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阅读《经济学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文 / 王不留(微信公众号:王不留)

 

1.

 

大家如果看过2020年12月23号的第一篇文章,应该知道这是我的第二个公众号。

 

第一个公众号是在2018年申请的,那几年陆陆续续写了近百篇文章,但2020年12月份,因为自动回复提供了一张计算机图形学界知名的“莱娜图”,导致公众号直接被封禁。多年努力,付之东流。

 

图片

 

当时公众号的主要内容,大多是部门管理、团队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

 

比如:

 

疫情之下软件企业富余实施人员如何分流?

 

部门周例会如何召开才更有意义?

 

如何对区域化运作的软件公司分配项目管理者的奖金?

 

如何用一个小技巧解决员工不按时提交周报的问题?

 

如何做好现场驻点实施人员的团队建设?

 

……

 

虽然都是干货,很可惜,受众面太小,影响面不大,阅读量很少,自己写得越来越索然无味。

 

被封号之后,心情沮丧到极点,但反思下来,此号被封反而是好事,正好让我下定决心,改变写作方向。

 

这不,“王不留”公众号最终定位在外刊学习。

 

2.

 

2005年,我大二顺利通过英语四级考试,直到2014年,我就没再看过英语。

 

那时的人生目标就是事业成功(翻译成大白话:打工挣钱、娶媳妇、养娃。)

 

在对事业的奋力追求过程中,我个人签名确定为:凌晨四点开启奔跑人生的小卒子。

 

1、凌晨四点起床,这是考研时留下的习惯

 

2、奔跑人生:不是指跑步,而是指有目标的工作生活。

 

3、小卒子:只要自己不是老板,无论在企业职位有多高,都还是一个兵,这是我个人在职场的定位。

 

为了挣更多的钱养娃,2015年我决定备考研究生,提升学历。那时,我重新将英语拾起,此后再没丢下。

 

至此,最近几年的个人签名变成了:常读外刊的IT资深打工人。

 

1、签名不再突出“凌晨四点起床”,因为每个人的作息时间各不相同,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2、IT,是为了注明自己吃软不吃硬(只搞软件);

 

3、资深,表示自己混迹职场已经很多年;

 

4、打工人,表明自己仍是一个打工者。无论当前职位有多高,早晚总会被取代。这是提醒自己要居安思危。

 

5、常读外刊,其实是指看《经济学人》杂志。

 

我一般周五晚上获得本周最新一期的杂志PDF版,然后我会在周六凌晨三点钟起床,大约到早晨八点钟,看完杂志。

 

大家可能会惊讶,能看完吗?

 

可以的,因为我只看感觉兴趣的文章。

 

比如,我会阅读社论、与社论有关的文章、与我们国家有关的文章、关于老美的部分文章。

 

其它栏目,像非洲、美洲、欧洲等地区的内容,因为不了解他们的国情,看不懂,我选择直接略过。

 

这样算下来,整本杂志可以看的文章也就十来篇,花费五个多小时阅读,足够了。

 

翻完杂志,写篇导读,其实就是自己的阅读笔记。

 

我还会勾选出最感兴趣的文章,或难以理解的文章,或值得再次阅读的文章,这些大约有2-3篇,在周一到周五的空闲时间再来细品。

 

那么其它杂志还会阅读吗?像《时代周刊》、《商业周刊》、《国家地理》、《卫报周刊》……

 

说实话,看得极少。

 

作为一个以996为常态的打工人,哪有那么多时间?能把《经济学人》杂志看完就已经很不错了。

 

3.

 

那么,为什么独推《经济学人》?

 

没办法,名人效应!

 

比尔盖茨说过:“我会将《经济学人》从头看到尾,因为它的内容让我能够批判性地思考这个世界。

 

图片

 

另外,常看《经济学人》的朋友应该知道,他家杂志的文章几乎从不署名。

 

然而,2016年10月8号杂志却刊发了一篇时任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离任前为该报撰写的署名文章《The way ahead》。

 

图片

 

这篇署名文章对于一份杂志宣示其江湖地位意味着什么?我想大家是明白的。

 

你肯定会问看这么多年的《经济学人》有什么感受?

 

最大感受应该是这本杂志相比其他一些报纸,态度更客观,视角更宽广。说白了,就是内容质量高。

 

随手举个例子吧。

 

2021年2月20号刊的《经济学人》有篇关于中国新冠疫苗的文章《Sinovacillate》,里面有一段描述:

 

图片

 

通过外防内控,中国不惜代价让疫情控制在了零感染。人们不再有恐惧感和危机感,也就缺乏了注射疫苗的动力。

 

这就意味着完成民众免疫需要较长时间,预计到2022年底,中国仅有60%民众获得免疫,这也将拖延中国重新向世界开放的时间。

 

同时,文章指出,中国需要指导人们学习如何与新冠长期相处?

