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辟谣:布洛芬用药不慎可能致死?如此标题党居心何在?

118 篇文章 0 订阅
85 篇文章 0 订阅

相信很多人看到一则“布洛芬用药不慎可能致死”的消息后,内心开始慌乱了。

(新闻来源:微博热搜排行榜)

毕竟健康是每一个人最关注的话题,而布洛芬也是很多人止痛(发烧头痛、喉咙痛、牙痛、月经痛等)的最常用药物之一。甚至,很多人能好好活着,都是因为布洛芬的功劳。

今日的这条微博热搜新闻,无疑是破灭了很多人认真活着的希望,带来了无止境的恐惧。正如广大网友所言,布洛芬是我每月的救命稻草;布洛芬是的精神支撑,没有它我活不下去了、布洛芬是我家常备药物之一,就靠它续命了......

除了一些惶恐之外,面对标题党,很多人还是很清醒的,这则新闻自然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反感。

作为智能大数据专家,前嗅看不下去了,用数据辟谣!

如此神奇的布洛芬到底有没有这么可怕,还能用吗?

嗅嗅运用前嗅大数据采集和数据挖掘技术,得出25至45岁之间的美国人因药物而死亡的比例最高。其中,美沙酮的死亡率的最高,其次是芬太尼和曲马多,而这些药物都属于合成阿片类药物,没有布洛芬和酮洛芬。

看到数据,莫慌!这些死亡率较高的药一般都弄不到,属于特殊官制的药品,因为危害性大,有些甚至连医院都拿不到,必须经过公安局批准。我们平时常用的布洛芬只要正常使用,是没有问题的。

最后,前嗅大数据精准的告诉你:任何药物,用药不慎都有可能致死。依照广大网友的话讲,撇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没有哪个药是不慎用不会出毛病的。

布洛芬、酮洛芬以及其它符合药物服用安全标准的药物,按说明服用,除了过敏及少数不良反应是不会致死的。

所以嗅嗅也提醒广大朋友,食药不乱用,按照说明书正常服用是不要紧的,不要害怕。请相信大数据、相信科学!

前嗅大数据坚决辟谣!让信息对称传播,让谣言止于透明!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