化、智能学习优化、计算实验优化等多种优化技术对多领域、多子系统、多任务线程之间的交叉、冗余、融合、集成等关系进行优化,支撑采用定量计算的方式在体系设计方案空间中寻找可行解、优化解或者满意解。

对于可解释性的智能手段,在前期工作中提出了体系交战链路网络动力学理论,该理论主要是通过体系网络之间的交互以及对网络上动力学行为的研究,在体系要素交互方式的基础上描述体系的运行机制和行为机理,尤其是作战要素的涌现和协同机制。结合该理念,发现和掌握体系运行的规律,进而揭示体系能力形成、打赢未来信息化战场的深层次机理。体系交战链路网络动力学可以对智能化体系设计提供一个机理性的设计依据,作为衔接当前体系架构方案设计与体系级仿真的“中继”:从自顶向下的角度看,体系动力学可以起到架构驱动建模、方案优化需求的作用,并可以对方案进行评估优化,对能力机理进行分析;从自底向上的角度看,体系动力学可以缩减仿真的空间、明确仿真问题,并对仿真数据进行验证,对因果机理进行分析。

3 基于智能体网络的体系架构设计方法框架

智能体网络是智能化兵力节点通过网络化、信息化手段以智能互联互操作方式联结形成的、具备智能适变行为的作战网络。智能体网络是面向信息化和智能化战争要求提出的新型架构设计思路。基于智能体网络的体系架构设计方法框架如图2所示。该方法框架以基于能力生成原理的体系集成架构设计为基础[13],融合能力工程、体系架构、超网络、OODA智能等前沿理论和技术,能够从顶层描述智能防御作战体系的节点要素构成、动态关联关系和行为协同机制,能够对智能防御作战体系的单节点智能、多节点组织智能和智能行为适变机制,实现基于智能赋能的体系架构规范化、形式化和图形化描述。

图片

图2   基于智能体网络的体系架构设计方法框架

根据图2的设计方法框架,体系架构设计视图如图3所示,体系架构设计以使命任务清单、能力需求列表、体系作战概念、作战任务想定等为输入,通过力量编成设计、作战运用设计、组分需求设计3个阶段的设计活动,输出共14个方面的设计产品。

图片

图3   智能化空天防御体系架构设计视图

3.1 基于能力生成原理的力量编成设计

体系力量编成架构设计是从作战能力需求出发,从军事力量建设的角度设计作战体系的结构型式、行为模式和集成方式。力量编成架构是体系架构设计的静态物质要素基础,为后续面向具体使命任务的作战运用设计提供支撑。力量编成设计以体系作战能力生成原理为指导,主要从任务、装备、组织3个领域和兵力集成的角度开展构型模式设计、兵力节点设计和兵力组网设计,形成这3类体系架构视图方案模型。

作战能力生成实际上是通过一定的兵力组织指挥控制方式(Ways)来运用配属的装备资源手段(Means),并通过完成一系列任务达到预期的使命效果(Ends),如图4所示。根据以上能力生成原理,体系力量编成包括以下4个方面[13]:①作战任务活动设计。根据体系使命能力要求设计一系列支撑的作战任务活动,着重解决“体系打什么仗”的问题,对应Ends要素。②装备资源配系设计。根据作战任务活动的功能要求设计一系列支撑装备集合,着重解决“体系用什么打仗”的问题,对应的Means要素。需要说明的是,装备资源配系设计也包括装备配套的设施和其他作战资源。③组织指挥控制设计。根据作战任务活动要求设计作战体系的组织编制和指挥控制架构,着重解决“体系怎么打仗”的问题,对应Ways要素。④兵力集成架构设计。作战体系设计的标志性产品不是装备资源的配置,而是如何根据具体任务的需求,将装备资源和组织指挥控制集成到兵力单元中,进而设计以兵力单元(作战系统)为核心的作战体系集成架构。作战系统是作战任务、装备功能、组织指控3方面的综合体,也是体系运行和对抗机理的基本载体,还是静态装备体系设计向动态作战体系设计转变的关键。

