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真用起来,还挺多坑

边际效应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规律。这里引用《经济学-萨缪尔森》著作中对该规律的定义:随着个人消费越来越多的某种物品,他从中得到的新增的或边际的效用量是下降的。书中给了一个规律应用的例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了加深理解,我在网上又找了另外两个实例。第一个是吃馒头的例子:对于一个需要4个馒头才能吃饱的人来讲,吃第一个馒头可以使他直接缓解饥饿感,因而其边际效用是最大的,吃第二个、第三个馒头的边际效用依次递减;到吃第四个馒头时,他已八九分饱,几乎是可吃可不吃的了,故边际效用最小;等吃到第五个时,馒头就有可能产生负效用。第二个是考试的例子:学习0天,考0分;学习1天,考36分;学习2天,考64分;学习3天,考84分;学习4天,考96分;学习5天,考100分。

听起来,这规律还牛X的,普适性很强。但是能应用在哪些工程问题上呢?自己理解了一下,如果已经有了部分点对数据 ( Q i , U i ) (Q_i,U_i) (Qi,Ui)后,那么可以通过这个规律去预估任意消费量 Q k Q_k Qk对应的效用值 U k U_k Uk、以及最大效用值 U max U_{\text{max}} Umax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先拿考试的那个例子来试试。如果在学习上花3天半的时间,能考多少分呢?第1天边际效用(增加的分数)为36,第2天为28,第3天为20,第4天为12,第5天为4。即每过一天,边际效用降低8,如果有3天半的学习时间,应该是84+12/2=90。最大效用值更简单了,就是满分100分。看起来好简单啊,可实际情况中,会是这样么?

上过大学的人一定都知道最后一两节课的重要性,因为老师会给大家划重点,提升课程通过率。只要能学习1个单位时间,把重点内容准备好,基本都能通过考试,即分数高于60分。但如果要继续提升成绩,就需要明显增加学习时间,而到了5个学习时间以后,即使再增加学习时间,分数也不一定能达到100分,因为到了那个阶段,除了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考试分数还会和一些其他因素相关,比如细心程度。基于这个实际情况,考试分数和学习时间的关系更可能是如下的图。即:2-5个单位时间内,考试分数和学习时间的关系是符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1个单位时间内,有老师划的重点,因此会出现考试分数的明显跃升;5个单位时间后,掌握的新知识量几乎不增加,分数的变化因素不再是时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关于最大效用值,在实际应用时,也经常有数值未知的情况。比如公司在某个区域的销售价值上限是多少?线上电商占据总电商份额的最大比例是多少?国家GDP的上限值是多少?如果基于已有数据去预测,我们如何知道数据是在1个单位内、2-5个单位内、亦或是5个单位以上了呢?

所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虽然普适性挺好,但是真正要量化的时候,还是会遇到很多挑战,想要用好规律,还是需要研究清楚问题的本质,搞明白符合规律的边界范围。

如果把规律放到数学模型中,它其实可以理解为机器学习的一种特殊类型,就像线性模型一样。只不过它给出的变化率是逐渐递减的,而线性模型是不变的。那是不是可以直接用现有的机器学习模型,而放弃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呢?目前来看,好像也不太行。机器学习模型需要先有训练集,如果要预测的是最大效用值,可能我们连这个值的真值都拿不到,又谈何训练呢?而且,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可解释性明显强于大部分机器学习算法,在工程落地上,也具有明显优势。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