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函分解并联形式matlab,第三章控制系统数学模型【PPT课件】

【导读】上次课简单回顾:matlab基础。2)线性定常系统:线性系统、系数不随时间变化;先得到的就是一个微分方程。统进行性能分析。4)微分方程是控制系统模型的基础。1)建立该电路的微分方程式;电压的关系曲线。?1)确定电路的输入和输出量;2)列出原始的微分方程式;3)消去中间变量。note:ode45:4/5阶龙格-库塔法,后续课程会介绍到。4)在matlab中,Laplace变换如何实现?分解因式处理,以获得系统的零点和极点的表示形式。并绘制零极点图。控制系统常用到并联系统,这时就要对系统函数进。行分解,使其表现为一些基本控制单元的和的形式。展开,以及把传函分解为微分单元的形式。[b,a]=residue可以将部分分式转化为多项式比。1)状态空间表达式=状态方程+输出方程。部状态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阵组表示,对应的指令是:ss。

b3dc9339ec29dbeb4061afca72f119bd.gif  

【正文】

第三章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上次课简单回顾:matlab基础

主要内容

–动态过程微分方程描述

–Laplace变换

–传递函数、零极点模型、状态空间

–模型之间的相互转换

–模型连接(串联-并联-反馈)

引言

1)系统-模型-仿真:先有数学模型,然后才能进行仿真;

2)线性定常系统:线性系统、系数不随时间变化;

3)模型:传递函数、状态空间、零极点增益模型

动态过程微分方程描述

1)给定一个实际的控制对象,我们往往需要通过机械、

电学、力学等专业领域知识建立该系统的数学模型,首

先得到的就是一个微分方程。

2)针对线性定常系统而言,得到的是常系数的线性微

分方程。

3)如果已知输入量及变量的初始条件,对微分方程进

行求解,就可以得到系统输出量的表达式,并由此对系

统进行性能分析。

4)微分方程是控制系统模型的基础。

动态过程微分方程描述

例子

电路图如下:R=,L=2亨,C=,初始状态:

电感电流为零,电容电压为,t=0时刻接入1V的电

压。

1)建立该电路的微分方程式;

2)求0电压的关系曲线。

Vs=1

V

t=0

RL

C

+

-

)(ti)(tv

o

动态过程微分方程描述

例子

建立系统微分方程的思路:

1)确定电路的输入和输出量;

输入:Vs,输出:vo

2)列出原始的微分方程式;

3)消去中间变量。

()()()(),()o

os

dvtditLRitvtVitC

dtdt

2

2

()()()oo

os

dvtdvtLCRCvtV

dtdt

动态过程微分方程描述

例子

21

212

12

()()

()(),()

,,

()/

/

o

os

o

s

dvtdit

LRitvtVitC

dtdt

xixv

xVxRxL

xxC









令则

代码:,

note:ode45:4/5阶龙格-库塔法,后续课程会介绍到。

Laplace变换

问题:

1)Laplace变换的定义?

2)为什么要进行Lapalce变换?

3)如何通过Laplace变换构建传递函数?

4)在matlab中,Laplace变换如何实现?

Laplace变换

答案:

1)Laplace变换的定义?

2)为什么要进行Lapalce变换?

3)如何通过Laplace变换构建传递函数?

4)在matlab中,Laplace变换如何实现?

符号计算,“laplace”指令

0()()

stFsftedt

()()

n

n

n

dftsFs

dt

动态过程的传递函数描述

问题:输入u-输出y之间的关系用微分方程表达如下,求

对应的系统传递函数。

ububyayayayammnnnn)(01)1(1)(0

动态过程的传递函数描述

传递函数的matlab表达:系统在MATLAB中可以方便地由分

子和分母系数构成的两个向量唯一地确定出来,这两个向

量分别用num和den表示:

num=[b0,b1,…,bm]

den=[a0,a1,…,an]

注意:它们都是按s的降幂进行排列的。

传递函数:将式子在零初始条件下,两边同时进行拉氏变换,

则有连续系统的传递函数如下:

)(

)(

)(

)()(

1

1

10

0

nn

nn

m

m

asasasa

bsb

sU

sYsG







动态过程的传递函数描述

例子:某系统的微分方程表达如下,用matlab求其传递

函数。

(3)(2)(2)(1)111048yyyuuu

代码:

num=[148];

den=[111010];

g=tf(num,den);

