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1月份开始,5个月,断断续续,40 篇专栏写完了,后面估计再出几篇加餐。
蚂蚁十三载,不断跟着公司的发展而成长。而今一别,更多的是感恩。回想成都研发初创时,虽稚嫩但朝气蓬勃。
2010年冬,具体时间是12月19日,杭州五位代表和“武侯十四将” 奔赴成都。
次日,在光大金融中心狭小的一间隔断培训室里,成都技术团队开始了内部创业之旅。每个办公区域,仅能容纳一台机一桌一人,虽地方拥挤,但洋溢着欢声笑语。
从0开始,我带过来的业务是捐赠产品和团队收款。新同学的学习热情很高。996 其实是最大的误解,除非特殊情况比如双十一值班、抑或是关键项目的闭关冲刺。阿里至少我所在以及身边的团队,从来没有友司采取过的大小周或者明确周六上班的规定。
至于晚上,搞到9-10点是常有的。主要还是新团队,学习意愿很强。人人都把自己当成owner而非打工人。因为大家知道,创业维艰,做不好,office随时有关门的危险。
异地研发团队都有一条类似的路。要证明自己。谁也没有比谁聪明,你不多下些功夫,怎么可能。
我毛遂自荐做了虚拟组织的质量组长,目标就是提升设计和代码质量,做基本功。本参要求每周对大家的代码质量唯一排序,我坚持分等级区间。因为为了追求唯一排,成本很高,不划算。而且区分等级能大概说明提升点。目的是为了持续提升,排序只是手段。本参接受了。
从华灯初上到夜已深,代码走读,大家经常争得面红耳赤。声音大的主角有润、杨站长、禅木几位。半年后,杭州代表黑波、虞卿吸引转岗回蜀。杨站长对虞老板的代码很赞赏,一度惊为天人。主站交易出身的,就是不一样。
大概扎根成都的次月,大本召集大家开会。我们提到是不是要一个使命愿景啥的。不记得当初是否完全共识了,我提出的2个flag,我很自豪自己在身体力行地践行。
一个是用五年时间,让蚂蚁成研成为西部地区最优秀的技术团队。
第二个是为成都技术交流氛围建设贡献力量。
播下种子,浇水、施肥,收获希望。
我也提到了一些关于创新的思考。
聊聊创新:一线员工如何理解创新?我们经常有些大老板把企业文化挂在墙上。关键词往往有诚信,创新,等等。其实创新不是做出来的,甚至是很难自下而上来做的。商业模式和我一个写后端代码的有啥关系?
其实我想说,大部分IT从业人员应该去思考渐进式创新,而不是天马行空。什么是渐进式创新?杰克韦尔奇在《商业的本质》一书中提到了重新定义创新。大多数人和商业领域的权威专家们在思考创新时往往思维过于狭隘,因此,与多重增长失之交臂。
他特别解释,我们的文化存在这样一种偏见,认为创新是爱迪生、爱因斯坦和乔布斯们的专属领域,只有那些无比聪明、超凡脱俗的天才们才会"消失"在他们的实验室或房间里,一旦现身,就会拿出一项足够厉害的发明。但是如果把创新都定义成重大的,颠覆性的突破,这个标准太高了,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它把太多人的挡在了门外。
创新应该是一种思维,不是老板挂在墙上的标语,也不是CEO痛快淋漓的演说,我们要创新,一定要创新啊。创新应该变成一种工作方式,比如财务报表从8天提升到了6天,某位员工的营销方案让用户复购率提升了10%等等。他还提到,一个创新的目标应该是在这个公司的DNA中,我理解就是公司的KPI,应该简单,清晰传递。一家公司的做事方式是靠堆人,那么这家公司大概率会被超越。因为总有地方人力成本更低,总有新的技术来减少成本。比如合规审核这个事情,之前不少公司买了三方公司一堆外包来做。现在生成式AI 出来之后,相关的审核岗位应该受到剧烈的影响。
具体到一线员工,如何理解创新呢?应该有什么样的工作方式呢?
程序员的美德之一就是懒惰。哪怕你在负责把数据库的数据导出报表,你也可以思考,从第1张到第10张报表,有没有一些东西可以进一步抽象,可以配置化实现?
