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详细介绍IQ Tool中的Muti-Tone & Noise模块的使用方法和实现原理。
1. 参数配置
上图中各个参数的含义如下:
序号 | 名称 | 含义 |
---|---|---|
1 | Sample Rate(Hz) | 采样率,单位(Hz) |
2 | #of samples | 生成的波形中的采样点数,可用户手动设置也可勾选Auto选项框由程序自动算出一个合适的值(具体计算方法见《》) |
3 | # of tones | 信号频率数,有两种设置方法,一种是由该参数和Start Frequency(Hz)+Stop Frequency(Hz)共同确定各个信号的频率,该方法用于生成等频率间隔的信号;若想生成非等频率间隔的信号,则可将该参数设置为1,同时在Stop Frequency(Hz)中设置期望的信号频率。 |
4 | Start Frequency(Hz) | 信号起始频率,单位:Hz |
5 | Stop Frequency(Hz) | 信号终止频率,单位:Hz |
6 | Tone spacing(Hz) | 这是一个read only参数,用于在生成等频率间隔多音信号时,显示频率间隔 |
7 | Use full scale of DAC | 对应程序中的normalize选项,若勾选该选项,则会将生成波形对其实部和虚部的最大值进行归一化 |
8 | Magnitude(dB) | 各个信号的幅度,单位:dB。该参数会和后面对应频率上的Notch depth(dB)共同确定最终信号的幅度 |
9 | Phase | 各个信号的相位,目前可选的参数有:“Random”,“Parabolic”,“Zero”, “Increasing”,“User Defined” |
10 | User Def.Phase(°) | 用户自定义的各个信号的相位,只有当Phase选择“User Defined”时该参数才能使能 |
11 | Notch frequency(Hz) | 限波的频率,可以设置多个限波频率。只有当Notch这个选项框使能时才有效 |
12 | Notch span(Hz) | 每个限波器的频率范围 |
13 | Notch depth(Hz) | 每个限波器的限波深度,该参数会和Magnitude(dB)参数共同确定每个信号的最终幅度 |
14 | Apply correction | 是否选择进行预失真来补偿AWG幅相不平坦 |
15 | Download | 用于设置将I/Q路信号分别下载到AWG中的哪个通道 |
16 | Fc(correction only) | 从字面意思上看,应该是载波频率,但是具体还不清楚到底有什么用? |
17 | Ampl.Corr. using | 选择用什么方法进行幅相校准,具体内容见《》,其设置界面如下 |
除了上述参数外,在界面中还有很多其他配置,如在界面顶部的菜单栏中,“File”选项卡里面可选择将当前配置保存到配置文件中、可导入已有配置文件、可保存生成的波形、可生成与当前配置相对应的Matlab代码等。“Preset”选项里面则预设了很多配置模版。在界面地步就可以选择查看生成的波形图、可对系统进行校准等各项操作。
【备注】
(1) 该功能模块可以跳过上述参数配置界面,直接调用文件iqtone.m在命令行中生成需要的波形。举例如下:
iqtone(‘sampleRate’, sampleRate, ‘tone’, [100e6 200e6 300e6])
(2) 直接在命令行调用iqtone()这个函数时,若没有给定输入参数,则会自动弹出上述参数设置框;若给定了输入参数则按给定的输入参数进行波形生成,此时支持的输入参数没有上述参数设置界面那么多,只支持如下参数:采样率、采样点数、信号频率、信号幅度、信号相位、是否对幅度做归一化、是否进行系统幅相校准、参数配置文件、通道映射等。
2. 波形生成原理
本小节详细阐述波形生成原理,具体包含以下步骤:
(1) 参数配置。用于生成波形的参数包括:波形频率 f i f_i fi、幅度 A i A_i Ai、相位 θ i \theta_i 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