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的关系是个什么东西?

在“人是个什么东西中”讨论了:生存是生物的本性,人是生物,所以人要追求生存的权利,人生存的表现是拥有生物量(马斯洛需求),生物量为零则不复生存,为了生物量增加而不减少就要不断让心理价值收入大于心理价格支出,那么,如何让自己的生物量不断增加呢?心理价值的收入又从何而来?

心理价值可以来源于自然界,也可以来源于其他人(利益集团是人造人)。

来源于自然界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在这里讨论。

来源于人就是人与人的关系,儒、释、道、民主自由经济、马克思都是为了建立某种人与人的关系而立言的。

孔子用“礼”的方法建立了等级秩序,高等级取低等级的生物量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即使死也不会打破平衡,同样的关系适用于“夫妻”、“父子”等,老百姓是“草”,官员是“羊”,王公贵族是“虎豹财狼”,皇帝是“天”,封建礼教本质是“人吃人”,是丛林法则式的关系。

佛家干脆让人什么都不要,既然什么都不要也就不存建立人与人关系的必要了,所以他们眼中是没有君臣、父子、夫妻等关系的。顺便说一下,佛家让人脱离了苦海,但同时也让人失去了快乐,因为苦与乐皆源自“欲”,要乐就不要拒绝苦,有苦也自然会有乐,佛家达到的状态是“寂”,没有能量流动。

民主自由经济认为人人皆有生存权,所以获取对方生物量就要给予他补偿,这样才能保障双方的生存权。A的心理价值需求来自于B的心理价格支出,B的心理价值需求来自于A的心理价格支出,A和B建立起各取所需、互利互惠、相生相克的关系,道家思想也与此一致。民主自由经济中的关系的本质是“交换”,交换的目的是增加各自的生物量,交换的原则是“各取所需”,也就是互利互惠。

马克思的方法是A与集体交换,B也与集体交换,间接实现A与B交换,避免A、B之间的巧取豪夺,集体本质上是人造人,或者叫法人。

生存权是天赋人权,神圣而不可侵犯,既然对方的生存权也是不可侵犯的,那么获取了对方的生物量就要给予相应的补偿,这样才能达到各取所需、相生相克中共生,利己与利他在公平交换中融为一体。为了保障互利互惠产生了契约,道德、法律、规章制度都是契约,公检法是为了维护契约的有效性,国家机器使用公检法对内保障交换的互利互惠性,使用军队保障国与国之间交换的互利互惠性。

交换是现代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本质,不管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要保障交换的互利互惠,最终人与人和谐相处,国与国和谐相处。

 

尝试用交换来分析人与人的关系。“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如果你没有可供交换的资源,那么就不会有人跟你建立关系,如果你拥有资源,那么不论你在哪里,都有人愿意与你建立关系。B想与A建立关系,那么B就要有A所需要的资源,当然B想建立关系肯定是B也想从A那里获取资源,如果资源对等则关系自然建立,交换自然发生。如果A是富豪,那么B可以是富豪,也可以是权利,甚至可以是美女,还可以是A所想要的任何心理价值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无所有的人,即使与权贵攀上关系,因为不能各取所需也会关系破裂,所谓“花若盛开,蜂蝶自来”就是这个道理吧。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一方面是刘备需要战略支持,另一方面是诸葛亮想建功立业,于是产生了交换,建立了关系,各取所需。

企业为顾客提供满足其心理价值的产品,顾客为企业提供满足企业需要的价值,于是交换自然发生,关系自然建立,互利互惠。企业为员工提供满足其心理价值的物质、安全、爱与归属、自尊与他尊、自我实现,员工为企业提供对等的价值,于是交换产生,关系建立,仍然互利互惠,并不存在所谓的“剩余价值”。

关系的本质是交换,交换的东西是物质、安全、爱与归属、自尊与他尊、自我实现等立体交叉的交换,交换以互利互惠为原则,但这个互利互惠并不是别人认可的,而是自己心理认可的,某个事物在人心理的价值也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关系永远在变化之中。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