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开设目标,运用SMART原则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目标.doc

运用SMART原则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目标

摘要:针对目前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不明确,不具体以及不易衡量等问题,提出运用目标管理领域中的SMART原则设计和优化教学目标,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评价和引导学生。

关键词:SMART原则;教学目标;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各大院校面对非计算机专业入学新生开设的一门课程,主要讲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激发和培养大一新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为其今后进一步应用计算机知识打下基础。

根据实际情况和社会需要,学校一般会对该课程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制订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案,试行方案并进行效果评价,最后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其中,如何制订出准确合理的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合理具体的教学目标,可以准确地指导教师的教学方向,帮助教师制定和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学生。

1教学目标设计现状

1)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一般参照教学大纲,大纲对目标的要求不够明确具体,缺乏衡量教学目标的具体措施,使得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比较被动。

2)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过程中,较少考虑学生的参与,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导致目标没有在师生之间达成一致。目标设定不当,难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导致目标无法实现。

3) 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时缺乏相关性,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差异、专业差异、需求差异。

为了更好地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我们引入了目标管理领域著名的SMART原则。一个可见的、可操作的、明确的教学目标不但可以指导教师编写教学材料,还可以作为教学评价的依据。不恰当的目标通常都不能满足SMART原则,因此可以将SMART原则作为优化整个教学设计的有力工具[1]。

2SMART原则

目标管理由管理学大师Peter Drucker提出,首先出现于他的著作《管理实践》(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一书中,SMART原则是目标管理中制定目标的一个经典原则,如图1所示。

具体含义如下:

1) 目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不能笼统。

2) 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

3) 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

4) 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Relevant),指标要与工作、岗位相关,不能跑题。

5) 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ased),注重完成指标的期限。

3运用SMART原则设计教学目标

3.1S(Specific)――具体性

具体性是指要用具体的语言清楚地说明要达成的行为标准。

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中Excel的案例教学为例,如果教学目标定义为学生会使用Excel表格,就显得过于抽象,过于笼统了。笼统的教学目标就不好评价,不好衡量。具体说来,Excel涉及的知识很多,包括表格、函数、统计图表、数据透视表等,会使用哪些。如可以这样定义Excel这一部分某个案例的教学目标:

1) 理解Rank()函数各个参数的意义,并能够使用Rank()函数,对一组数据进行排序。并给出一个班级的高等数学成绩,要求学生能够完成名次的排列。

2) 能够根据给定数据表,在其基础上绘出两轴线―柱状统计图。统计图有很多种,柱状图、饼状图、折线图,说得具体就好操作,便于衡量。

3.2M(Measurable)――衡量性

衡量性就是指目标应该明确且可以量化。用一组明确的数据作为衡量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依据。如果制定的目标没有办法衡量,就无法判断这个教学目标是否实现。

以“学生成绩分析表”的教学为例,如何衡量“能够使用Rank()函数,对一组数据进行排序”这个目标呢?可以在上机时,安排这样一道测验题目,如果80%以上的同学能够较好完成,则可以认为达到该教学目标。如果班上学生很多,可以采取抽样的方式。

不是所有的教学目标都可以量化,目标的衡量标准遵循“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质化”。

3.3A(Attainable)――可实现性

目标应该是可以实现、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定得太高,学生会跟不上课堂进度,完不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的学习热情会受到打击。教学目标定得太低,学生会有课堂所学有限,时间被浪费的感觉。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了解学生的情况,评估课程难度,合理设计目标。例如,以80%的学生的基础为参照,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的基础、需求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1、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遵循计算机学科的教学规律和基本特点,高度重视研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结构和内容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认真研究各知识点前后衔接和相互关系,研究分析如何处理好重点、难点内容。可根据与本书配套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习题与上机指导》强化操作技能训练,并尽可能把相对应的知识点与技能点的教学同步进行。 2、对教学模块结构的处理,可以按模块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进行教学。对于某一个教学模块,应按其知识、技能体系以及学生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然后按模块结构进行考核,重要章节应达到一定的程度。 3、在具体教学方法上,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注意符合计算机学科本身知识技能体系的发展规律,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应用程序的技术优势,高密度大容量地进行教学和训练,注重培养能力,提高教学效益。(2)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对计算机学科的认识和发展规律,从培养兴趣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3)对于应用程序的教学,主要采用面向任务和综合练习的方法,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为主,重点是教会学生用计算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对于部分实践性很强的内容,如DOS基本命令、Windows基本操作等内容,和上机实践相结合,直接在机房上课,教、学、练合一。这样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技能形成规律,又可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还可以适当设计一些典型应用实例和任务,增加学生上机实践练习的时间,强化实用操作技能的训练。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