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RS/6000系统结构
1、RISC 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 精简指令集计算  (aix系统)
     每一个程序执行时间= 指令条数 X CPU周期 X 每一个CPU周期所用的时间
2、CISC 复杂指令集计算  (PC机使用的指令集)
3、总线结构(两种机型)
     MCA 微通道总线  (早期机器使用) 经典6000
     速度快 160MB/秒
     PCI  intel总线结构(开放式标准)  132MB/秒   pci6000
  (CPU 、LAN、显卡、SCSI转接器、外部总线扩展ISA `8MB/秒` 插键盘鼠标)
4、工作站配置   好的显示器、键盘、鼠标、显卡(1280X1024)16M显存
   cpu高主频
5、server配置
   (1)Multiuser System   多用户系统    (没有网络、终端服务器、使用字符终端连接/异步通讯卡)老的系统
   (2)Networked System    网络服务 (有网卡、磁盘存贮、在线文档)
   (3)PC 机连接  服务器通过网络PC(X Windows)连接服务器   exceed/extra X/X Win 远程连接工具

6、UP(单CPU系统)
   内部Cache 在CPU内部
   外部Cache(和CPU使用相同的材料、和CPU速度相同)
   I/O总线
7、SMP(对称多处理器系统)、共享内存、单个I/O 
   SP (并行处理系统)   多CPU、多内存  每个CPU都有自己的内存都有自己的I/O,不共享,有自己的操       作系统、通过高速的网络进行连接    实际是多个服务器装在同一个柜子内  (程序必须是并行应用程序)
   需要定制  模拟核爆炸、天体运行、大数据量运算
8、S390  大型计算机

9、系统管理的目标
(1)最小化系统管理时间、资源(人力、物力、财力)
(2)最大化性能、可靠性、产出
(3)提供远程管理
10、系统管理任务
   计划(用户帐号、组)、系统存储/交换区、使用哪些服务(子系统/打印服务/网络服务)、命名方式、定义系统策略(做过的策略进行计划、备份策略、紧急预案)
安装软件、硬件
配置软件、网络、系统备份、创建修改用户、性能监控、保存文档(硬盘信息)、License管理 
11、系统管理员是谁
  root  最少的人知道、不定期修改、比较复杂的密码、最好使用其他用户登录然后su - root,记录日志(比较安全)
  su root 只是把用户的身份改到root用户,环境仍然是原用户
  su - root 把所有的系统环境都修改到root用户
  root用户能够跳过任何文件权限
system、security、printq 组,分担管理工作
---------------------------------------------------------------
第二章  系统管理工具和在线文档
1、smit 管理工具  菜单方式,全屏幕管理工具(95%以上的管理功能)
   WSM web系统管理工具,安装WSM、WEB Server  ,客户端使用浏览器来管理
    WEB 在线文档,帮助文档
2、系统管理方式
  (1)命令方式  backup、kill、update
  (2)改配置文件  服务 /etc/profile  /etc/filesystems /etc/passwd
  (3)前端菜单(小菜单)  adduser/addgroup/lsps
3、aix 管理
  (1) smit/smitty  菜单选择/填参数对话框
   高级命令  低级命令   内核服务管理、odm数据库(2进制)、系统资源管理
  (2) WSM  不提供字符界面,只提供图形界面
4、ODM  Object Data Manager 
   有6个部件组成
5、smit界面介绍
   +号可以按F4键选择
    F7 选定弹出窗口选择项
6、smit日志
    (1) smit.log  该日志用户使用了哪些命令
    (2)smit.script 用户所执行的命令,也可以手工执行该命令
   
    经常察看该命令文件的大小,如果太大可以直接删除该文件
7、smitty   在图形界面下,使用字符界面方式管理
   smit -C  和smitty命令相同 
   smit -x 取消执行命令的权限,只能察看
   smit -s /home/user01/smit.script -l /home/user01/smit.log 把日志存在其他地方
   smit -s /dev/pts/1 -l /dev/pts/2 把日志输出到终端上,不些系统日志
8、man 命令 
   man su 查su命令的帮助
9、web方式在线文档,完整帮助
   安装在线文档、
   Documentation Library Service  bos.docsearch 
   Web server Software(服务)  缺省为 IBM HTTP Server
   Web 浏览软件(不是必选)firefox/netscape

