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中,车辆系统模型作为系统级方案选型评估和虚拟验证手段,重要性日益凸显。车辆系统模型作为主机厂和供应商的知识集成平台和动态行为评估集合体,需要适应汽车行业从系统级到零部件多层级多专业建模仿真和跨领域耦合分析的需求。因此,为满足汽车行业数字化研发的需求,基于MWORKS平台,我们开发了产品级车辆物理模型库。随着模型库的不断应用和迭代,在MWORKS 2025a版本中,我们对车辆模型库进行了大幅度升级。
二、产品介绍
(一)产品概述
车辆模型库可以区分为整车级模型库和部件级模型库两部分。整车级模型库分为车辆动力学模型库、车辆动力性经济性模型库和车辆热管理模型库。部件级模型库分为车辆电子模型库、车辆发动机模型库和车辆电池模型库。通过多个模型库之间的配合,能够实现车辆整车级、子系统级、部件级多层级多专业的仿真分析。满足车辆操稳工况分析、底盘子系统分析、传动系统选型、能量流分析、热管理系统分析、电平衡分析等常见应用场景。
车辆模型库体系
(二)整车级模型库功能点
1.车辆动力性经济性模型库-TAEconomy
1)提供纵向行驶工况下的整车传动系统仿真能力;
动力性经济性整车模型
2)覆盖动力性工况和经济性工况两大类工况,评估相应动力总成和整车性能。涵盖百公里加速时间、最高车速、最大爬坡能力、续航能力、百公里燃油消耗量等指标;
驾驶员工况
3)提供多种车型传动系统架构模板,满足用户即开即用需求,帮助用户快速开展相关工作;
单电机电动车
超级混动架构
P1混动CVT车型
DCT变速器传统燃油车
P3混动车型
4)提供车型架构和控制策略二次开发能力,用户可根据自身的特定需求和想法,对现有架构和策略进行定制与优化,导入自行开发的算法或第三方FMU模型,实现更具适应性的应用。
控制器二次开发
2.车辆动力学模型库-TADynamics
1)提供丰富的整车动力学仿真工况案例,涵盖操稳、加速、制动等多种关键工况;
模拟车辆动力学工况
2)提供多种悬架类型并可实现悬架KC特性(Kinematics and Compliance suspension,运动学与柔性)仿真,帮助用户深入探究悬架系统的性能特点,优化悬架设计,提升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舒适性;
悬架转向
3)提供多种轮胎模型,覆盖两个版本MFTire(魔术轮胎模型)和UniTire(统一轮胎模型),这些轮胎模型能够精准模拟不同轮胎在各种工况下的力学特性,为整车动力学仿真提供了更为准确的轮胎数据支持;
4)提供多种转向模型和助力转向类型,全面模拟车辆转向系统的各种特性和工作状态。
3.车辆热管理模型库-TAThermalSystem
1)提供空调系统、冷却系统两大系统各种常用组件;
2)提供常见的制冷剂介质空调案例和车辆乘员舱案例;
空调案例
车辆乘员舱案例
3)提供车辆热管理系统架构案例,展示多种成熟的架构模式,帮助用户快速掌握不同架构的特点与适用场景;
4)结合参数估计工具箱提供换热器组件标定能力。
(三)应用方向
三、升级亮点
(一)车辆动力学模型库重点升级内容
1.新增项
1)增加支持实时仿真的转向系统、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模块。
带EPS逻辑的实时运行转向系统
2)增加车轮爆胎模拟,提供道路地形输入接口。
轮胎接口输入
3)增加悬架刚度、阻尼、附加力接口及高度控制模块。
阻尼和悬架控制组件
(二)车辆动力性经济性模型库重点升级内容
1.新增项
1)新增车型架构模板
在车型架构模板TAEconomy.Examples.VehicleArchitectures中增加了以下两种使用多体动力学车身的纯电架构类型,可以通过复制模型的方式自定义添加驾驶员工况:
