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RM流水线理解ARM的PC指针

        我们经常在手册中看到这样的一段文字:当指令对 R15 的读取没有超过任何对 R15 使用的限制时, 读取的值是指令的地址加上 8 个字节。当使用 STR 或 STM 指令保存 R15 时, 出现了上述规则的一个例外。 这些指令可将指令地址加 8个字节保存 (和其他指令读取 R15 一样) 或将指令自身地址加 12 个字节 (将来还可能出现别的数据)。 偏移量是8 还是12 (或是其他数值) 字节取决于 ARM 的实现 (也就是说, 与芯片有关)。 对于某个具体的芯片, 它是个常量。
        看到以上文字描述,我们通通是一头雾水,到底如何理解呢,死记硬背好像也不影响使用。但是这个问题不解决还是不畅快,翻阅了数据手册以及网上各种说法,以ARM9为例,终于理解是怎么回事了。
        最早期的CPU以51为例,是没有流水线这个概念的,CPU的运行流程也是取指→译码→执行→取指→...循环往复。在执行阶段的时候,PC指针会指向当前运行指令的下一个地址。因此,PC指针总是指向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下一条指令。到了ARM体系,由于流水线的设计理念,虽然PC指针还是指向当前正在执行的下一条指令。但是指向已经发生了变化,以下表ARM9为例,假设CPU工作模式在指令长度定长为4个字节,并且CPU无任何跳转指令:

时钟周期 一级流水线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