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字节飞书裁员1000人谈起

飞书CEO谢欣发布全员信,承认组织规模过大导致效率下降,决定精简团队,聚焦核心业务。强调AI能力提升和商业化的紧迫性,面临与钉钉、企业微信的竞争压力。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今天(3月26日)早上,飞书CEO谢欣发布了全员信,称经过反复多次的讨论和非常慎重的抉择,决定做一些调整,会适当精简团队规模。

以下是全员信完整内容:

经过几年时间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创新,我们的业务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不仅有了各行各业的大大小小的客户,品牌知名度也在持续提升,并在 to B 领域成为了用户广泛喜爱的品牌。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了组织自身存在的问题:团队规模比较大,但组织不够精干,大家也感受到效率在变低,力量不够聚焦,这不利于业务的长期发展。经过反复多次的讨论和非常慎重的抉择,我们决定做一些调整,会适当精简团队规模。

非常遗憾,有部分同学会因此不得不离开我们。同时,我们也会为受到影响的同学提供补偿方案或转岗机会的支持,帮助平稳过渡。

这一次调整,不仅是团队规模的调整,更重要的是要重新回到初创公司的 day 1 状态——方向更聚焦、组织更高效,团队也要更有战斗力。

更精益的组织,会增强业务可持续性,从而加强对客户的长期保障。

我们也深知,只有持续地、高质量地投入,才能做好我们的 to B 业务,并服务好更广大的客户。我在这里想感谢每一位同学,是因为你们的努力,才有了飞书的发展。这是我们部门第一次做出这样的调整,今天是艰难的一天,对于所有受影响的同学,我由衷感激你们为飞书做出的贡献,并会尽力为你们提供支持与帮助。

面向未来,我们还要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尤其要提升 AI 的能力,我们不仅要继续服务好已有客户和拓展新的行业、领域的客户,还要通过创新来帮助用户提升工作的效率和创造力。

据21世纪经济报道,飞书目前员工5000人以上,这次的裁员比例20%,大约1000人。

579530a3b33757cff9b462b6964413bd.jpeg

在去年 11 月字节大幅裁撤 VR 头显 PICO 和游戏团队后,有飞书员工私下讨论:“下一个会不会是我们?”

也有很多人认为字节不会完全抛弃飞书,至少会保留一定比例的主体团队。

这不仅是因为 100% 的订阅费增长显示了商业化潜力;更重要的是,即使飞书离自己盈利还有时日,只要飞书还足够好用,还能持续让 16 万人的字节跳动提升效率,它就有存在价值。

据说市界《狂飙1000天后,飞书陷入两难》在2023年报道三年以来,飞书的员工人数从2000人,6000人,再到逾8000人(包括中台、外包),是钉钉员工数的三倍之多,其中“产研人数甚至多于抖音”。重压之下,人员的优化在今年初开始进行。曾经飞书和钉钉都有迫切的营收压力,现在企业微信也不再佛系。

飞书团队曾经在多地office进行过比较激进的招聘,其意在做规模。当时笔者就有些疑惑,很难靠人头做规模。to C 业务和 to B 业务的差异相当大。

市界一文提出的几个观点,笔者挺同意。总结如下:

1、飞书商业化开启的时机十分尴尬,大部分客户已经有工具在使用了,核心要解决的问题只剩下要不要换。“90%以上客户都同意飞书很多功能好用,但对不起,缺点也很明显,入市太晚了。”可以说是市场内卷,要切换一套系统的成本是不低的。

回顾时间线,可以看到钉钉和企微的先发优势。

2015年钉钉开始在国内企业协同探索,2016年腾讯推出企业微信1.0,2019年,字节才将飞书对外开放;

疫情时期,国内卷起了居家办公、线上教学浪潮,这时候是最大的企业效率工具增长点,而此时飞书刚转入国内战场,还没有站稳脚跟,错失了机会点;

疫情时期,钉钉抓住了在线教育机会,企业微信用9个月时间用户规模从6000万->2.5亿,Lark(飞书海外版)转战飞书(国内版)时,错过了疫情时期居家办公的增长机会。

