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优化算法(2)-蚁群算法(ACO)

蚁群算法

1.1 理论
蚁群算法起源于蚁群觅食行为,其本质属于启发式算法。从蚁穴到目标猎物有多条路径,由蚁群进行探索。不同的蚁群个体会在自己的路径上留下信息素,并且群体共享,迭代一轮后选出最短路径。一般路径越短,信息素浓度越高。根据前面的最短路径,进行下一轮的路径选择,并且更新信息素浓度,直至迭代终止,选择出最优路径。

1.2 算法流程
① 导入路径数据
② 参数定义

种群数量;目标城市(目标点)数量;
启发函数重要程度因子:beta=5,启发函数因子越大说明启发函数对城市间转移作用越大
信息素重要程度因子:alpha=1,信息素重要程度因子越大说明信息素对城市间转移作用越大。
信息素总量:Q=1
信息素挥发因子:rho=0.1
③迭代寻找最佳路径
Step1:随机产生蚂蚁路径
Step2:计算各个蚂蚁的路径距离并求出最短距离
Step3:更新信息素
关于蚁群算法中释放信息素的特点,定义了三种模型:
第一种模型假设信息素总量一定。信息素浓度和经过路径的长度成反比。
第二种模型中不使用经过的总路径,而仅仅使用相邻城市的路径长度。
第三种模型更简单,不管距离长短,释放的信息素都一样。
Step4:迭代更新,求出最短路径并输出。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ga遗传算法是一种启发式搜索算法,模拟了生物进化中的遗传和适应性思维,通过逐代演化进化的方式不断搜索最优解。该算法通过使用选择、交叉和变异等操作对种群进行演化,并且利用适应度函数来评估个体的适应性,以进一步指导进化过程。ga遗传算法有很强的全局搜索能力和较优解搜索能力,适用于解决复杂优化问题。 aco蚁群算法是通过模拟蚂蚁在搜索食物时留下的信息素和选择路径的行为来解决优化问题的一种算法。该算法通过不断调整蚂蚁的路径选择,以信息素浓度为引导,从而使得整个蚁群在搜索过程中逐步收敛到最优解。aco蚁群算法适用于求解具有离散或连续参数的组合优化问题,尤其在TSP问题等方面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pso粒子群优化算法模拟了鸟群或鱼群等群体的协同行为,将每个个体视为粒子,并利用当前个体的历史最优和群体最优来指导搜索。该算法通过不断更新粒子在解空间的位置和速度,以寻找最优解。pso粒子群优化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全局搜索能力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多目标优化、参数优化等问题。 这三种优化算法都是启发式搜索算法,根据不同的问题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求解。每种算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通过不断迭代和优化,可以找到问题的较优解或者近似最优解。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