10、配置在线文档
   (1)tcp/ip
    (2)安装Web server 软件
   (3)配置web server服务 (配置缺省的浏览器/改变文档搜索服务器
smitty web_configure

配置server name     /usr/HTTPServer/conf/httpd.conf  改成本级的主机名或者IP地址

客户端浏览地址:  [url]http://ip_address[/url](/ 主机名)/cgi-bin/ds_form
网址:  [url]http://www.ibm.com/servers/aix/library[/url]
pdf文档,需要安装pdf浏览器 for aix软件
Pseries信息中心:  [url]http://publib16.boulder.ibm.com/pseries/en_US/infocenter/base[/url]
11、WSM 系统管理
单独安装WEB-based system manager

客户端远程需要支持 Java1.3

PC 客户端连接: [url]http://<hostname>/wsm.html[/url]
aix 客户端连接: #wsm -host <hostname>

12、配置WSM
  (1)安装WEB server
  (2)安装WSM
  (3)定义 WEB server 文档
    #/usr/websm/bin/wsmappletcfg -docdir <http Server的实际目录>(/usr/HTPServer/htdocs)

  (4) 启动WebSM 
    #/usr/websm/bin/wsmserver -enable
13、smit帮助菜单说明
    F1  帮助
    F2   刷新屏幕
    F3   退回到上一个
    F4   选择
    F5   reset 改回到缺省值
    F6   显示将要执行的命令
    F7   打开列表后,复选(多项选择)
    F8   p_w_picpath把当前界面保存到日志中,显示当前界面的快捷方式
    F9   临时退出smit,进入一个shell(当退出shell后仍然回到smit中)
    F0   退出smit
如果在远程终端登录,功能键对应方式为: F1=Esc+1
---------------------------------------------------------------
7月11号下午
第三章 系统启动和关机

1、正常模式( 多用户模式)
2、系统管理服务(system Management Services)
   没有运行aix,从firmware 引导,设置启动列表
3、维护模式(maintenace mode),不启动网络,只能root用户登录, 按F1(有时按F4)键进入维护模式
   Maintenance menu
   恢复系统root口令
   系统不能正常引导fix machine that won't boot
4、诊断模式
   需要诊断光盘引导
5、系统启动过程
   (1)系统加电
   (2)POST Power-on self Test 系统加电自检
   (3)加载Bootstrap code(条带) 映像,这一部分通过存贮在firmware中的ROS来完成,可以设置启动多个操作系统。
   (4)发现Boot Image ,Kernal启动,必须的命令、rc.boot文件、设备信息,(内核接管控制权)
   (5)加载Boot Image
   (6)配置管理 Phase 1
   (7)kernal 创建 init进程,ID号为1
6、bootinfo -p  显示启动信息
   rs6k   mca model 早期 
   rspc   pci model power reference platform  早期 
   chrp   pci model(通用硬件平台)

7、bootinfo -y
   察看是32位还是64位内核
   64位cpu上运行32位内核,同时64位内核也拷贝到系统中随时可以转换
8、#alog -o -t boot
   察看启动过程的日志
9、/etc/inittab
  系统产生init进程后,读该文件,如果系统读该文件错误,系统无法启动,前面板显示“553”
  
  id:runlevel:action:command
  名称(14个字符内):运行级别:执行命令的方法:执行命令
  2 多用户模式
  3-9 只是为了兼容其它系统用的
  M/m  多用户 
  S/s  单用户
执行命令的方法: 
  wait       等待命令完成后,在执行以后的命令
  respawn    系统不但要启动,而且同时监控该程序,如果进程异常,则重新启动
  once       系统启动程序,如果程序停止,系统不重新启动该程序  
  sysinit    程序启动过程中,console不可用
  off       不运行该程序(注释该程序)