图片

图4   体系能力生成机理

智能空天防御体系力量编成架构设计视图在原有DoDAF系统视图和作战视图2类核心视图的基础上,增加构型模式视图以及面向体系作战的组织指控视图和兵力网络视图等3类视图。体系构型模式是体系的基本结构版型及其所决定的行为模式,是某个或某类体系区分于其他体系的本质结构特征和基本行为特点,是体系架构设计的基础框架和核心原则。构型模式设计方案预置决定体系本质架构特征和行为机制的基因,是整个体系设计方案的骨架和灵魂,是体系能力生成机理和设计决策人员理念的集中体现,包括通信网络拓扑结构、装备功能配系、指控组织结构层级、力量建制与作战编组模式、目标防御打击模式等方面。面向智能化空天防御体系的指挥决策、敏捷响应、智能适变、弹性抗毁等要求,根据体系作战概念和制胜机理的要求,开展指控组织域构型、装备功能域构型、作战任务域构型、体系兵力编成整体构型等4个部分的构型设计,体现分布自主、全域联合、柔性适变、协同同步(作战网络同步、协同作战、决策同步、行动同步)等智能化战争时代的体系作战特征。

如图5所示,兵力节点设计按照以“任务-装备-组织”三域融合设计框架,针对智能空天防御体系特点,开展遵循基于能力生成机理模型的多视图统一原则,按照由浅入深、由静到动、由结构到行为再到机理的思路,包括基础结构和基础行为2个阶段,作战任务活动、装备资源配系、组织指挥控制3个方面共6个视图:任务进程结构设计、装备配系结构设计、组织指控结构设计,作战任务流程设计、装备功能流程设计、组织指控流程设计。

图片

图5   “任务-装备-组织”三域融合兵力集成设计框架

兵力组网是指体系各领域能力要素通过信息化时代的泛在互联组合而成的体系能力集成网络。兵力组网设计是在体系构型模式和兵力节点设计的基础上,按照体系能力要素网络化集成的思路,基于体系作战任务、装备配系和组织指控的匹配映射关系,从综合集成的角度设计侦察、通信、感知、指控、火力、保障等兵力节点的交互关系,构建体系兵力网络视图模型,形成体系兵力编成设计的最终产品,为体系作战运用架构设计提供物质基础。

3.2 面向使命任务场景的作战运用设计

体系作战运用设计是在力量编成架构的基础上,根据具体使命任务和作战场景要求,从军事力量运用的角度设计作战体系的作战力量区域部署、拦截目标链路、智能适变机制和支撑算法框架,形成4类相应的体系架构视图方案模型。力量编成架构设计给出了初步的体系整体设计方案,回答“体系是什么”的问题,却没有回答面向具体任务体系怎么用,即如何满足给定作战场景中的具体使命任务需求,以及如何从能力领域的角度提供遂行制定任务清单的运用方案等问题,因此需要聚焦具体使命能力需求和体系对抗场景进行作战运用设计。

1  区域部署设计

在防御作战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规模、方向、波次的来袭目标,如何有效部署探测感知、拦截打击、指挥控制和综合保障等兵力对于作战效能的有效发挥至关重要[6]。空天防御作战区别于其他作战领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需要事先针对蓝方威胁可能的空间分布和红方防御目标分布情况,进行防御力量的地理区域部署。防御作战体系针对具体使命任务的作战运用设计的首要问题是:根据作战目标威胁和红方防御对象要求从常态化力量编成方案中抽调相应兵力组成使命作战体系,并将该体系各兵力单元部署到合适的区域和位置,明确作战初始时刻各个兵力单元的部署位置、任务区域、阵面指向、拦截目标、防御对象、部署变更策略等方案信息。区域部署设计要综合考虑地理环境、通信范围、拦截纵深等约束[14],按照目标博弈策略与进攻方向分析、红方防御对象特性分析与区域划分、兵力单元区域部署方案设计、拦截编队协同部署方案设计、区域部署动态管理方案设计等步骤展开,形成区域部署专门的架构视图方案模型。

2   目标链路设计

智能空天防御体系的目标拦截任务链路设计与进攻型体系目标打击任务链路设计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空天防御的作战目标一般来说是在作战过程中动态出现的,难以事先精确预知其时间、方位和作战意图。拦截目标任务链路一般是针对目标类型的预案性侦、控、打、评、保链路,而非某个具体目标的细化行动方案。此外,由于空天防御要同时针对多种类型多个目标,因此在目标任务链路的兵力分配受到目标来袭时刻“当时、当地”具体的体系可用资源限制;并且目标具有较强的时间敏感与空间关键特性,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窗口内完成拦截链路闭环过程。综上,防御体系的目标拦截任务链路和体系作战行动计划一般是无法预先全面和精确设计的,必须在体系动态攻防对抗过程中根据敌方来袭目标威胁动态变化,做出敏捷响应和在线任务规划。

