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late模式
现代软件设计的特征是“需求的频繁变化”。设计模式的要点是——寻找变化点,然后在变化点处应用设计模式,从而更好地应对需求的变化, “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应用设计模式” 比 “理解设计模式结构本身”更为重要
C++设计模式大全,23种设计模式合集详解—👉(点我跳转)
一、软件设计流程探讨
下图是原始与使用Template设计模式的流程图对比,在原始的是App开发者写主流程去调用红色的,而Template设计模式是Lib开发者去调用蓝色的,这就出现了“早绑定”与“晚绑定”的探讨
/**
* 早绑定
* 缺点:作为应用程序的骨架部分,其实框架已经是写好了的,而我们
* 不需要对框架进行改变,只需要写实现。但早绑定的方法却对
* 框架进行更改。
*/
Class Library{
public:
void Step1(){
//...
}
void Step3(){
//...
}
void Step5(){
//...
}
};
//--------- 以下是Application开发者写的 ---------
Class Application {
public:
void Step2(){
//...
}
void Step4(){
//...
}
};
int main (){
Library lib();
Application app();
lib.Setp1();
if(app.Step2()){
lib.Step3();
}
for (int i = 0; i < 4; i++){
app.Step4();
}
lib.Step5();
return 0;
}
/**
* 晚绑定
* 优点:拥有稳定的骨架结构
*/
Class Library{
public:
// run是稳定的骨架
void run(){
Setp1();
if(Step2()){ //支持变化 ==> 虚函数的多态调用
Step3();
}
for (int i = 0; i < 4; i++){
Step4(); //支持变化 ==> 虚函数的多态调用
}
Step5();
}
virtual ~Library(){ } //如果基类析构函数不写成虚的,那么就调不到子类的析构函数
protected:
void Step1(){
//...
}
void Step3(){
//...
}
void Step5(){
//...
}
virtual void Step2() = 0;
virtual void Step4() = 0;
};
//--------- 以下是Application开发者写的 ---------
Class Application : public Library{
protected:
virtual bool Step2() override{
//... 子类重写
}
virtual bool Step4() override{
//... 子类重写
}
};
int main(){
Library* pLib = new Application();
lib->run();
delete pLib;
return 0;
}
二、Template模式介绍
以下括号里的字是重点阐释
(1)模式动机
在软件构建过程中,对于某一项任务,它常常有稳定的整体操作结构,但各个子步骤却有很多改变的需求,或者由于固有的原因(比如框架与应用之间的关系)而无法和任务的整体结构同时实现。
如何在确定稳定操作结构的前提下,来灵活应对各个子步骤的变化或者晚期实现需求?
(2) 模式定义
定义一个操作中的算法的骨架(稳定),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变化)到子类的中。Template设计模式使得子类可以不改变(复用)一个算法的结构即可重定义(重写)该算法的某些特定步骤。
(3)要点总结
a). Template设计模式是一种非常基础性的设计模式,在面向对象系统中有着大量的应用。它用最简洁的机制(虚函数的多态性),为很多应用程序框架提供了灵活的扩展点,是代码复用方面的基本实现结构
b). 除了可以灵活应对子步骤的变化外,“不要调用我,让我来调用你” 的反向控制结构是Template设计模式的典型应用。
c). 在具体实现方面,被Template设计模式调用的虚方法可以具有实现,也可以没有任何实现(抽象方法、纯虚方法),但一般推荐将它们设置为protected方法,因为它们单独作为一个方法的意义是不大或没有的,也就是说作为public方法让别人调用它是没有意义的,它往往要放在一个流程中才有意义,也就是说它的前面或者后面要有相应的步骤作铺垫,调用起来才有意义
三、代码实现
在第一点中已展示出相应的代码,这里不做过多的赘述。我们应该要去好好把握稳定与变化间的关系,这才是该Template设计模式的重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