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 物联网战略研究路线图 翻译稿 初稿 10

1.2 物联网的构想 (5)

在未来物联网的架构中,智能化的中间件系统将允许在现实的物质世界和数字的虚拟世界之间建立起动态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是通过在高级别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将普遍存在的传感器网络和探测网络以及可以标识的“物品”的各种属性和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而实现的。

在现实的世界中,我们可以发现物品对于环境的同种刺激往往表现出同样的响应方式。这说明现实世界中的物品在响应外界环境刺激时具有一定之规。举例来说,通过光学试验和研究我们发现,当白光照射到红色物体上时,物体的表面将吸收白光中除了红色之外其他颜色的光,而只反射红光。我们可以这样来抽象这一现象:将涂有特定颜色的表面理解为这个物品的接口,光到达这个物品也就是向这个物品传递信息和数据,而光的反射现象也就是这个物品对于上述信息和数据的响应。正是由于物品在接口处(涂有特定颜色的表面)对于接受到的信息(白光)都将产生同样的一致响应(反射红光、吸收其他光),才使得这个现实世界是可以理解的,才使得这样的物品可以与它周围的环境和物品进行沟通与互相影响。因此,在虚拟世界中,我们要让这个世界和其中的物品也是可以被理解的、可以被分析的、可以被作用的,就需要让这个虚拟世界的组成部分和其中的物品面对相同的刺激和信息时,产生相同的响应和反馈。这也就必然会要求虚拟世界和其中的物品所建立的接口必须是标准的、可以相互共有的、具有协同工作能力的。



 图2 物联网——现实的物质世界和数字的虚拟世界以及我们所处的社会之间的共存互动关系

展望未来的物联网,其中的任何“物品”都将至少存在一种方式进行标识(直接通过“唯一标识”或者通过一些“虚拟标识”技术进行)。这样我们就可以创建一系列可以寻址和标识的“物品”的序列,像计算机、传感器、人、驱动装置(actuators)、冰箱、电视、汽车、手机、衣服、食物、药品、书籍、护照、行李,等等。具有了这种可以被寻址、可以被标识的能力,“物品”才有可能交换信息和数据,并在需要的情况下确定其身份。当然,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有很多的“物品”将可能存在多个虚拟地址和标识。这样做是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与情况,允许这些物品表现出不同的身份、行为、响应以及表现形式(或者简言之表现出它们的“个体特性”)。

在未来的物联网中,很多的“物品”将能够包含嵌入的通信能力。它们可以在一个周围有其他“物品”存在的环境中,主动地创建本地通信网络。当然“物品”的这种通信功能也将受自身通信能力以及所处环境和情况的限制与影响。但是我们也要注意,这种临时建立的特设通信网络将能够与其他通信网络(本地的、一定范围内或者全球的)相连接。同时在建立这种通信的过程中,“物品”将可以检索自身和周围的可以参考与利用的信息,根据所处环境尝试各种不同的以及新的通信手段。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