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现问题
前段时间,在对公司控制板进行硬件架构升级时,把绝缘检测电路(原为外部的一个小模块)整合进了控制板中,原绝缘检测电路方案如下图所示:
这是一种改进的非平衡桥模式的绝缘检测方案。其中,Rx、Ry分别是待测DC+对PE、DC-对PE等效电阻;R7、R8是非平衡桥臂;K1、K2为继电器开关;R3、R4为电压采样电阻,两端分别接至两路A/D采样电路进行电压采样。该方案的原理为:
绝缘检测电路不工作时,K1、K2断开,避免电路参数对整机绝缘性能的影响;K1闭合时,采样一次电压,可以列出一个方程;然后K2闭合(K1保持闭合),再采样一次电压,又可以列出一个方程,两个未知数,两个方程,可以计算出Rx、Ry。具体说明如下:
第一次,闭合K1,测量Rx‖(R1+R3)分压Up、Ry‖(R2+R4)分压Un,列方程:
第二次,再次闭合K2,Rx ‖(R1+R3)‖R7 分压U+、Ry‖(R2+R4)‖R8 分压U-,列方程:
联立上面等式,可求得正负母线电压对地的绝缘电阻值与U+、U-、Up、Un之间的关系:
但是,同事说现场反馈该检测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部分外部设备会误报:本身绝缘没有问题,但根据计算结果会误报为有问题,影响外部设备的正常使用。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会误报的外部设备,增加了平衡模式的方案:即假定没有绝缘故障时Rx、Ry为无穷大。检测时,只闭合K1。
若默认Rx为无穷大,则可得:
Ry=Vy*(R2+R4)/(Vx-Vy)
若默认Ry为无穷大,则可得:
Rx=Vx*(R1+R3)/(Vy-Vx)
通过上面的公式可以计算出Rx、Ry。
但经过简单分析就能发现,采用平衡模式的方案存在两个缺陷:
1、只能检测出单端绝缘故障,Rx、Ry都很小但又相等时的绝缘故障检测不出来;
2、若假定电压采样时误差为1%,那么在所有的场景下计算出来的Rx、Ry与实际值的偏差都会大于10%,而且偏差方向没有任何规律。
实话讲,要分析出上面的两个缺陷还是蛮简单的,但这么简单的分析……在这里就不吐槽啥了,继续分析误报发生的原因。
二、分析问题
前面提到该非平衡桥的方案在实际使用中对部分正常的外部设备会误报绝缘故障。但平衡模式的方案存在两个固有缺陷,肯定不能用。而非平衡模式按道理本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