10、SRC(system resource controller)系统资源控制器(三层结构),提供一个单一借口来控制子系统
    (1)子系统组   spooler                          tcpip
    (2) 子系统    qdaemon     writesrv             inetd
    (3) 子服务    qdaemon     writesrv             ftp、telnet
进程名:srcmstr

11、SRC 管理
   察看子系统组 #l***c -g tcpip
                       -a     /*察看所有进程的状态
     启动一个子系统
         #startsrc -s tcpip   /*-s 子系统
                   -g inetd     /*子系统组
                   -t ftp/http
                          
    /*tcpip  不能使用startsrc命令
         #refresh -s  lpd    /*刷新子系统

启动httpd子系统的两种方法: #startsrc -s httpd
                              /usr/bin/httpd
                            ps -ef|grep http
                            kill -9 http
12、shutdown 系统
    (1)       shutdown组,可以使一些用户具有shutdown权限
    (2)#shutdown +2  hello!!!!!      2为2分钟,缺省为1分钟
    (3)#shutdown -m   重启系统,到单用户下(维护模式maintenance)
    (4)使用smit关机
13、语言、键盘、风俗习惯
    #smitty mlang
14、主机名称解析:
    (1)正常顺序 Dns?nis?/etc/hosts  ,
    (2)如果定义了dns同时又找不到,hosts文件也无效;
    (3) /etc/netsvc.conf文件也可以指定,解析的优先顺序,自己设定解析顺序:
    (4)自己设定 NSORDER参数变量,优先级最高

15、引导顺序设置
    (1)F1 设置引导顺序,正常的引导顺序
    bootlist -m normal hdisk0 hdisk1 
    (2)F5 设置缺省的引导顺序,首先CD引导
    (3)F6 设置service boot顺序
    bootlist -m hdisk1 hdisk0
----------------------------------------------------------------------------
第四章 设备管理   全部存在ODM数据库中

   
   设备状态
   设备位置代码
   添加/显示/修改/删除设备

1、物理设备
   /dev          一定在该目录下
   /dev/lp0      逻辑设备
   /dev/hdisk0   逻辑设备
2、端口设备 port
  设备驱动  管理设备的程序
  逻辑设备

物理设备和逻辑设备的对应关系:
     1物---多个逻辑设备
     1(虚拟逻辑)---没有物理设备对应

3、ls -l /dev
     
    b   块设备  肯定有流设备对应    fd0     软驱          
    c   字符设备/流设备--基础设备   rfd0    软驱     rmt0   磁带机1  rmt1  磁带机2   rmt0.1   逻辑磁带机
    /***** rmt0.0  -----rmt0.7的具体使用
4、设备存在ODM数据库中
   (1)预定义库   系统支持,但是没有安装的设备库
       设备分类(class)           type            subclass(设备类型)                description   
       adapter                                    scsi/PCI/isa_sio                     具体描述
       tape
       disk
   (2)已定义库   系统已经安装的设备库
        名称            设备状态            设备位置              描述
                        available(可用)
                        defined(不可用)
#lsdev -P -H   /* -P预定义库(predefined)    -D 已定义库
#lsdev -Pc tape  /*察看系统支持的所有磁带类型 -c class
  
# lsattr -EH -l  [逻辑设备名sys0] [-a 具体设备名]
#lsdev -C -H -F "name status physloc location description"   /*-C Customized设备 -F 参数指名所要显示的列名称

  两套完全不同的库 
5、删除一个已定义的设备
   rmdev -l  [设备名] /*由avaliable 改为 defined     保存在Customized device库中,系统重新启动可以自动识别
   rmdev -dl [设备名] /*由avaliable 改为 undefined   进入Predefined库
6、将一个预定义设备/defined设备,改为已定义avaliable
   # cfgmgr
   
