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半月——我离 Google 有多远?
说来有趣,我通过 DHL 邮回 Google 的工作协议以及其他文件竟在大气层里消失了整整一个星期!在这一个星期里,几乎每天都会有一位极其热情的 DHL 员工打电话向我道歉,并重申 DHL 美国的工作人员正在全力寻找我的邮包,但同时她又郑重向我声明,我的邮包绝对没有“丢失”,只是暂时处于某种未知的“状态”罢了。——天啊,未知的“状态”,这样的解释险些让我误认为自己是在使用哪个废柴网游公司开发出来的虚拟快递软件。要不是邮包后来终于有惊无险地到达了 Google,我没准真会扮了黑客入侵 DHL 看个究竟呢。
现在大概可以向世界宣布我是一个 Googler 了,但宣布了又能怎么样呢?Google 不会因为我的加入而加快或放慢前进的脚步,我自己也不会因为更多人的知情而获得或丧失在 Google 中做些事情的信心。惟一可以确定的是,被 Google 面试四个半月的艰苦历程终于宣告结束,而我在这段时间里收获的除了没完没了的等待以外,还包括自发学习基础知识、重温大学生活的劲头和勇气。
说“劲头和勇气”其实一点也不夸张。不知道其他人的感觉如何,反正我自己觉得,到 Google 这样的公司找工作,像我这样有七八年工作经验的人绝对没有一个刚毕业的名牌大学毕业生更有优势。虽然每个面试官都会让我详细描述自己在此前七年里从事银行业软件开发的工作经验,但我心里却始终在打鼓:要是与一个曾在课余时间到百度打工的北大学生相比,我的工作经验对 Google 到底能有多大价值呢?
所以,我必须拿出全部劲头和勇气向一个刚刚接受完基础知识训练的大学生看齐,这不仅仅是因为算法、数据结构、数学等基础问题在我的面试过程中占了最大的比例,也因为我自己在此前的七八年中的确意识到了荒疏基础知识的可怕。记得在 CSDN 和《程序员》组织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