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监督式机器学习:群集

聚类分析是一种非监督式机器学习形式,在此形式下,基于观察值的数据值或特征的相似性,将观察值分组到群集中。 这种就是非监督式机器学习,因为它不使用先前已知的标签值来训练模型。 在聚类分析模型中,标签是群集,仅根据该群集特征向群集分配观察结果。

示例 - 聚类分析
例如,假设一位植物学家观察花的样本,并记录每支花上的叶子和花瓣的数量:

数据集中没有已知的标签,只有两个特征。 目的不是识别花的不同类型(品种);而是根据叶子数和花瓣数将相似的花朵分组在一起。



叶子 (x1)    花瓣 (x2)
0    5
0    6
1    3
1    3
1    6
1    8
2    3
2    7
2    8
训练聚类分析模型
有多种算法可用于聚类分析。 最常使用的算法之一是 K-Means 聚类分析,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对特征值 (x) 进行向量化以定义 N 维坐标(其中 N 是特征数)。 在花的示例中,有两个特征:叶子数 (x1) 和花瓣数 (x2)。 因此,特征向量具有两个坐标,可用于在二维空间中以概念形式绘制数据点 ([x1,x2])
决定要使用多少个群集来给花分组,并将此值称为 k。 例如,若要创建三个群集,则 k 值为 3。 然后,在随机坐标中绘制 k 点。 这些点将成为每个群集的中心点,因此它们被称为质心。
每个数据点(在本例中为一朵花)都被分配到最近的质心。
每个质心将根据分配给它的数据点之间的平均距离,移动到这些数据点的中心。
移动质心后,数据点现在可能更接近其他质心,因此数据点将根据新的最近的质心重新分配给群集。
质心移动和群集重新分配步骤会重复执行,直到群集变得稳定或达到预定的最大迭代次数为止。
下面的动画展示了此过程:

评估聚类分析模型
由于没有可用于比较预测群集分配的已知标签,因此聚类分析模型的评估基于生成的群集彼此的分离程度。

可以使用多个指标来评估群集分离情况,包括:

距群集中心的平均距离:群集中的每个点与群集的质心的平均接近程度。
距其他中心的平均距离:群集中的每个点与所有其他群集的质心的平均接近程度。
距聚类中心的最大距离:群集中的点与其质心之间的最远距离。
剪影:介于 -1 和 1 之间的值,用于汇总同一群集中的点与不同群集中的点之间的距离比率(越接近 1,群集分离效果越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