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k空间是核磁共振成像图像重建的核心,可能很多人像笔者一样第一次学时会非常疑惑,为何k空间是图像的频域空间,观其填充过程,明明是空域信号的采样填充呀。网上很少有文章讨论这个问题,所以笔者在此写下自己的理解,供大家参考。
MRI位置编码
现在的MRI
一次扫描的是一个断层或者多个断层,所谓断层就是一个有厚度的面,通过z
方向梯度场来选择。我们扫描一个断层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该断层各位置
的质子情况,它们携带着组织的性质信息,反应出来的就是信号强度。如果整个断层都采用相同的磁场强度,而我们只能得到一个断层的总信号,这样显然无法区分哪个信号来自哪里,得到的只是一片混沌。要有差异才能区分,所谓的位置编码(频率编码和相位编码)就是用来制造这种差异的。通过加x
和y
方向的梯度场,让断层内每个位置的磁场强度都有差异(虽然两者不是同时加的,但是最终合起来的效果是让每个位置的磁场强度不同),由w=γB
,磁场不同自旋频率就不同,这样每个位置的质子总磁矩就可以积累不同的相位,最后相位积累就成了分离总信号中各位置信号的依据。如图一所示(改自西电贾广老师课程PPT)的是在x、y
方向分别独立加梯度场时,各位置只在梯度场磁场(不考虑主磁场)作用时间t
下所积累的相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