 

当天,我看到一则新闻《中疾控主任:新冠肺炎可能成为长期流行的传染病》。

 

图片

 

再来举个例子。仍是2月20号刊的一篇文章《为孩子们点只蜡烛》,介绍了德州暴风雪下的大停电。

 

图片

 

2月23号,我看到了澎湃新闻关于“得州停电”的评论。

 

图片

 

通过比对,可以看出两篇文章观点大致较为相似。

 

其实我们针对得州停电的关注和报道,是在2月22号才开始的。

 

图片

 

所以,我喜欢借助《经济学人》这第三只眼看中国和美国。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干扰。

 

对于老美的报道,美国的报刊也是分党派的,很难说清楚谁家说得更客观公正,而《经济学人》是英国人出的,态度会更为中立。

 

4.

 

我以前看完《经济学人》,写篇读后感,放在印象笔记就完事了。

 

刚好公众号被封后,我决定不能再为引流,搞下三烂的东西,所以按照自己对《经济学人》的爱好,写了一篇《2012-2020年《经济学人》PDF版合集免费下载!这本杂志是我最想要的考研英语资料!》,没想到,竟被很多朋友关注,并且加了我微信。

 

在此谢谢大家。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希望能和大家一起精进。

 

常看外刊,个人方面有什么改变呢?

 

最大的改变可能就是不那么愤青了。一件事情,角度不同,感受也不同,观点也会不同。

 

多看多听,兼听则明,虽然有些观点不易讨论,但至少思想上会多一层新的认知。

 

而且通过十多年来的职场洗礼,我不再相信一面之词。现在这个自媒体繁荣的时期,带节奏是非常容易的事情,情绪很容易被煽动。

 

通过第三方报道来看某些问题,可能考虑得会更为全面。

 

我看外刊杂志,更偏向读文章的内容和观点。这和很多人的想法不一样,大家可能认为看《经济学人》就应该理解其中的遣词造句,理清语法关系。

 

我感觉一篇文章其中1-2句关键的长难句值得推敲,其它的部分能看明白意思即可,像咱们职场人,可能真没有太多时间深究语言结构。

 

当然,如果是考研的朋友,确实可以好好研究一下文章的字词句。

 

如果是职场人,建议重点看内容,以了解信息为主。

 

就如我们看《财新》、《三联生活周刊》这样的杂志,哪还会考虑文章的文笔如何如何?肯定是为了获取其中的观点信息。

 

以上只是我对阅读杂志的理解。

 

5.

 

看《经济学人》前,我建议先学习《美英报刊导读》,对老外的新闻报道有个基本的认识,大约5-6天就可以翻完。

 

图片

 

然后再学习《当代英汉美英报刊词典》,虽然出版年代较为久远,但内容并不过时,目前已经没有类似这样具有专业性质的词典了。

 

本书大约一个月就可以翻1-2遍。

 

图片

 

每周六我会把《经济学人》最新版杂志下载提供给大家,只要关注当天的推文即可,也可以加我微信,关注朋友圈。

 

欢迎大家加我个人微信(wbliu85)。君子之交淡如水,如有任何问题,我们可以随时探讨。

 

图片

 

希望能和大家共同进步。谢谢。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目前最流行的能源经济学话题可能包括: 1. 清洁能源转型: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推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2. 能源安全与供给:如何保证能源供给的安全和可持续性,应对能源危机,减少对单一能源来源的依赖? 3. 能源市场改革与调控:如何改革能源市场,完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促进能源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4. 能源消费与效率: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降低能源消费成本? 5.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如何在保证能源安全的同时,实现能源与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 回答2: 目前最流行的能源经济学话题之一是可再生能源的经济可行性和市场发展。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不断增加,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逐渐成为替代传统能源的重要选择。由于可再生能源的成本逐渐下降,很多国家都在推动其使用和发展相关产业。因此,研究可再生能源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成为当前能源经济学的热门话题。 另一个流行的话题是能源转型和能源政策。面临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等全球挑战,许多国家正在制定和实施新的能源政策,以促进能源转型。能源转型是指从传统的化石燃料能源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过渡的过程。能源经济学家们正在研究如何制定有效的政策来实现能源转型,并分析这些政策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此外,能源效率也是一个重要的话题。过高的能源消耗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研究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成为能源经济学中的热门议题。通过改善能源技术、制定可行的政策和促进能源市场竞争,可以有效地提高能源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当前最流行的能源经济学话题包括可再生能源的经济可行性和市场发展、能源转型和能源政策、以及能源效率的提高。这些话题反映了社会对可持续能源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注,也展示了能源经济学在应对能源挑战方面的重要作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