   #mkdev -l  /*需要添加相信的硬件信息,不建议使用
7、自配置设备,可以使用cfgmgr命令来添加的设备
  全部pci设备/大部分scsi设备
8、不是自配置设备,使用mkdev命令来配置
    ISA设备
    tty终端
    modem
    Printer打印机
9、设备地址,位置代码  不会超过8位(2-8之间)
   AB-CD-EF-GH


   AB  总线 00,04 pci总线   01  ISA 总线  09
   CD  插槽 01-99  插在槽上的设备
        A-Z,0  集成设备
   EF  提供给设备的方式
       00-单总线scsi卡
       01-双总线scsi卡 
       0s-集成的scsi卡
   GH  设备的最终位置(如果没有就是板卡)scsi设备G,H之间有逗号
       G SCSI ID号  
       H逻辑单元号,通常为0
    SCSI适配器的ID号总是7,配置其它SCSI设备时不要冲突
10、tty、modem 作为同样的设备来配置
   tty参数设定:
        modem选项:disable/share
        终端选项: enable/delag
11、显示硬件设备
    lsdev -CH   显示硬件信息
    lscfg -v   /*v vpd产品信息  提供详细的硬件信息,包括厂商信息
    lsattr -El sys0 需要提供设备名称
    getconf -a 提供所有的系统配置信息
串行终端卡可以接128个终端设备,每个终端集线器接16个终端,可以集连4个集线器 
----------------------------------------------------------------------------------
第五章 系统存储

   文件
   目录
   文件系统
   逻辑存储
   物理存储
   逻辑卷管理

   物理卷
   卷组
   逻辑卷
   物理分区
   逻辑分区

1、aix逻辑卷特性
    逻辑卷可以是不连续的空间
    逻辑卷可以超过硬盘的大小
    逻辑卷可以动态扩充
    逻辑卷可以mirror
    硬盘可以很容易的加入系统
    逻辑卷可以被重定位(制定到盘芯或盘边,提高访问速度)
    卷组和逻辑卷可以收集统计信息
2、卷组  (卷组最大,比磁盘大)
   卷组是逻辑卷的集合,最大可以包含32个硬盘
3、物理分区 pp (Physical partitions) ,同一个VG中只能使用同一个PP大小来划分
   PP大小的不同,划分的PP个数不一样
   在一个VG中有32块磁盘,1个硬盘上最多1016个PP,上限值严格设定
   PP的大小,应该为2的n次方,缺省为4M,同时取值范围在1-1024M之间
   72G磁盘最小PP值为128M,72G/1016=72M,则PP值应该比他大
   每个VG最大可以有255个LV单元,大VG可以有512个LV
4、卷组 (每一个操作系统最多有255个vg,Big VG最多由512个)
   rootvg  固定,不可修改
   多个卷组的优点:应用程序与操作系统分开,灾难恢复方便,数据迁移方便,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
   应用软件,应该安装在rootvg上
  VGDA (卷组描述信息区)大小、物理磁盘
  卷组信息,一般保存在卷组自己的硬盘上,同时VGDA存多份拷贝
   表决器:
   一块盘上保留2份VGDA信息
   两块盘时第一块保留2份VGDA信息,第二块保留1份VGDA信息
   三块盘时每一块保留1份VGDA信息
   一个vg最好有3-5块磁盘最好
5、大卷组
   可以容纳磁盘数为128块硬盘
   mkvg -t 2 可以修改PP上限为当前PP最大值的两倍,同时vg可以添加的磁盘数减少,每一个PP大小不变
   mkvg -B
   chvg

  小卷组: 
  1块磁盘   32512个PP大小
   2         16256
   4         8128
   8         4064
   16        2032
   32        1016

  大卷组:  
    1      130048
    2      65024
    4      32512
    8      16256
    16     8128
    32     4064
    64     2032
    128    1016
6、逻辑卷的使用
     /dev/hd4      jfs/jfs2
     /dev/hd6      paging space
     /dev/hd8      日志文件系统 
     /dev/hd5      启动逻辑卷 boot LV(boot p_w_picpath信息)
     Nothing              裸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