零极点模型:分别对原系统传递函数的分子、分母进行

分解因式处理,以获得系统的零点和极点的表示形式。

))...()((

))...()(()(

21

21

n

m

pspsps

zszszsKsG





K为系统增益

zi为零点

pj为极点

动态过程的传递函数描述

在MATLAB中零极点增益模型用[z,p,K]矢量组表示。

即:

z=[z1,z2,…,zm]

p=[p1,p2,...,pn]

K=[k]

函数tf2zp()可以用来求传递函数的零极点和增益。

动态过程的传递函数描述

例子: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求其分子分母多项式,

并绘制零极点图。

动态过程的传递函数描述

2

32

48()

111110

ssGs

sss





代码:

Note:tf2zp、pzmap的用法;

控制系统常用到并联系统,这时就要对系统函数进

行分解,使其表现为一些基本控制单元的和的形式。

函数[r,p,k]=residue(b,a)对两个多项式的比进行部分

展开,以及把传函分解为微分单元的形式。

向量b和a是按s的降幂排列的多项式系数。部分分式

展开后,余数返回到向量r,极点返回到列向量p,常

数项返回到k。

[b,a]=residue(r,p,k)可以将部分分式转化为多项式比

p(s)/q(s)。

动态过程的传递函数描述

练习:部分分式展开

44

192)(

23

3





sss

sssG

动态过程的传递函数描述

练习:

num=[2,0,9,1];

den=[1,1,4,4];[r,p,k]=residue(num,den)

1

2

2

2

)(







sis

i

is

isG

p=

+

k=

2

r=

+

结果表达式:

动态过程的传递函数描述

1)状态空间表达式=状态方程+输出方程。又称为

动态方程。

2)note:与传递函数相比,状态空间揭示了系统内

部状态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DuCxy

BuAxx





3)在MATLAB中,系统状态空间用(A,B,C,D)矩

阵组表示,对应的指令是:ss(A,B,C,D)。

状态空间

举例:

系统为一个两输入两输出系统

》A=[16910;31268;47911;5121314];

》B=[46;24;22;10];

》C=[0021;8022];

》D=zeros(2,2);

》G=ss(A,B,C,D);

xy

uxx

2208

1200

01

22

42

64

1413125

11974

86123

10961

在一些场合下需要用到某种模型,而在另外一些场合

下可能需要另外的模型,这就需要进行模型的转换。

模型转换的函数包括:

residue:传递函数模型与部分分式模型互换

ss2tf:状态空间模型转换为传递函数模型

ss2zp:状态空间模型转换为零极点增益模型

tf2ss:传递函数模型转换为状态空间模型

tf2zp:传递函数模型转换为零极点增益模型

zp2ss:零极点增益模型转换为状态空间模型

zp2tf:零极点增益模型转换为传递函数模型

一、模型的转换

模型转换与连接

用法举例:

1)已知系统状态空间模型为:

求传递函数以及零极点模型。

》A=[01;-1-2];B=[0;1];

》C=[1,3];D=[1];

》[num,den]=ss2tf(A,B,C,D,iu)

%iu用来指定第n个输入,当只有一个输入时可忽略。

》num=152;den=121;

》[z,p,k]=ss2zp(A,B,C,D,iu)

》z=p=-1k=1

-1

uxy

uxx





31

1

0

21

10

2)已知一个单输入三输出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为:

求状态空间表达式。

》num=[00-2;0-1-5;120];den=[16116];

》[A,B,C,D]=tf2ss(num,den)

》A=-6-11-6B=1C=00-2D=0

10000-1-50

01001200

6116

2

)(

6116

5

)(

6116

2

)(

)(

)(

23

2

31

232123

1

11











sss

ss

sG

sss

s

sG

ssssu

sy

sG

3)系统的零极点增益模型:

求传递函数。

》z=[-3];p=[-1,-2,-5];k=6;

》[num,den]=zp2tf(z,p,k)

》num=00618den=181710

》[a,b,c,d]=zp2ss(z,p,k)

》a=00b=1

1

000

c=00d=0

注意:零极点的输入可以写出行向量,也可以写出列

向量。

)5)(2)(1(

)3(6)(





sss

ssG

4)已知部分分式:

求传递函数。

》r=[,,-2];

》p=[2i,-2i,-1];k=2;

》[num,den]=residue(r,p,k)

》num=

2091

》den=

1144

1

2

2

2

)(







sis

i

is

isG

1、并联:parallel

格式:

[a,b,c,d]=parallel(a1,b1,c1,d1,a2,b2,c2,d2)

%并联连接两个状态空间系统。

[num,den]=parallel(num1,den1,num2,den2)

