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这一周的时间过得很快,似乎又没有捞到什么。但是细想想还是有些收获的。在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后更加深刻的觉得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现在学习的还只是表面的东西(当然了,我不是说学习的思想)。这篇文章地址:《昨天,我的大学学习》 先说说这周的具体的学习内容。 在上一周看视频的基础上接着看剩下的“刀内”的视频,感觉后来的这个讲的不是很流畅,不过内容我都是能够吸收。整体感觉还是那句话,微软在让人们变懒。在网上还听见有一种说法就是:微软做的东西上手越来越容易,门槛越来越低。这样会导致“程序员”的门槛降低,进而变得大众化。这样的结果就是在大街上随便扔块砖都能砸到个编写过什么数据库,什么软件的人。这也给我们一个提醒,那就是别光用微软的东西,你还得懂得他的内部运作机制,在此基础上再想法超越微软。在这我先推荐一本书名字叫:《MS Press Applied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Programming.》是英文版的,我正在看。
现在开始说说这篇文章的题目,先说知识的相融性。
本来米老师就一直教导我们构建知识网,找到知识之间的相关性。这几天在学习专业课的时候才慢慢的了解到我们专业的几门课之间的联系。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距离。当然这也是在我看完上面说的那篇文章后才开始又一次的正式的审视我们的专业课。相关联的课程有:《信息论基础与应用》,《信号与系统》,《计算机网络》,《排队论》当然还有其他的两门课,不过我还没有找到关联。一个是《数值计算》,《Java程序设计》。 《信息论》研究的是信号从信源发出时的编码操作,以及在信道中的传输。关于《信号与系统》我学的很不扎实,觉得是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信号在系统上的变化,这好像是对《信息论》中某一部分的详细化。再说《计算机网络》,在网络中信息的传递,包括从刚开始计算机的某一进程发出一个消息,到一步一步的将消息编码为可传递的,在加上一些必要的数据包头。《排队论》研究的就是信号在传输的途中遇到阻塞,以及如何通过恰当的参数的设置将整个系统的信号的传输速率,和有效率提高的最优。 当然上面说的课程的应用不仅限于我所描述的,因为我只是要将他们联系起来罢了。忘了是谁说过的一句话,这样分门别类的课程设置是不恰当的。(噢,米老师说的)。这样做的后果是让学生只是片面的认识到这门课的知识。但是我在想如果把这些课程都混在一起,有谁能够胜任这份教授课程的任务呢?其实问题的解决不再谁能把所有课都教了,并且教好了。而在于要有这么一个老师,能够让你认识到这些课程对于整个知识体系的建设,都是不可或缺的。其实等到最后的时候这些科目都是不存在的,存在只是一个知识网,不会有什么分门别类的东西。
好了,下面进入另一个话题:沉淀性。
我不是最近才有的这种感觉,一早就有的。我想这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感觉。那种感觉就是:这个东西我以前学的时候一直不会,好长时间不学了,再来看的时候却猛然发现——会啦! 其实我想把这称为知识的沉淀性。我有这样一个想法不知道对不对,且说出来供大家讨论——刚开始学的时候觉得知识是新的,接受的时候心里会有某种感觉,陌生感;但是当你过一段时间再回过头来看的时候,心里的感觉就是这个我已经学过了(虽然当时不是很理解),这时心里的感觉是“老相识”。我想这两种心里状态在对学习的效率会有一些影响。所以我把这个从陌生到“老相识”的学习知识的特性叫做沉淀性。这个用在咱们类比的学习方法中会很奏效,因为你会对新的知识产生“老相识”的感觉。另外我还有其他的感觉就是,学完一个东西,当时不是很懂,但是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没有看这方面的东西)在心里回味的时候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这些东西都慢慢的清晰了。我找不到这个结论的原因所在。
当然我想也不是那个给鸡喂玻璃碴的事。???
上面说的关于相融性和沉淀性其实也是相互联系的,知识和知识之间的关系本来就有此衍生彼的,但是这种关系的认识并不是勉强的找出来的,这要等你把知识沉淀之后发现这些东西其实就是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