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体混凝土弹性模量计算_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冻融性能试验研究

fc67a265a10425d96f59c13345ef3ecf.gif

1512c49c52e64b20bf7eb0aad382ab1f.png

a207f6e961f2be1bc87c7025118f6387.png


摘   要:研究了PP纤维、镀铜钢纤维和钢-PP混杂纤维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及冻融前后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冻融作用对纤维混杂增强效应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PP纤维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大于钢纤维;未掺纤维的空白组经300次冻融后,其质量损失率及相对动弹性模量损失分别达到4.23%、34.8%,表观质量劣化严重;冻融作用对试件抗折强度影响最大,其次是动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纤维的掺入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但钢纤维对表观质量的改善作用小于PP纤维;混杂纤维抗冻融能力明显高于单掺纤维组和空白组,纤维混杂增强效应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

关键词:冻融循环;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混杂效应

0   前言

      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以下简称SCC)是指在密集配筋或浇筑难度大、振捣困难的条件下,能够仅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依靠其优异的流变性能,无需额外振捣便能均匀密实填充成型,为施工操作带来极大的方便。但是,SCC存在早期易收缩开裂、耐久性较差等缺点,尤其是处于冻融环境中的SCC抗冻性能会显著下降。大量研究表明,在水泥基材料中掺入适量的纤维,利用纤维的桥接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水泥基材料的阻裂性能,从而改善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目前,关于纤维混杂作用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纤维种类和掺量方面。朱晨飞等研究表明,异型钢纤维及玄武岩纤维混杂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融能力。张伟等研究表明,混杂纤维能有效改善冻融环境及冻融-应力耦合条件下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梁宁慧等研究表明,不同尺度聚丙烯纤维(以下简称PP纤维)混杂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孔隙结构,从而达到阻裂、增韧的目的,同时降低冻融对混凝土表面的侵蚀破坏。但是,单掺低弹性模量的PP纤维对混凝土抗冻融能力的提高幅度有限。

  上述研究大多是关于混杂纤维对普通混凝土抗冻融性能的影响,而关于混杂纤维对SCC抗冻融性能的影响机理及评价指标尚不充分。混杂纤维作为改善SCC性能的有效方法,同时也可能对SCC的工作性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本文采用工程中常见的增韧PP纤维和超细镀铜钢纤维(以下简称钢纤维),研究钢-PP混杂纤维对高强SCC抗冻融性能的影响,以期为冻融地区的加固工程提供参考。

1   试验概况

1.1   试验原材料

  水泥:P·Ⅱ 52.5水泥。

      硅灰:比表面积为16 000 m2/kg,28 d活性指数为95%,需水比为105%。

      粉煤灰:低钙Ⅰ级粉煤灰,需水比95%。

      膨胀剂:日本电气化学CSA高效膨胀剂。

      细骨料:机制石英砂,筛分细度模数为2.3。

      粗骨料:粒径为5~16 mm连续级配石灰岩碎石,压碎指标为8.3%。

      减水剂:固态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减水率28%。

      纤维:钢纤维和PP纤维,其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见表1。

1.2   试验配合比

  参照JGJ/T 283—2012《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和JGJ/T 221—2010《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推荐的活性掺合料限值,设置粉煤灰掺量为15%,活性硅灰掺量为5%。减水剂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0.6%。文献[13-14]表明,纤维掺量过高反而会劣化混凝土的微观孔隙结构。因此,本文PP纤维掺量控制在0.15%,钢纤维控制在0.5%。试验水胶比为0.33,具体配合比见表2。

0ae8e41ec9e0f43ff983f36575828046.png

1.3   试验方法

1.3.1   试件制备

  完成拌和物坍落扩展度和间隙通过性试验(J环)后,将拌和物分两层均匀倒入模具中,使其自然成型,不额外振捣。试件成型后,放入环境温度为20 ℃,湿度为95%的养护箱中养护28 d。抗压强度及质量损失率试验采用尺寸为100 mm×100 mm×100 mm的立方体试件,抗折强度及相动弹性模量试验采用尺寸为100 mm×100 mm×400 mm的棱柱体试件。每组3个试件,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试验结果。

1.3.2   冻融循环试验

  按照GB/T 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中的快冻法进行试验。试件中心的最低和最高温度分别控制在(-17±2)℃和(5±2)℃。每50次冻融循环后测定试件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相对动弹性模量和质量损失率,直至试件破坏或达到300次冻融循环。

