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时代下,我们的设计是系统化解决方案的设计,是跨学科的综合设计,因此我们的设计是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新的设计。我们设计的方式会改变,设计的形式会改变,设计的载体会不一样。
智能化和人性化是当今设计的一大热门主题,所以在设计考研的过程中,也有很多关于智能化和关怀设计的题目出现。2017年湖南大学、2017年西南交通、2019年同济大学、2019年东华大学、2019年北京科技大学都考到关于机器人设计的题目。
而在市场上机器人的类型,从应用环境出发将机器人分为两类:制造环境下的工业机器人和非制造环境下的服务与仿人型机器人。而中国的机器人专家从应用环境出发,将机器人分为两大类,即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就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则是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先进机器人。
我们常见的机器人有家务型机器人,能帮助人们打理生活,做简单的家务活的机器人;操作型机器人,能自动控制、多功能,有几个自由度,可固定或运动,用于相关自动化系统中;程控型机器人,预先要求的顺序及条件,依次控制机器人的机械动作;数控型机器人,通过数值、语言等对机器人进行示教,机器人根据示教后的信息进行作业。搜救类机器人,在大型灾难后,能进入人进入不了的废墟中,用红外线扫描废墟中的景象,把信息传送给在外面的搜救人员;示教再现型机器人,通过引导或其它方式,先教会机器人动作,输入工作程序,机器人则自动重复进行作业;感觉控制型机器人,利用传感器获取的信息控制机器人的动作;适应控制型机器人,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控制其自身的行动的机器人;学习控制型机器人,能“体会”工作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学习功能,并将所“学”的经验用于工作中;智能机器人,以人工智能决定其行动的机器人。
而对于考研试题中较为常出现的是服务和陪伴类的机器人,相对于儿童和老年人为服务对象是较为常见的考题。
对于儿童有陪伴、教育、监督等需求,而对于老年人有陪伴、辅助等需求;当然还有一类是对于有功能障碍的人服务,主要功能是可与用户进行语言交流,比如提醒老人吃药、教小朋友简单的知识或是语言,记录并简单分析老人身体状况,监护儿童周围环境,针对残疾人士的康复陪护机器人,视听障碍人士陪护等等,这类机器人的造型通常需要圆润可爱一些,不能有太坚硬的棱角,需要有亲和力、温暖的感觉。
对于机器人的造型市面上有的都比较相似,我们在画这类快题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根据你的特定人群或者场景,把具体的功能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表现出来,交互界面、使用场景都是必不可少的,把整个作业流程说清楚是最为重要的一点。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相关案例,上图!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机器人
海上石油清洁机器人

使用iPhone做大脑的机器人

沙画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