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进度管理
- 规划进度管理
- 定义活动
- 排列活动顺序
-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
- 制定进度计划
- 控制进度
项目进度计划提供详尽的计划,说明项目如何以及何时交付项目范围中定义的产品、服务和成果,是一种用于沟通和管理相关方期望的工具,为绩效报告提供依据。
进度计划:
- 具有未完项的迭代型进度计划
- 按需进度计划
规划进度管理
目的:为规划、编制、管理、执行和控制项目进度而制定政策、程序和文档的过程。
作用:为如何在整个项目期间管理项目进度提供指南和方向。本过程仅开展一次或仅在项目的预定义点开展。
输出
进度管理计划
为编制、监督和控制项目进度建立准则和明确活动。
包含:
- 项目进度模型制定
- 进度计划的发布和迭代长度
- 精确度
- 测量单位
- 关联的组织程序
- 项目进度模型维护
- 控制临界值
- 绩效测量规则
- 报告格式及过程描述等
定义活动
目的:识别和记录为完成项目可交付成果而必须采取的具体行动的过程。
作用:将工作包分解为进度活动,作为对项目工作进度估算、规划、执行、监督和控制的基础。本过程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开展。
工具与技术
滚动式规划
迭代式、渐进明细的规划技术,即详细规划近期要完成的工作,同时在较高层级上粗略规划远期工作。
活动清单
包含项目所需的全部进度活动的综合清单,还包括每个活动的标识及工作范围详述。使用滚动式规划或敏捷技术的项目,活动清单需要定期更新。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qmJ5jumS-1652611335933)(pic/image-20220506231725414.png)]
活动属性
活动清单属性:活动清单中活动属性的扩展,对活动进行详细说明。
里程碑清单
里程碑是重要的时点或事件;
里程碑可以是强制性的或者选择性的;
里程碑与活动有相同的结构和属性,但是它不是活动,持续时间为零,只代表一个时间点。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qFYMKnvJ-1652611335934)(pic/image-20220507000629851.png)]
排列活动顺序
目的:排列活动顺序是识别和记录项目活动之间的关系的过程。
作用:排列活动顺序是定义工作之间的逻辑顺序,以便在指定的所有项目制约因素下获得最高的效率。本过程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开展
工具与技术
紧前关系绘图法
PDM、活动节点法、AON单代号网络法:创建进度模型的一种技术,用节点标识活动,用一种或多种逻辑关系连接活动,以显示活动的顺序。
确定和整合依赖关系
强制性依赖关系,与客观限制有关,通常是由法律、合同要求或工作的内在性质决定的;
选择性依赖关系,首选逻辑关系、优先逻辑关系或软逻辑关系,但并非必须;
外部依赖关系,项目活动与非项目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项目团队不可控)
内部依赖关系,项目活动之间的紧前关系(团队可控)
提前量和滞后量
提前量:相当于紧前活动,紧后活动可以提前的时间量。(表示为负滞后量,如FS-3)
滞后量:相对于紧前活动,紧后活动必须推迟的时间量。(如FS+2)
提前量和滞后量的使用不能替代进度逻辑关系,而且持续时间估算中不包括任何提前量或滞后量。
项目进度网络图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
目的:估算活动持续时间是根据资源估算的结果,估算完成单项活动所需工作时段数(工期)的过程;
作用:确定完成每个活动所需花费的时间量。本过程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开展。
工作量与历时不同,工作量是2人天,但工期可能是4天(周末)。
其他因素
收益递减规律
资源数量
技术进步
员工激励
工具与技术
类比估算适用于项目早期,缺乏详细信息时,或有类似项目时使用;
自下而上估算在无法整体估算时使用,其准确性最高。
类比估算法
使用相似的活动或项目的历史数据来估算当前的活动或项目的持续时间或成本的技术;
类比估算相对于其他估算技术,通常成本较低、耗时较少,但准确性也较低
参数估算法
基于历史数据和项目参数,使用算法来计算成本或持续时间的估算
生产率:生产单位成果单位资源所需要花费的时间
参数估算在有数据库、参数模型时使用,可靠性高于类比估算。
三点估算法
通过最可能、最乐观、最悲观的假定分布情况,计算期望持续时间
三点估算主要是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时使用,以便提高估算的准确度
指定进度计划
目的:分析活动顺序、持续时间、资源需求和进度制约因素,创建进度模型,从而落实项目执行和监控过程。
作用:为完成项目活动而制定具有计划日期的进度模型
进度网络分析
创建项目进度模型的一种综合技术,采用几种技术合成。例如:关键路径法、资源优化技术、建模技术。
- 当多个路径在同一时间点汇聚或分叉时,评估汇总 进度储备的必要性,以减少出现进度落后的可能性;
- 审查网络,看关键路径是否存在高风险活动或具有较多提前量的活动,是否需要降低关键路径的风险。
关键路径(CPM)
时间最长的路径、总浮动时间最小的路径、代表了项目完工的最短工期
七格图
ES:最早启动时间,取决于它所有的紧前活动的结束时间,ES=max{紧前工作的EF}+1
W的最早开始时间:25
EF最早完成时间:取决于该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加持续时间,EF=ES+DU-1;
LS最晚启动时间:在不影响项目进度的前提下,一个活动可以启动的最晚时间,LS=LF-DU+1;
LF最晚完成时间,在不影响项目进度的前提下,一个活动可以完成的最晚时间,LF=min{紧后工作的 LS}-1
FF:自由时差====不延误任何紧后活动最早开始时间,FF=min{ES紧后}-EF
TF:总时差====不至于延误项目完工工期的灵活时间 TF=LF-EF=LS-ES
总结
资源优化
根据资源供需情况,来调整进度模型的技术。包括“资源平衡”和“资源平滑”
进度压缩==赶工
不缩减项目范围的前提下,缩短或加快进度工期(进度压缩之后要进行关键路径分析,防止出现新的关键路径)。
进度压缩==快速根进
按顺序进行的活动或阶段改为至少是部分并行开展。可能造成返工和风险增加。
快速根进只适用于相互为选择性依赖关系的活动。
输出
进度基准
进度基准是经过批准的进度模型,只有通过正式的变更控制程序才能进行变更,用作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的依据。
项目进度计划
进度模型的输出,展示活动之间的相互关联,以及计划日期(至少要有)、持续实际、里程碑和所需资源。有三种层次的进度计划(详细程度由低到高)
项目进度数据
项目日历
规定可以开展进度活动的可用工作日和工作班次,一个进度模型中,可能采用不止一个项目日历来编制项目进度计划。
项目进度管理–控制进度
目的:控制进度是监控项目状态,以更新项目进度和管理进度基准变更的过程。
作用:在整个项目期间保持对进度基准的维护,且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开展。
工具技术
挣值分析
迭代燃尽图
绩效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