1.3.3   动弹性模量

  本文采用超声法测量SCC的损伤程度,试验设备为多功能声波检测仪。根据式(1)计算声波波速,根据式(2)计算动弹性模量。

10ddd7ce602876112dfc4ecc4ad3caeb.png

式中:V为超声波波速,m/s;S为换能器之前的间隔,m;t为时间,μs;E为动弹性模量,GPa;ρ为材料密度,kg/m3;μ为泊松比,取0.2。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工作性和力学性能

  各组试件的工作性及28 d抗压、抗折强度试验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SCC-1组的坍落扩展度已达到SF3级,且坍落扩展度与J环扩展度差值仅为10 mm,间歇通过能力为PA2级(0<PA2≤25 mm),表明SCC-1组具有良好的填充性及间歇通过能力。SCC-2组的坍落扩展度达到了SF2级,但坍落扩展度与J环扩展度差值达到了PA1级(25 mm<PA1≤50 mm)。由表1可知,PP纤维的比表面积为钢纤维的35.9倍,且改性PP纤维表面具有一定的亲水性;同时,PP纤维相对柔软,其在浆体及骨料间容易形成柔性网状约束,而刚性的钢纤维对骨料阻碍作用较小,同时铜镀层具有疏水性。因此,SCC-3组的扩展度相对于SCC-1组无明显降低。此外,SCC-2组的坍落扩展度达到500 mm的时间(T50)明显高于SCC-3组,这也表明PP纤维对混凝土流动性的影响大于钢纤维。

aacb240c440e6d1e491a2a38ba2623ab.png

  由表3可知,单掺PP纤维试件(SCC-2组)的抗压强度相对于SCC-1组有略微降低;SCC-4组相对于SCC-1、SCC-2、SCC-3组抗折强度分别提高了32%、13.6%、6.3%,表明混杂纤维具有更好的增强增韧效果。

      图1为未冻融试件28 d抗折荷载-挠度曲线。由图1可知,SCC-1组表现出明显的脆性破坏特征,纤维的掺入提高了SCC的抗折强度及延性。

0f4761b6a9916a9a7d74576a8d509462.png

2.2   冻融循环对抗压强度影响

  强度损失是混凝土抗冻性能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混凝土在冻融循环过程中,基体及内部微观缺陷受到孔隙自由水及渗透水的周期性膨胀力以及渗透力,引起内部裂缝发育及贯通,从而造成混凝土性能衰减和劣化。

      各组试件的相对抗压强度退化规律见图2。

33303483c4716a43ef6311aa2a3a7525.png

      从图2可以看出,SCC-1组的抗压强度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冻融300次后,SCC-1组的抗压强度仅为初始值的62%,但是,SCC-2、SCC-3、SCC-4组的抗压强度保持在81.1%、90.45%、91.41%。

2.3   抗折强度

  图3为各组试件的抗折强度随冻融次数的变化规律。

aba52f45bfbe392ecad6c4971e4b31be.png

      从图3可以看出,各组试件的抗折强度随冻融次数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其中,SCC-1组的抗折强度衰减程度最大,250次冻融后下降超过50%,300次冻融后已经完全失效。与冻融前相比,300次冻融后SCC-2、SCC-3、SCC-4组的抗折强度分别下降了32.22%、20.52%、13.39%。SCC-4组的相对抗折强度最高,表明混杂纤维能有效延缓冻融作用下抗折强度的衰减。原因在于两种纤维共同承担了基体因孔隙水结冰而产生的拉应力,从而有效延缓了裂缝的发展。

2.4   相对动弹性模量

  各组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见图4。

84118086ab8320c1784eb98021c59b19.png

      从图4可以看出,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各组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不断降低,这是由于试件中微小孔隙逐步扩展,形成了内部损伤。因此,声波传播路径增大。冻融300次后,SCC-1、SCC-2、SCC-3、SCC-4组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分别下降了34.8%、27.8%、14.6%、6.78%。这表明纤维的掺入能改善SCC的冻融性能,且混杂纤维的改善效果优于单一纤维。

2.5   质量损失率

  图5为各试件的质量损失率随冻融次数的变化情况。根据GB/T 50082—2009规定,当质量损失率超过5%则认为试件失效。

      由图5可知,经过300次冻融后,SCC-1、SCC-2、SCC-3、SCC-4组的质量损失率分别为4.2%、2.88%、3.66%、1.12%。相比于SCC-1组,SCC-2、SCC-3、SCC-4组的质量损失率分别降低了27.8%、26.8%、71.9%。单掺纤维组的质量损失率较接近,混杂纤维能大幅降低冻融作用下SCC的质量损失。

