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研究考察了衰老如何影响睡眠在巩固新学习的认知策略中的作用。共纳入40名健康年轻人(20-35岁)和30名健康老年人(60-85岁)。参与者接受了河内塔(ToH)任务的训练,然后,每个年龄组的一半参与者被分配到90分钟的午睡条件下,另一半则保持清醒状态,之后进行重测。针对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期间慢波(SW)和纺锤波(SP)之间的时间共现,结合年龄因素,探讨了纺锤波-慢波耦合与问题解决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尽管老年人的学习能力完好,但他们在解决问题能力方面获得的睡眠益处低于年轻人。正如预期的那样,从对照组到测试阶段,老年人的耦合纺锤波百分比低于年轻人。此外,与老年人相比,年轻人的纺锤波与SW的上升期耦合更强。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个体的耦合纺锤波振幅(平均曲线下面积;μV)较低。在老年人中,ToH准确率的睡眠增益与纺锤波耦合到慢波上升期的百分比之间存在显著关系。这些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纺锤波-慢波耦合会减弱。然而,耦合程度的保持与睡眠期间问题解决能力巩固的程度相关。
图形摘要
引言
良好的睡眠与健康的认知老化有关。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的数量和质量都会显著下降,影响了与睡眠有关的记忆巩固过程。具体来说,最近的研究表明,与年龄相关的纺锤波和慢波的变化与睡眠对记忆巩固的益处减少有关。
与年龄相关的最明显的睡眠变化之一是睡眠纺锤波的减少。随着年龄的增长,纺锤波的密度、持续时间和振幅显著降低。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特别是纺锤波,对程序性记忆的最佳巩固是必要的。与纺锤波相关的重复和连贯的放电模式被认为有助于促进睡眠相关记忆巩固过程中的可塑性变化。然而,这在健康老龄化过程中仍有待全面探索。
在健康年轻人中,睡眠可巩固新习得的程序性技能(包括问题解决、规则学习、程序、习惯、条件性行为和通过反复练习获得的认知技能)。然而,最近的研究发现,尽管老年人的初始学习速度正常,但在程序性记忆巩固方面,老年人并没有像年轻人那样从睡眠中获得同样的益处。此外,在高强度的程序性运动技能学习之后,可以观察到与学习相关的纺锤波密度、持续时间和振幅增加,其中一些纺锤波特征的变化与记忆表现的离线增益相关。最近的两项研究表明,纺锤波也可能与涉及复杂认知问题解决的程序性技能巩固相关,但证据非常有限,目前尚不清楚这种关系如何受到年龄的影响。综上所述,这些结果表明,与年龄相关的纺锤波减少可能导致年龄相关的程序性记忆巩固缺陷。然而,关于纺锤波和慢波对复杂认知问题解决技能最佳巩固的作用却知之甚少,更不用说年龄对这种关系的影响了。
除了年龄相关的纺锤波变化外,老年人的慢波也显著减少。这个过程早在中年就开始了。慢波有两种状态:一种是“上升态”,另一种是“下降态”。上升态包括去极化和神经元放电增加,而下降态反映了膜电位的超极化和神经元放电减少。人们认为,在上升态期间,再激活可以加强新形成的记忆。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慢波的斜率、振幅和密度都会下降。特别是,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显示出慢波斜率下降,慢波正负相位延长。这些与年龄相关的差异表明,皮层神经元同步进入慢波去极化和超极化阶段需要更多的时间,这进一步受到特定皮层区域微结构退化的影响(可能影响记忆巩固)。因此,与年龄相关的纺锤波和慢波变化可以作为年龄相关认知衰退以及早期神经退行性变的电生理标志物。它们也可能成为缓解年龄相关认知衰退的新型治疗靶点。
在NREM睡眠期间,慢波和纺锤波之间的时间耦合被认为有助于记忆巩固。慢波、纺锤波和海马涟波之间的耦合有助于促进海马体和新皮质之间的信息转换。具体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