第二个从新技术的角度,有没有考虑过通过AI,让业务人员来自主生成他想要的报表,通过自然语言跟系统对话。你给它一些模版?沟通交互最好的提示词示例?
再有,从业务价值挖掘的角度,你理解你的业务伙伴拿到这张报表之后,做了什么吗?拿到报表只是他工作的一个环节,还是最终的产物呢?都值得思考。我以Netflix公司的价值观来结束本篇。真正的价值观是被员工所重视的行为和技能,Netflix公司包括了9条:判断力、沟通力、影响力、好奇心、创新、勇气、热情、诚实、无私。
仅仅是创新,Netflix公司也给出了具体解释,鼓励以下行为:你能重构概念以解决难题挑战成见以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想出点子并能实施致力于降低复杂度以简化工作、提升效率
专栏也包含了一些旧事,可以公开的那种。
内部转岗故事:息辕和架构
先说架构,昵称小东哥,花名陆逊。陆逊这个辈份很高。架构在十二年回忆录中谈到,花名的起源。
记得当时披露的2007年支付宝全年交易量不到500亿,同一年工行已经是1万多亿。整个技术部也只有200人左右,我被分配到了交易组,取花名“陆逊”。
交易组一共有10几个同学,有3个正式员工(包括我这个新人),剩下的全是外包。3个正式员工中两个P6,一个P5,.当时的P6还是比较有含金量的.知名技术人@冯大辉当时还在支付宝,他除了DBA的工作外,还负责公司的技术布道与影响力提升,其牵头成立的牛P俱乐部也包含了P6,经常会组织一些技术分享,首席架构师@鲁肃也经常来指导大家。
可见,陆逊这个花名的级别是很高的。跟鲁肃、吕蒙、周瑜是一个等级的。陆逊在杭州几年后就是第一波跟随管仲到了上海,建上海研发中心。然后也培养了非常多的人,桃李满天下。
当时陆逊在上海朋友不多,老想回老家。因为家在成都,他就跟我打电话说有没有机会回来,有没有位置,然后我说,翘首以盼。回来做成都这边的架构负责人。后来大家都不叫陆逊,叫架构。
架构对成都前期技术团队专业提升做了大贡献。架构的故事是我在内网招聘的王牌案例。在上海的屌丝,回到成都后不久娶妻生子,买车买房。
有人对成都有些偏见,说不适合创业。自古有云,少不入川。但其实四川人有他的乐观和韧性,高新区的灯火通明跟老城区的茶馆林立并不矛盾。某些投资人还真有些偏见,某在线客服公司曾经拿钱之后就把总部搬到了北京。
息辕,直男,比较腼腆。他转岗是她女朋友提的,想转回成都。
借着出差,和他在会议室聊了一个小时,玻璃白板画了2版。当时在做金融交换,思路清晰,关键点在线。比较有意思的是,他一再说团队离不开他,要明年转。
我大概成功的给他讲了几个逻辑:
1、明年我这边HC的情况未知2、你手头的事到了一定阶段可以交给你徒弟了。像你师傅现在都在做新的事情了。有传承、有发展。3、关于时间点,要不要回去和你女朋友商量一下,我等你明天给我回复。
结果是他第一天一早就跟我聊,想好了。后来他们先后转岗回来,也是发展的中坚力量。
也有对于10-20年从业经验,以及7年自媒体写作的总结。
很多程序员,搞IT的朋友,以内向、不善言辞为荣。很多业务高速发展期的时候,尚可用守着自己的专业技能做好一颗螺丝钉。但当下及未来,一个共识就是充满了不确定性,比如2023年AIGC的风口,现在人们花在直播/短视频上的时间大大超过阅读图文的时间,更别提20年前的纸媒了。
我们再细看一下。你在一家公司,呆得久,原因是啥?可能你的代码写得好,设计能力强。但是基本功的训练往往在前5年就完成了,后面增强的是什么?沟通能力,业务理解能力,产品sense,这本身就是多个能力的叠加。所以早就是复合型(π 型)人才要求,无非10年前要求叠加大数据能力,现在要叠加AI 能力而已。
不可否认,每个个体都是时代下的个体,而人类并不能从历史中学习到太多,路还得自己走一遍。花20-30块钱,读40篇文章/故事,还挺划算,给同频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