  图6为各试件冻融300次后的表面形貌特征。图6(a)表明,未掺纤维的试件在300次冻融后表面出现严重的砂浆剥离与脱落、粗骨料裸露现象,其表观完整性在冻融过程中急剧下降。从图6(b)可以看出,单掺PP纤维能减轻冻融作用下混凝土表面的侵蚀与劣化。从图6(c)可以看出,单掺钢纤维的SCC-3组表面砂浆有一定的剥离,且裸露的钢纤维出现了锈斑,表明单掺钢纤维对冻融作用下混凝土表观完整性的约束作用相对较弱。图6(d)表明,混杂纤维试件表现出较好的抗冻性,表面仅有少量孔洞,仍具有相对完好的表面形貌。

1e638fe150675d4bfc77dd79f9c9ffb5.png

3   冻融循环对混杂效应的影响

      有文献提出了纤维混杂效应评价指标,本文引入冻融循环次数(N)参数,用于评价冻融作用对混杂纤维增强效应的影响,见式(3)、式(4):

a4026323ba994b96ce1bb32988419041.png

式中:fN,i、fN,m分别为纤维组与空白组冻融N次后的强度;βN,i、βN,(A-B)分别为冻融循环后单一纤维混凝土、混杂纤维混凝土与素混凝土的强度比值;αN,(A-B)为混杂纤维增强效应系数。

  图7为冻融循环后纤维增强SCC与空白组的强度比值。

df56e5f199fd96d4f1738ffc57fd1a66.png

      从图7(a)可以看出,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抗压强度比值急剧增大。300次冻融后,掺入钢纤维和混杂纤维试件的抗压强度比值分别接近1.66和1.76。单掺PP纤维试件的初始抗压强度低于空白组(见表3),但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其抗压强度比值达到1.24。图7(b)表明,混杂纤维对试件抗折强度的增强效应相比于抗压强度更明显。

  根据式(4)可知,当混杂纤维增强效应系数大于1时,为正混杂效应,反之为负混杂效应。图8为混杂纤维增强效应系数和冻融次数的关系。

1051e99a348b078dc1e82d45e30fe2fd.png

      从图8可以看出,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抗压及抗折混杂效应系数均呈降低趋势。当冻融次数小于150次时为正混杂效应;当冻融次数达到200次时,表现出负混杂效应。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现象表明混杂效应对力学性能的提升效果在降低。而试验结果表明,混杂纤维组的抗冻性仍高于单掺纤维组,后续可针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4   结论

  (1)PP纤维对于SCC流动性的影响大于钢纤维,混杂纤维会相应降低SCC的坍落扩展度和间歇通过能力,在应用时应进行进一步优化。

      (2)PP纤维会略微降低SCC的初始抗压强度,而钢纤维可明显提高SCC的抗压强度。两种纤维单掺或混掺均能有效提高SCC的抗折强度及延性。

  (3)纤维的掺入能有效提高SCC的抗冻性能,其中,混杂纤维SCC的抗冻能力最高,钢纤维SCC的抗冻性能高于PP纤维SCC,但钢纤维的表观形貌改善能力低于PP纤维。

  (4)在冻融作用下,混杂纤维增强效应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但混杂纤维组的整体劣化程度明显小于未掺纤维的空白组。因此,在施工性能满足工程要求的前提下,可优先考虑采用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 

来源:《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杂志2020年第11期 

往日精彩

1、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快的控制妙招

2、水泥品质与混凝土质量的关系

3、预拌混凝土原材料应用及质量控制的心得

4、预拌混凝土质量教训实例

5、河砂、机制砂、水洗砂、再生骨料、尾矿制砂有何差别

05926f602a7401a550249614679a0f22.png

e79b713051bb3ae850f1dd3198b17910.png

声明:任何报刊、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在未征得本杂志社同意的前提下,不得对本公众号原创作品进行转载、摘编。如需转载、摘编,需征得本杂志社同意,并向本杂志社支付稿酬(个人微信进行转发、分享,不受约束)。本着及时传播的目的,本公众号会对部分精彩文章进行转载。转载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联系到原作者,敬请谅解,同时请原作者在文章推送两周内与本公众号取得联系,本公众号按相关规定支付稿酬。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