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任务必须一次性成功。一颗卫星的顺利飞升,从最初的设计构想,到翱翔于浩瀚星空,需要经过研发、定型、验证、生产、总装、测试、发射、在轨、运营等无数个环节的壮丽征程。今天,让我们立足卫星测试的科学舞台,共同揭开卫星飞升之旅背后的隐秘篇章!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卫星工作频段选择原则。
信号的载体:电磁波
电磁波是信号的一种载体,它是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产生的波动现象。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又会产生电场。电磁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涉及卫星、通信、医疗、广播、雷达、导航等多个领域。
我们需要了解一个公式:c=λ·f(波速=波长×频率)。
波速(c):电磁波每1s向前传播的距离,单位:米/秒(m/s);
波长(λ):电磁波在一个振动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单位:米(m);
频率(f):电磁波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
我们在初中物理就学习过,电磁波的传输不需要介质,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0×10^8 m/s,波长和频率相互影响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