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流理论3——交通流三大参数

本文介绍了交通流理论中的三个关键参数:流量、速度和密集度。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点的车辆数;速度分为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如时间平均速度和区间平均速度;密集度涉及占有率和密度,与交通流状态密切相关。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第二节我打算在未来写交通调查方面的内容,由于对该部分不是十分熟悉,先写后面的内容,前面的章节在未来有空学习的情况下补充。在交通流理论中,反应交通流特征的主要三个参数是:流量、速度和占有率。接下来主要详细地描述这三个参数及其相关定义。

流量

  流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点、某一截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车辆数)。流量可通过定点调查直接获得,现在常用的方法是采用线圈探测器测量。流量与车头时距有以下关系:

q=NT

式中: q ——流量(veh/h);
    T ——观测时段长度;
    N ——观测时段内的车辆数。
  观测时段长度和车头时距有如下关系:
T=i=1Nhi

式中: hi ——第 i1 辆车的车头时距
  将下式代入上式,就得到流量和平均车头时距之间的关系:
q=NT=i=1Nhi=11NNi=1hi=1h¯

式中: h¯ ——平均车头时距
  将不足 1h 的观测时间内(如 5min 15min )观测到的交通量换算为1h的车辆数称为小时流率,可按下式计算:
=n×60/n

  这里 n 为观测时间。

速度

  • 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 u 为车辆通过道路某一点时的速度,公式为:
    u=dxdt=limt2t10x2x1t2t1

      式中 x1 x2 分别为时刻 t1 t2 的车辆位置。雷达和微波监控得到的速度可以非常接近此定义。车辆地点速度的近似值也可以通过小路段调查获得(通过间隔一定距离的感应线圈来调查)。
    • 平均速度
      (1)时间平均速度 u¯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