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文章 分享 模型,了解更多👉 模型_思维模型目录。激发行为的八大心理驱动力模型。
1 八角行为分析法的应用
1.1 支付宝蚂蚁森林
支付宝的蚂蚁森林是一个旨在鼓励用户参与环保活动的产品。用户通过日常的低碳行为(如步行、线上支付等)积累“绿色能量”,当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在现实中种植一棵真正的树木。这个项目在3年时间内成功促使用户种植了1.22亿棵树,体现了其深远的社会影响力和用户参与度。
八角行为分析法的应用:
- 意义与使命感(Epic Meaning & Calling):蚂蚁森林让用户感觉到他们的行为背后有着重大的意义——保护环境和对抗气候变化。用户不仅仅是在积累虚拟的能量,而是在为地球的绿色做出贡献,这种使命感让用户觉得自己是被选中的环保使者。
- 进步与成就(Progress & Achievement):用户通过积累绿色能量并最终种植树木,感受到了个人进步和成就。每种植一棵树,用户都会获得一张种树证书,这种实体的反馈增强了用户的成就感。
- 创造授权与反馈(Creation & Feedback):蚂蚁森林允许用户通过日常行为创造绿色能量,并通过APP内的反馈机制,如能量增长和树木成长的视觉展示,让用户看到自己行为的直接结果。
- 所有权与拥有感(Ownership & Possession):用户在蚂蚁森林中的每一棵树都有唯一的编号,用户可以实时查看树木的生长情况,这种个性化的拥有感让用户更加投入。
- 社交影响与关联性(Social Influence & Relatedness):蚂蚁森林还鼓励用户之间的互动,比如合种树木,增加了社交的乐趣和影响力,让用户在社交网络中获得认同感。
- 稀缺性与渴望(Scarcity & Aspiration):蚂蚁森林通过设置一些稀有树种和保护地项目,创造了稀缺性,激发了用户的渴望和参与度。
- 未知性与好奇心(Unpredictability & Curiosity):蚂蚁森林通过不定期推出新的树种和保护项目,激发用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用户持续关注和参与。
- 亏损与逃避心理(Loss & Avoidance):用户在参与蚂蚁森林的过程中,如果未能及时收集能量,可能会失去种植树木的机会,这种潜在的损失让用户更有动力去持续参与和收集能量。
蚂蚁森林通过八角行为分析法的应用,成功地激发了用户的内在动机,让用户在参与环保活动的同时,也体验到了游戏化的乐趣和成就感。这个案例展示了八角行为分析法在促进用户行为和增强产品吸引力方面的强大效力。
1.2 微信读书的阅读挑战
微信读书通过推出7天、14天、365天阅读挑战赛,激发用户的阅读兴趣,帮助用户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些挑战不仅为用户提供了明确的目标,还通过游戏化的设计,为读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
八角行为分析法的应用:
- 意义与使命感(Epic Meaning & Calling):微信读书的阅读挑战让用户感觉到他们的阅读行为不仅仅是个人消遣,而是对个人成长和知识积累的重要贡献,给用户带来了超越日常阅读的使命感。
- 进步与成就(Progress & Achievement):用户在完成阅读挑战后,会获得成就勋章、书币奖励、付费会员卡奖励等,这些奖励机制增加了用户的成就感,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实际的回报,激励用户持续阅读。
- 创造授权与反馈(Creation & Feedback):微信读书APP记录用户的阅读时间、阅读量等数据,并以图表的形式展示给用户,让用户了解自己的阅读情况,从而更好地调整阅读计划。这种反馈机制让用户在创造性的阅读过程中得到及时反馈。
- 所有权与拥有感(Ownership & Possession):用户通过参与挑战赛,感觉自己正在成为更好的自己,这种积极体验有助于用户更多地使用APP,增强了用户对阅读成果的拥有感。
- 社交影响与关联性(Social Influence & Relatedness):挑战赛可以通过社交分享功能,让用户将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示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