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xtCapture(Smart3D)空三结束后会生成一个质量报告,这份质量报告也就相当于你这个项目的“诊断书”,不过国外的软件生成的质量报告满屏英文,再加上一些行业专业词汇看起来让人一头雾水。
面对质量报告不再头疼!
今天让你看懂,ContextCapture(Smart3D)的质量报告,并针对各个部分加以分析

空三结束后
CC(Smart3D)质量报告分五部分:
项目概述
相机参数标定
照片位置
照片匹配
像控点(检查点)概述
第一部分 项目概述

项目:项目名称 |
照片数量:输入照片的总数 |
地面覆盖范围:项目覆盖的地面区域 |
平均地面分辨率:当该值增加时,图像空间分辨率降低,并且在重建中可以看到更少的细节。 |
比例尺:照片中测量的距离与地面上相应距离的比率。考虑到图像分辨率,它是用于3D打印的最佳比例。 |
相机型号:用于捕获图像的相机型号的名称。 |
处理日期:处理日期 |
处理时长:处理空三所需的时间。(这里指单次的空三时间) |
质量预览:

数据集 |
校准后成功定位的照片数量,将用于重建模型。 |
关键点 |
ContextCapture在照片中自动检测到的兴趣点数量。 |
连接点 |
ContextCapture在照片数据集中检测到的关联点数。连接点是通过相应的2D关键点在两个或更多个图像中识别的3D点。 |
重投影误差(RMS) |
以像素为单位的重投影误差。RMS值表示为每个生成的连接点计算的平方重投影误差的平均值的平方根。 |
定位/缩放 |
指示图像是否已进行地理配准,以及项目是否使用控制点或缩放约束。 |
第二部分 相机校准
在相机校准期间,ContextCapture会估算用于获取照片的所有相机的镜头和图像传感器的参数。对于每个单独的摄像机,此部分详细说明了估计的校准结果和失真网格。(这里只摘出了一个透视镜头做解释)

名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