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推理及其方法

逻辑推理


推理:从 前提出发推出 结论 的思维过程

前提或称假设,是指已知的命题公式A1,A2,…,Ak

结论:是从前提出发应用推理规则推出的命题公式

正确的推理或有效的推理即是指A1 ∧ A2 ∧ … ∧ Ak → B为重言式,此时称B是A1 ,A2 , … , Ak

逻辑推论有效结论

解推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1.将命题符号化

2.出前提、结论和推理的形式结果

3.对推理形式的正确性进行判断

注意:这里考虑的是推理形式结构的有效性,而不是结论的正确性。

判断推理是否正确的方法:

判断一个推理形式是否正确,从定义上讲就是判断一个蕴含式是否是重言式

判断公式类型(判断推理是否正确):

  1. 真值表法

  2. 等值演算法

  3. 主析取范式法

    例1(真值表法):
    
    如果天气凉快,小王就不去游泳.  天气凉快.  所以小王没去游泳.
    
    解:设p:天气凉快;q:小王去游泳.
    
    	前提:p→ ┐q,p.
    
    	结论:┐q.
    
    	推理的形式结构为((p→ ┐q)∧p)→ ┐q
    
    用真值表(下图)判断((p→ ┐q)∧p)→ ┐q是否为重言式,
    
    因为((p→ ┐q)∧p)→ ┐q为重言式,所以推理正确
    
    pq┐qp→ ┐q(p→ ┐q)∧p((p→ ┐q)∧p)→ ┐q
    001101
    010101
    101111
    110001

例2(等值演算法):

如果我上街,我一定去新华书店.  我没上街.  所以我没去新华书店.

解:设p:我上街;q:我去新华书店.

	前提:p→q,┐p.

	结论:┐q.
	
	推理的形式结构为((p→q)∧┐p)→ ┐q.
	
运用等值演算法 
			((p→q)∧┐p)→ ┐q
		 <=> ┐((┐p∨q)∧┐p)∨┐q
		 <=> p∨┐q

可见((p→q)∧┐p)→ ┐q不是重言式,所以推理不正确

注意:推理正确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正确,因为前提可能是错误的。(当前提为假时,推理恒为真;当前提为真时,结论为假,推理才为真)

数学证明与形式推理的区别:

数学证明中,前提总是正确的,因而得出的结论也是正确的。(结论与前提有联系)

形式推理中,只有在推理正确且前提也正确时。才能保证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前提与结论没有联系)

推论定律——重言蕴涵式

A => (A∨B) 附加

(A∧B) => A 化简

(A→B)∧A => B 假言推理

(A→B)∧┐B => ┐A 拒取式

(A∨B)∧┐B => A 析取三段论

(A→B)∧(B→C) => (A→C) 假言三段论

(A ↔ B)∧(B ↔ C) => (A ↔ C) 等价三段论

(A→B)∧(C→D)∧(A∨C) => (B∨D) 构造性二难

(A→B)∧( ┐A→B) => B 构造性二难(特殊形式)

(A→B)∧(C→D)∧( ┐B∨ ┐D) => ( ┐A∨ ┐C) 破坏性二难

推理规则

(1)前提引入规则(在证明的任何一步,都可以引入前提)

(2)结论引入规则(在证明的任何一步,前面已经证明的结论都可以作为后续证明的前提)

(3)置换规则(在证明的任何步骤上,命题公式中的任何子命题公式都可以用与之等值的命题公式置换,例如┐p∨q置换p→q)

证明:描述推理过程的命题公式序列,其中每个命题公式或者是已知的前提,或者是由前面的命题公式应用推理规则得到的结论。

构造证明法

一、直接证明法

直接运用前提推出结论,选择的两个前提应该是存在相同字母的,才能应用相对应的推论定律

例1:
	前提:p∨q,p→ ┐r,s→t,┐s→r,┐t
	结论:q
	证明:① s→t		前提引入
		 ② ┐t		  前提引入
         ③ ┐s		  ①②拒取式
         ④ ┐s→r       前提引入
         ⑤ r          ③④假言推理
         ⑥ P→ ┐r       前提引入
         ⑦ ┐p         ⑤⑥拒取式 
         ⑧ p∨q       前提引入
         ⑨ q          ⑦⑧析取三段式
二、附加前提证明法

一般结论是a→b形式,运用前件A做为附加前提引入,推出结论b或者┐b

例2:
	前提:p∨q,  p→r,  r→ ┐s
    结论:s→q
    证明  
   ① s                   附加前提引入
   ② p→r                 前提引入
   ③ r→ ┐s               前提引入
   ④ p→ ┐s               ②③假言三段论
   ⑤ ┐p                  ①④拒取式
   ⑥ p∨q                前提引入
   ⑦ q                   ⑤⑥析取三段论
三、归谬法(反证法)

一般结论是a形式,否定结论┐a,引入前提

例3:
	构造下面推理的证明
     前提:┐(p∧q)∨r,  r→s,  ┐s,  p
     结论:┐q
证明(用归缪法)
     ① q                   结论否定引入
     ② r→s                 前提引入
     ③ ┐s                  前提引入
     ④ ┐r                  ②③拒取式
     ⑤ ┐(p∧q)∨r           前提引入 
     ⑥ ┐(p∧q)              ④⑤析取三段论
     ⑦ ┐p∨┐q               ⑥置换
     ⑧ ┐p                   ①⑦析取三段论
     ⑨ p                    前提引入
     ⑩ ┐p∧p                 ⑧⑨合取


p∧q)∨r 前提引入
⑥ ┐(p∧q) ④⑤析取三段论
⑦ ┐p∨┐q ⑥置换
⑧ ┐p ①⑦析取三段论
⑨ p 前提引入
⑩ ┐p∧p ⑧⑨合取


  • 8
    点赞
  • 4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小邹子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