根据以上分析,目标拦截任务链路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根据具体体系使命任务要求,将体系作战任务架构中的任务活动,细化落实为针对作战目标的各层次兵力单元的基准作战行动序列,作为空天防御作战过程中的目标拦截预置任务链路。目标拦截任务链路网络是针对蓝方进攻目标集合形成的作战行动网络,该网络体现了各个目标拦截链路之间的参考性任务协作、指控协同和资源共用关系,可作为作战过程行动计划的基线或者预案集合,但不能作为战时的行动计划。虽然目标链路网络设计替代不了战时的行动计划设计,但是在空天防御作战防御体系架构设计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只有事先针对蓝方可能的目标集合开展各类典型的时空条件和对抗态势下的各类可行拦截任务链路及其网络设计,才能在时空高度敏感和态势高度不确定的实时对抗中,为各种作战态势的目标拦截链路规划与决策提供有效的预案支持。

3   适变机制设计

体系适变机制设计是在构型模式和兵力网络设计的基础上,根据任务适变、指控柔性、功能抗毁等要求,从机制原理角度设计智能化装备配系重构、组织构型调整与行为模式切换,实现作战任务流程、组织智能流程、装备功能流程内部以及各流程之间的动态适应性联结与匹配,有效支撑体系使命的达成。智能防御体系的智能主要体现在适变机制上,包括2个方面:一是体系是否具备实时的智能化敏捷响应和适应战场态势实时变化的能力,即根据对抗态势和己方资源损毁变化调用适变机制,执行机制规定的系列动作达到所需的体系目标状态;二是体系是否具备长期的学习和演化能力,即根据适变机制对态势变化的适应效果来不断改进和完善机制方案与模式切换规则。

适变机制设计包括以下4个方面:①任务适变机制设计,体系任务适变主要针对新增拦截目标适变,通过实时动态的任务规划和链路重构,并可能包含相关的指控组织构型和装备功能行为模式调整,支持捷变式打击;②指控柔性机制设计,指控柔性是一种组织柔性,是指在体系使命任务不变、战场态势变化的情况下,体系通过实时动态的组织指控构型调整,更为高效地完成使命任务;③功能抗毁机制设计,体系功能抗毁是指在使命任务不变和外部态势不变,装备损毁或者失效的情况下,体系通过功能构型调整,将受损的体系功能恢复到正常或者设定水平;④综合智能适变机制设计,在多种变化同时作用时,体系需要综合运用任务、指控和功能3个方面的机制,来实现各个层次的兵力智能联接和适变机制。具体的适变机制在4.3节中阐述。

4   算法框架设计

算法是智能化战争的标志性产品,是智能化战争时代智能力比肩甚至超过火力和信息力的关键。防御体系智能化落地的关键是将一系列经过校验的作战行为实现为模块化、组件化的算法集合,嵌入作战系统、编队和体系,为智能化作战提供自动化、自主化的智能力支持。根据算法战思想建立智能防御作战算法框架,在架构设计阶段就考虑清楚装备、指控、任务需要什么样的算法支持,并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15]在架构方案中明确算法的输入、输出和功能、性能要求,不仅可以提高作战效率,避免重复开发,同时也便于实现各种作战兵力的对接与协同,增强作战体系各个要素联系的有机性。按照基于智能体网络的架构框架,算法可以按照态势感知、任务规划、指挥决策和行动管控4个方面和体系、编队、平台3个层次进行分层分类。具体的算法类型在4.1节中讨论。

3.3 牵引系统总体设计的组分需求设计

防御体系设计的落脚点是组成体系的作战分系统(又称为组分系统,以下简称组分)的设计,即通过作战体系设计明确组分的集成协议和设计需求,以支持组分集成到作战体系中,最终形成体系作战能力。体系架构设计是逻辑意义上的体系总体设计,其落地的关键是牵引出所属组分系统的设计需求,作为系统总体设计的依据。组分需求设计作为体系设计的最后阶段,是衔接体系总体设计和系统总体设计的关键步骤。组分系统需求设计根据体系力量编成架构和作战运用架构设计各组分的交互集成协议需求、作战任务背景需求和战术技术指标需求,为分系统研制提供体系结构框架、作战运用需求和总体研发需求。

组分协议是体系组分设计、实现、集成和运行所遵循的标准、规范、协议等的统称。根据整体设计方案的要求设计能够指导组分系统开发和运行的协议需求,能使体系组分满足体系使命能力需要,也能使组分之间实现互联、互通、互操作。组分协议需求设计通过设计一系列体系组分的交互协议,指导组分系统的设计、开发和作战运用,从而提高体系组分的重用、互联、互操作和协同作战能力。协议设计针对体系兵力网络设计方案,从体系组分互操作与能力集成的角度设计装备交互接口协议、兵力作战行为协议和组织指挥控制角色协议。