双电机多体车身架构DualEAutoMultiBody
单电机多体车身架构EAutoWithMultiBody
用户也可以自行搭建所需的车型架构,我们对于动力性经济性和动力学总线信号进行了对应适配,实现各自所需的变量映射,方便拖拽动力学模型库中的多体车身部分并和传动系统连接。
目前可以连接的车辆动力学车身模型组件如下所示,包含使用多体硬点悬架和KC表格悬架的两种悬架构建方式和带有后轮转向功能的KC悬架车身模型:
车身底盘模型可实现连接一维传动系统
(二)车辆热管理模型库重点升级内容
1.新增项
1)新增客户反馈的需求模型:多输入查表水泵、空气侧进气格栅等组件。
2)新增对R744和R290制冷剂介质支持,热管理空调回路案例中新增了R290相关案例。
R290介质热泵回路,右侧为压焓图
R290二次回路系统
3)新增可实现软实时效果的案例,覆盖水冷回路和制冷+水冷多回路多种系统架构实时仿真案例:
-
单冷却回路模型:模拟通过水循环给发热部件散热的过程;
-
冷却系统多回路模型:模拟通过水循环热交换,给发热部件散热的过程;
-
多回路系统热管理模型:提供多回路系统模型,模拟常见热管理系统。
四、应用案例
1.动力学结合道路和悬架外部输入接口实现定步长实时仿真
1)问题描述
车辆底盘域仿真中,动力学模型在特定应用场景下面临实时性的瓶颈,需要模型能够提供复杂场景的实时化仿真能力,满足1ms的定步长求解并实现和外部控制策略等对手件模型的通信。场景方面需要能满足爆胎模拟、悬架刚度阻尼及车身姿态调节、道路环境实时修改等场景,用于将实时化模型部署于智能驾驶等仿真平台中和场景渲染模块实现实时联通。
2)解决方案
针对实时性的问题,模型求解过程可以选择性屏蔽部分计算开销,为此我们优化了模型参数设置项,添加了模型悬架计算屏蔽相关的选项,通过选择性的屏蔽部分方程系统来提升仿真速度,例如屏蔽KC悬架系统的Compliance特性计算部分或KC悬架系统的X、Y向平移计算部分。
针对仿真场景的实际需求,我们在补充模型对外暴露接口和功能后,在Sysplorer 2025a中推出了以下特殊场景案例:
-
对车轮六分力计算增加胎压影响模拟车轮爆胎的场景,通过接口输入车轮胎压变化;
-
对车轮添加道路高度、道路法向量、道路摩擦系数接口,可通过场景模拟软件输入相应车轮接触信息;
-
对悬架引入刚度、阻尼、附加力接口以模拟主动悬架控制功能,通过高度控制功能自动实现悬架高度调节;
-
对KC悬架的Compliance特性计算提供屏蔽选项,在实时仿真开销较大时考虑屏蔽该部分计算;
-
更新转向系统,添加EPS助力模块,通过方向盘扭矩、车速确定助力扭矩输出逻辑。
动力学仿真案例
3)结果分析
该动力学模型现在已能够达到1ms实时通信要求,可以满足主流HIL环境(如dSPACE,VT)的需求。并且道路、悬架等模块能实现外部输入接口功能。
同步模式下的模型实时性
悬架通过打开高度控制设置可实现高度主动控制能力,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蓝色曲线为主动控制悬架高度为0.1m的仿真结果,通过悬架外部附加力实现
②红色曲线为被动悬架仿真结果
悬架高度控制效果
2.动力性经济性动力总成+动力学车身实现横纵向统一仿真
1)问题描述
在客户使用动力学和动力性经济性模型库的过程中,部分场景需求动力学多体车身和动力性经济性传动系统进行快速方便的耦合,希望模型不仅能够仿真操稳工况,也能实现驾驶性工况仿真场景。并进一步扩展如平顺性、扭矩分配的复杂底盘域仿真场景。
2)解决方案
