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工作质量:
我宁愿救错几个人,也不愿意错过我该救的人。《忏悔无门》中李春平的一句话;马丁路德·金: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不是对善的忽视,而是对恶的纵容。不停给我警示:怎样在出现质量问题时,在尽可能照顾员工感受情况下不纵之任之,让所有的员工对这些质量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让大家走在重视工作质量的正确轨道上。
对于开发人员来说:做好工作质量没有什么好方法,无非是研发过程逻辑要清晰、把涉及的各种情况考虑周全。终极目标就是:尽量不要让别人从我写的代码里发现任何bug,即便偶尔出现一个我也要花上足够时间分析出现的原因,并以后尽量的避免。即便做好这些,也未必是一个优秀的开发人员,因为还有很多能力【分析、设计、团队等】需要我们锻炼,我们仍需努力。
对于测试、实施来说,我不具体干测试、实施很多年了,很多现场体会也不是很深,但测试、管理上有一点简单的心得:必须保证所有的工作责任到人,建立质量责任制,开发人员、测试人员、施工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终点随远,必将到达“。只要我们坚持这些好的习惯、好的方法论,提升工作质量这个目标必将不再遥远。
开发过程bug是不可避免的,除非不写代码。我们在研发、测试、实施过程中经常遇到自己、别人研发的模块出现的软件bug,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呢?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追本寻源,彻底杜绝。。。到底应该怎么处理呢?我希望我们不要因为面子的问题对这些进行纵容,因为有人说过:喜欢一个人就大胆地说出来,因为你永远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是的,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如果这个bug的意外比明天先来,我们大家还有明天吗?我们要借鉴《盲人提灯》的做法,照亮别人的同时也为了不碰着自己,勇敢的对发现的bug说不吧!另外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有刺自己不好挑,得别人帮着挑。这也是我们要对发现的bug采取积极态度的原因。尽量避免《公地悲剧》【详见2016年度总结】,研发团队的成员只管自己的研发,不为团队付出,不去管模块间的接口,不去积极的协调,不去了解团队的意义,研发出垃圾软件的代价只能由大家一起负担。
看完《董明珠传》后,突然感觉我们缺的不是人手,是员工把产品做到极致的决心。
以下是常见的重视工作质量的经验:
1) 开发人员自测过程从页面的左上到右下涉及的所有的功能都要测试到位【除非个别模块已经养成很好的编程习惯,有十足的把握不会出错】,并且多注意观察后台日志是否按自己设计的初衷运行【单事务、多事务;是否缓存等】。
2) 开发人员修改以前权限代码时:修正以前权限涉及的数据;修改相关页面的权限判断【并通知相关责任人】
3) 开发人员在修改一些公共的代码、数据时,一定要向下兼容并对涉及的功能进行自测,不要因为增加新的功能造成旧的功能、老用户【旧库结构】不能使用。
4) 窗户上没有洞时,很少有人扔石头。而只要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很快整个架构就千疮百孔。
5) 如果你恨你自己写的代码,说明你还有有救。如果你对你写的代码已经没有感觉,没有感情,说明你已经没救了,千万小心。
6) 测试人员要多留意一下别人测试的问题,反思一下自己测试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发现这个问题?是测试没有覆盖?是系统功能没有理解?
7) 重视配合工作:只有草包才会把别人的天才看得一钱不值,举凡草包在蛮不讲理胡搅蛮缠时精神头特别的足,凡是草包都会向别人提出神仙也做不到的要求,至于他自己能躲就躲反正是指望不上。我不希望做这样的草包,你呢?
8) 写delete、update一定要慎重:1、在群里发一下--最好相关人确认一下 2、执行后先不要提交:看影响记录数是否正常-是提交、否回滚 3、有条件情况下尽量先在测试库上做,确认没问题后再处理正式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