组分战术技术指标需求设计综合考虑体系设计方案中的任务、组织和装备等对组分系统的要求,并结合组分的主要结构、行为和功能特征对组分提出战术和技术定量化要求。设计的目的是为组分设计提供体系层次的定量指标输入,具体包括组分的任务功能、任务效能指标、主要战术技术指标需求设计和配套指标边界约束设计4个方面的内容。

组分战术技术指标需求设计是衔接体系总体设计和系统总体设计的关键,是综合考虑体系设计方案中的任务、组织和装备等能力领域对组分系统的要求,并结合组分的主要结构、行为和功能特征对系统提出的技术和战术定量化要求,为分系统设计提供体系层次的定量输入。组分战术技术指标需求设计包括组分任务功能清单设计,任务效能指标设计,主要战术技术指标需求设计和配套指标边界约束设计4个方面。

4 智能化防御体系架构设计关键技术

防御体系是一个有机体,其智能化作战能力需要预先设计、逐步培育和在对抗条件下形成。在设计阶段,需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将智能化基因、规则和算法融入到架构框架内,为体系智能化作战能力的建设与运用奠定基础。本节聚焦体系架构设计的智能化赋能关键技术,以智能化制胜机理[16]为指导,从兵力节点智能、兵力关系智能和适变机制智能3个角度出发,探讨以下3个方面的关键技术。

4.1 基于OODA的智能兵力节点设计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分为计算智能、感知智能、决策智能和行动智能4个层次。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前2个层次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已经初步运用于军事领域[17]。面向未来空天防御作战,决策智能和行动智能是采用智能化技术提高体系全局决策能力、敏捷响应能力和动态适应能力的关键。OODA是兵力单元的基本运作模式,将人工智能各个层次尤其是后2个层次的智能与OODA结合,能够为智能兵力节点设计提供有效支撑。

基于OODA的智能兵力节点设计技术将体系作战运用设计中的算法服务框架细化和具体化,形成一系列算法库,为智能化作战提供规范化算法服务。根据算法服务框架,防御体系智能体网络架构具备态势感知、任务规划、指挥决策和行动管控4个方面和体系、编队、平台3个层次的智能,各层次和阶段的算法示例如表1所示,这些智能都要落实到具体算法。按照OODA理论,这些算法分为数据处理与态势感知、任务规划与推演优化、智能指挥与自主决策、作战管理与行动控制4个类型。这些算法应能够为平台、编队、体系各个层次的兵力单元的观察、研判、决策和行动各个环节提供智能算法支持。智能赋能的兵力节点算法设计应包括3层:①应用层,直接支撑作战应用的算法,表中的算法都属于应用层,例如拦截目标任务规划。②基础层:对应用层各种算法提供基础支撑的算法和算力支持,例如深度学习算法、群体智能算法、遗传优化算法。③转化层:将基础层的共用性算法嵌入应用层特定算法的中间层,包括算法封装嵌入等工作。

图片

表1   兵力节点智能算法分类分层示例

4.2 基于超网络的智能兵力关系设计技术

智能化空天防御体系要求在兵力节点智能的基础上,根据体系使命目标进行兵力网络化协同作战。兵力之间的联接、协同等关系也需要具备智能化、网络化特征。根据能力生成原理,体系兵力是装备功能、指控组织和作战任务3个方面要素的有机融合,智能兵力关系设计要充分考虑兵力之间各类要素的关系。基于超网络建立的体系兵力关系分层参考模型(如图6所示),包括通信互联层的基础通信网、兵力协同层的装备物联网、智能指控层的指控智联网和作战行动层的行动事联网4个层次。

图片

图6   体系兵力关系超网络分层参考模型

  • (1) 基础通信网。通过各种通信互联方式将体系各类兵力节点相互联接,支持异构通信互联、数据传输处理、信息融合分发等功能,为整个作战体系提供物理域的基础联结支撑。

  • (2) 装备物联网。以通信互联层为基础,将各类装备和兵力提供的组件化、标准化任务功能进行信息化联结,形成泛在互联的智能装备物联网。装备物联网将侦察、指控、机动、信息、对抗和保障等装备功能相互联结,支撑各项兵力功能的交互和集成嵌套,形成态势实时感知、信息可靠传输、装备精准管控、功能服务调用的网络化兵力体系,实现感知智能,为智联网形成和智能化指挥控制提供支撑。