%将并联连接的传递函数进行相加。

二、模型的连接

模型转换与连接

1、并联:parallel

格式:

[a,b,c,d]=parallel(a1,b1,c1,d1,a2,b2,c2,d2,inp1,inp2,o

ut1,out2)

%inp1和inp2分别指定两系统中要连接在一起的输

入端编号,从u1,u2,…,un依次编号为1,2,…,n;

out1和out2分别指定要作相加的输出端编号,编号

方式与输入类似。inp1和inp2既可以是标量也可以

是向量。out1和out2用法与之相同。如

inp1=1,inp2=3表示系统1的第一个输入端与系统2的

第三个输入端相连接。

若inp1=[13],inp2=[21]则表示系统1的第一个输入

与系统2的第二个输入连接,以及系统1的第三个输

入与系统2的第一个输入连接。

二、模型的连接

模型转换与连接

2、串联:series

格式:

[a,b,c,d]=series(a1,b1,c1,d1,a2,b2,c2,d2)

%串联连接两个状态空间系统。

[a,b,c,d]=series(a1,b1,c1,d1,a2,b2,c2,d2,out1,in2)

%out1和in2分别指定系统1的部分输出和系统2的部分输

入进行连接。

[num,den]=series(num1,den1,num2,den2)

%将串联连接的传递函数进行相乘。

模型转换与连接

3、反馈:feedback

格式:

[a,b,c,d]=feedback(a1,b1,c1,d1,a2,b2,c2,d2)

%将两个系统按反馈方式连接,一般而言,系统1为对象,

系统2为反馈控制器。

[a,b,c,d]=feedback(a1,b1,c1,d1,a2,b2,c2,d2,sign)

%系统1的所有输出连接到系统2的输入,系统2的所有输出

连接到系统1的输入,sign用来指示系统2输出到系统1输入

的连接符号,sign缺省时,默认为负,即sign=-1。总系统的

输入/输出数等同于系统1。

[a,b,c,d]=feedback(a1,b1,c1,d1,a2,b2,c2,d2,inp1,out1)

%部分反馈连接,将系统1的指定输出out1连接到系统2的输

入,系统2的输出连接到系统1的指定输入inp1,以此构成闭

环系统。

[num,den]=feedback(num1,den1,num2,den2,sign)

%可以得到类似的连接,只是子系统和闭环系统均以传递函

数的形式表示。sign的含义与前述相同。

4、闭环:cloop(单位反馈)

格式:

[ac,bc,cc,dc]=cloop(a,b,c,d,sign)

%通过将所有的输出反馈到输入,从而产生闭环系统

的状态空间模型。当sign=1时采用正反馈;当sign=-1

时采用负反馈;sign缺省时,默认为负反馈。

[ac,bc,cc,dc]=cloop(a,b,c,d,outputs,inputs)

%表示将指定的输出outputs反馈到指定的输入inputs,

以此构成闭环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一般为正反馈,

形成负反馈时应在inputs中采用负值。

[numc,denc]=cloop(num,den,sign)

%表示由传递函数表示的开环系统构成闭环系统,sign

意义与上述相同。

举例应用:

1)系统1为:

系统2为:

()

求按串联、并联、正反馈、负反馈连接时的系统状态

方程及系统1按单位负反馈连接时的状态方程。

111

111

31

1

0

21

10

uxy

uxx







22

222

41

1

0

31

10

xy

uxx







2)系统1、系统2方程如下所示。



13

12

11

13

12

11

12

11

13

12

11

13

12

11

13

12

11

101

010

110

100

100

001

010

263

122

441

u

u

u

x

x

x

y

y

u

u

u

x

x

x

x

x

x



23

22

21

23

22

21

22

21

23

22

21

23

22

21

23

22

21

101

011

101

010

100

010

001

161

123

011

u

u

u

x

x

x

y

y

u

u

u

x

x

x

x

x

x

求部分并联

后的状态空

间,要求

u11与u22连

接,u13与

u23连接,

y11与y21连

接。

本章小结

在进行控制系统的仿真之前,建立系统的模型表达式

是关键的一步。

对于控制系统,有不同的分类,在本课程中主要讨论

的是线性定常连续系统

系统的描述有不同的方法:微分方程;传递函数;零

极点增益模式;部分分式展开;状态空间模型等。

系统的模型之间可以相互转换,要求熟练掌握各种模

型之间转换的命令。

模型之间可以进行连接,要求掌握常用的模型连接命

令:串联、并联、反馈及闭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