2024年1月9日,在钉钉7.5产品发布会上,钉钉正式发布了基于70万家企业需求共创的AI助理产品,推动AI的使用门槛进一步降低,让人人都能创造AI助理。

钉钉总裁叶军宣布,截止到2023年年末,钉钉用户数达7亿,企业组织数达2500万,软件付费企业数达12万。

2、大客户私有化部署,名义上大单,但几乎不赚钱,已经是国内软件的通病。飞书最经典的几个大客户案例——小米、华润、华住,无一例外都是私有化部署,代价是,飞书派出了数百人团队,最长服务周期超过1年,但换回的基本上都是亏本买卖。一位接近飞书人士透露,像新希望、海尔等客户,“比目录价低多了”。

3、管理软件中输出管理方法

飞书有句宣传,叫“先进企业用飞书”,抱歉,大部分企业不那么先进。

飞书的一个最大卖点是先进理念,毕竟,其最为成功的客户就是字节跳动。飞书项目其实从一开始诞生自抖音产研团队。飞书也被称为“抖音背后的高效生产线”,飞书产品副总裁沈学良曾介绍,在抖音的发展中,是飞书项目帮抖音实现了敏捷的功能迭代,“以周为单位也毫无障碍”。抖音的团队规模从百人迅速增长到千人,也是飞书项目保证了整个产研团队的高效运转。

而这种“先进理念”,是以OKR为核心目标。高层制定OKR,中低层拆解、对齐、跟上,在刚开始使用飞书的那段日子里,元气森林CEO唐彬森的日历和OKR就公开在飞书上,方便高管和他约时间开会,也方便员工们理解他的策略。

但这种理念不一定适用所有企业,尤其是后期飞书最想突破的大型企业。

另外,一套企业软件,用户是员工,客户是老板。老板的管理模式跟软件的关系很大。

前几年,平安集团对外商业化的HR产品平安HRX对外宣布关停,也曾想输出平安的先进管理经验,曾投入几亿。前车还在,后来鉴之。

e471966987825ee7927748030fd6b1b7.png

4、我们早上在一个群里讨论,这其实也是中国做 SaaS 的现状。中小企业诉求每个都不一样,很难做规范;推送统一流程意味着对企业主而言有很高的适应成本,然而成员的水平无法适配或者更习惯待在舒适区。很多时候更多的在做定制。

还有朋友提到,我认识几个做外贸的老板,说简单的英语句子那肯定没问题,让他好好写封英文email做一些正式的商务沟通,根本写不出来。找几个会写email业务员,还天天追着别人问怎么让他们公司都可以上Gmail邮箱。搞个金蝶,数据库端口全暴露在外面,总觉得技术员骗他。让他为技术掏钱是不可能的。

5、竞对在生态组合方面的优势

曾参与飞书研发的一位朋友写过一篇文章《飞书-见证B端陷阱》,里面有一张表格。

8a8726288a6159b494ec9f3cca843128.png

在先发优势和生态优势的前提下,一些具体功能的演进,在钉钉和企微上的难度比飞书本身的跨越还是要容易一些。钉钉在AI大模型的加持下,市场有望更稳固。

今天的企业,很多在如何活下去的当口,一个词“营收”优先。内部运营系统和相关部门都在成本范畴。开源节流,如果开源不解决,光谈高效不解决问题,而且大家相互卷,还有切换成本。

笔者最近做了几家企业调研,发现云市场已经到了拼刺刀的地步,为了挽留客户,基本放弃1年的利润;搅局者还可以报价更低。

只有帮助客户做营收,才是更受欢迎的市场。

小结:

1、to B 市场难做,跟 to C 差别很大。很难一家把大中小客户都吃了,尤其企业服务市场。

2、飞书瘦身是对的,从前2年北京成都大力招聘,笔者预言大扩张之后必然会有按下暂停键的一天。因为靠堆人,大力出奇迹,既不能带来市场符合预期的增长,还带来协同效率的降低。

3、收缩之后,更聚焦某些领域的企业企业,加上AI应用的结合,或许另有洞天。

要算账,帆软的一位朋友说,他们公司不到2000人,22年营收14个亿。飞书员工,前面有说5000的,有说打包中台和外包8000的,营收7亿左右。就是以5000人算,其人均产值也可以算出来。

祝国内企业服务市场更多企业赚钱。

欢迎订阅右军墨问专栏:

4dfb1866304e401c919c264b816fdab3.png

往期推荐:

技术琐话 

以分布式设计、架构、体系思想为基础,兼论研发相关的点点滴滴,不限于代码、质量体系和研发管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