  • (3) 指控智联网。以通信互联网和兵力物联网为基础,根据体系作战的需要将各兵力节点的指挥控制活动以认知协同的方式进行网络化联接,形成基于感知、决策和行动智能的指控智联网,支撑包含态势感知、任务规划、指挥决策、行动管控等多个环节的智能化指挥控制。指控智联网的特征是互联通、互操作、互理解,是可以保障预先规划链路数据交互需求的基础通信网络;是基于合约资源分配约束的动态局域组网;是可持续学习预测交互需求的弹性自组网。指控智联网依据场景任务流程和体系协同需求,预先规划任务链路,运行动态管理链路,临机适变调整链路。协同主要体现为组分协同合作产生的行为,该行为能够提供组分系统单个所不能提供的更高层次的功能性。以制导技术为例,指控智联网可以有效提高协同制导能力,在抗毁性、通用性、拒止适应等方面有较为突出的能力。

  • (4) 行动事联网。根据作战任务要求,智能指控运用网络化兵力,针对蓝方目标体系中的每个目标规划拦截任务链路并在交战过程中形成拦截交战行动链路,通过作战活动链路之间的数据互联、信息交互和指控协同关系形成作战行动事联网。行动事联网是体系智联网的外在行为表现,是研究体系智能体网络的重要数据来源和依据。

4.3 基于数智基因的智能适变机制设计技术

数智基因是数字智能虚拟世界里的DNA,是运用前沿技术对体系的基本核心因素,如构成要素、体系结构、物理规则、信息规则、行为规则、组织流程等进行数字设计与建模并融入智能机制而得,蕴含对虚实世界的基本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设计[18]。数智基因主要包含2种关键的编码信息:一种是实体构成规则,决定着体系中主体单元的物理结构;另一种是信息行为规则,决定着体系中主体单元的智能活动。数字化基因是基础承载环境,智能化基因是关键机理规则。

在前期工作中提出了基于模式切换规则的机制模型设计方法[13],主要思路如下:一个动态适变机制模型包括3个部分:①模式切换的触发条件集合和初始构型模式;②模式切换遵循的规则集和切换行动集合;③模式切换需满足的切换约束和目标构型模式。切换规则集以模式触发条件为出发点,同时需要满足模式切换的前置和后置约束;模式切换行动集受到规则集的支配,以初始构型模式为输入,输出为目标构型模式。

采用数智基因理论对以上方法进行智能化增强,主要是对构型模式切换规则进行数字化和智能化编码,使得适变机制能够自主分析态势变化是否满足规则触发条件,并且设置行动集智能生成与优化机制,可以根据规则适用情况对构型模式切换效果进行评估,进一步优化适变机制的触发规则、行动集方案和目标构型模式选择。

5 结束语

本文瞄准防御体系的智慧决策、敏捷响应、智能适变、弹性抗毁等智能化要求,提出了面向智能化特征的“1+3+1”体系设计理念,借鉴人工智能、系统工程、复杂网络等学科的前沿技术,搭建了基于智能体网络的空天防御体系架构设计方法框架,从力量编成、作战运用、组分需求3个方面创新了体系设计的架构视图和方法流程,并且从兵力节点智能、兵力关系智能和适变机制智能探讨了支撑智能化架构设计的关键技术。该方法支持防御体系作战能力的智能基因预置和智能算法预设,将智能化因素充分融合进体系架构设计方案,为空天防御力量的顶层设计提供了智能化方法参考,有助于提升防御体系建设与运用的智能化、网络化水平。

未来工作包括以下3个方面:①结合项目实践对方法和关键技术进行场景细化[19]和检验验证,根据实践反馈优化和完善设计方法,并逐步推广应用到其他作战领域的体系设计问题;②开展基于人工智能的多域设计优化关键技术攻关,将系统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提升到体系层次[20],建立体系设计定量模型,并且采用人工智能+仿真实验方法为体系方案空间智能寻优探索[21];③将知识图谱和大数据融入架构设计[22],采用数据智能技术为体系架构注入系统化的数据、知识、智能和智慧,将防御体系顶层框架和知识内容有机融合,面向典型设计问题定制智能体网络架构视图模型及其知识图谱支撑,支持基于知识图谱的架构方案智能生成与推理优化。

声明:公众号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供大家参考和探讨,并不意味着支持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

“人工智能技术与咨询”  发布

  • 23
    点赞
  • 1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