针对该场景我们搭建了在TADynamics和TAEconomy之间可实现总线通信的模块,用于适配动力学车身和动力性经济性的总线信号。对于常见的动力学车辆底盘系统,都可以通过设置选项启用和动力性经济性的总线通信接口并直接接入,无需复杂操作,满足对传动+车辆动力学XYZ三维多体场景的联合仿真需求。
下图是基于多体动力学车身+一维传动系统耦合实现的动力总成+动力学分析模型,所使用的车身底盘模型包含6自由度的车身,KC查表前后悬架,基于魔术公式的轮胎模型。该模型可以提供转向工况输入并计算详细的车身姿态变化,轮胎附着力和悬架运动变化,传动系统的扭矩波动会影响到车辆的动态变化,可以通过类似耦合模型分析具体车辆的传动系统对转向、加减速工况的影响。
纯电动车传动+多体车身系统模型仿真
在耦合仿真时,通过设置车身底盘部分参数UseTAEconomyInput=true打开和动力性经济性的总线连接端口,连接至动力性经济性总线系统中,并通过steerSourceSet设置转向输入工况。
设置车身转向输入
3)结果分析
可对仿真结果中的车辆传动系统变量和整车姿态变量进行分析,可通过动画方式观察车辆运动状态和响应。
耦合仿真结果呈现
3.热管理模型实现制冷系统和水冷系统的软实时仿真
1)问题描述
对于如下图所示的热管理多回路案例,模型机理较为复杂,涉及水冷、空气、制冷剂类组件以及基础控制,方程系统耦合程度高,实现软实时难度较大。通过实现实时化仿真,可以实现模型作为被控对象和控制策略模型或算法进行实时通信仿真,满足实时调试控制器和进一步实现HIL等应用场景需求。
多回路系统案例
2)解决方案
①简化底层原理,如忽略摩擦压降,对换热公式作简化处理。
②阀类开闭变化引入过渡函数。
③制冷剂侧组件采用高低压侧压力偏导项单独计算等方式,优化仿真稳定性,提高模型在定步长积分算法下的软实时仿真能力。
3)结果分析
通过对多回路系统模型组件代码优化后可实现定步长同步实时仿真效果,如下图所示,且仿真结果较为合理。
模型定步长同步仿真效果
蒸发器、冷凝器换热量
多回路系统案例仿真
五、使用说明
(一)使用注意事项
1.车辆动力学模型库
1)KC悬架C特性计算目前设置为默认关闭,如需使用需要在组件参数面板手动开启。
KC悬架参数面板
2)如需使用带刚度、阻尼接口的KC悬架,需要在模型层面选择带外部接口的悬架。
KC悬架模型
3)车轮爆胎模型需要在组件参数面板选择轮胎类型为考虑胎压。
车轮爆胎模型参数面板
4)如需使用动力性经济性的传动系统耦合功能,则需要在动力学所用的车身模型中打开UseTAEconomyInput=true,并设置所输入的转向工况。
车身模型
2.车辆动力性经济性模型库
1)驾驶员的控制器类型需要确认与实际建模车型一致
驾驶员模型中的控制器类型定义
2)部分组件路径或名称更新后产生了变更,后续会上线模型库自动升级能力,以实现依赖的模型库版本自动切换,敬请期待。
(二)常见问题解答
问:模型库如何自定义开发所需的组件?
答:通过复制相应子模块的Template中的模板组件,在模板的基础上可进行二次开发,部分组件也可直接以复制模型的方式实现二次开发。
模型组件复制
问:动力学模型如何支持联合仿真?
答:模型库提供了一系列可以直接导出为FMU的整车模型,可输入控制信号并反馈仿真变量,导出FMU后可运行在其他平台以进行联合仿真实施。
可导出模型
问:热管理系统如何使用介质自定义?
答:可基于提供的查表介质模板进行复制修改,需提供物性参数表格以进行插值,以下表中的各个温度点的四项物性参数表为例,需要提供密度,比热容,热导率,动力粘度,蒸汽压力相关查表物性。
模型文本自定义开发
六、后续规划
七、试用与反馈
我们诚挚邀请大家试用同元软控车辆模型库,您的每一条意见和建议,对我们而言都无比珍贵。期待车辆模型库在未来的项目应用和科研探索中能够蓬勃发展,为众多工程项目的推进提供坚实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