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CHE的英文全称为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中文译为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
有个别文献也将APACHE的全文写为Acute Physiology, Age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尽管出处不详。
Knaus等认为,加强治疗的一个Health Evaluation就是检测和治疗急性生理学的异常变化 ;疾病严重程度分类系统必须建立在客观的生理学参数之上,且尽可能地不受治疗的影响 .疾病严重程度分类系统应当适用于多病种,易于使用,所选参数在大多数医院均能获得 ;急性疾病的严重度可以通过对多项生理学参数异常程度进行量化而加以评定。为此,他们于1985年提出了APACHE 的修改本——APACHE-II。
APACHEⅡ:APACHEⅡ评分系统是由急性生理学评分(APS)、年龄评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3部分组成,最后得分为三者之和。理论最高分71分,分值越高病情越重。
急性生理评分(Acute physiology score, APS)
· 基本原则
o APS包括12项生理指标,应当选择入ICU最初24小时内的最差值
o 对于大多数生理指标而言,入ICU最初24小时内的最差值指最高值或最低值
o 同时记录各个指标在最初24小时内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并根据附表分别进行评分,应当选择较高的分值
· 具体说明
o 体温:原文指肛温,国内ICU多采用腋温。不建议将腋温加0.3或0.5度进行评分,因为这样会进一步增加误差(核心体温与腋温的差值并不固定,受到病情的影响)。
o 平均动脉压:如果护理记录中没有记录平均动脉压,则应当根据记录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进行计算。收缩压高时平均动脉压不一定高,反之亦然。
o 心率:根据心室率评分
o 呼吸频率:按照实际呼吸频率评分(无论是否使用机械通气)
o 氧合:FiO2不同时使用不同的指标评价氧合。采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时需要估测FiO2。
此时可采用经验公式(FiO2 = O2流量 x 4 + 21,仅适用于鼻导管且氧流量< 6 lpm时),或见下表。
§ 如FiO2 < 0.5,根据PaO2进行评分,此时估测FiO2的准确性不会影响评分结果
§ 如FiO2 ≥ 0.5,根据A-aDO2进行评分,此时估测FiO2将影响计算值以及氧合评分结果(FiO2受到面罩密闭性及面罩种类的影响因而不确定,但建议科室应当确定经验性数值以确保不同评分者的一致性。例如,规定使用储氧面罩时FiO2定为0.80)
A-aDO2 = FiO2 x (PB-PH2O) – PaCO2/RQ = FiO2 x (760 – 74) – PaCO2/0.8 = 713 x FiO2 – PaCO2/0.8 其中:A-aD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FiO2:吸入氧浓度,PB:大气压,PH2O:水蒸气压,RQ:呼吸熵 |
鼻导管 | 面罩 | ||||||||
氧流量(lpm) | 1 | 2 | 3 | 4 | 5 | 6 | 8 | 15 | 重复吸入 |
FiO2 | 0.23 | 0.25 | 0.27 | 0.30 | 0.35 | 0.40 | 0.45 | 0.50 | 0.70 |
注:使用鼻导管时氧流量应< 6 lpm。
o 动脉血pH:同时记录最高值和最低值后分别评分,并取分值高者
o 血钠:同时记录最高值和最低值后分别评分,并取分值高者
o 血钾:同时记录最高值和最低值后分别评分,并取分值高者
o 血肌酐:同时记录最高值和最低值后分别评分,并取分值高者
§ 注意肌酐过低也有分(SCr < 0.6 mg/dL或53 μmol/L时为2分)
§ 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应根据肌酐先行评分后将分值x 2,而非将肌酐数值x 2后再进行评分
§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定义为:每日尿量< 410 ml,每日肌酐升高> 1.5 mg/dL或132.6 μmol/L,且未接受长期透析(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
o 血球压积:同时记录最高值和最低值后分别评分,并取分值高者
o 白细胞计数:同时记录最高值和最低值后分别评分,并取分值高者
o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 使用镇静和(或)肌松药物时应遵循best guess的原则进行判断评分,即根据临床表现及药物使用情况,估计在没有药物影响时的GCS。(这当然并不容易,且容易导致不同评分者之间的差异,但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 两侧肢体活动不对称时,应根据病情较轻侧的情况进行评分。
§ 有人工气道的患者进行语言评分时应采用5-3-1评分(见下表)。
§ 应计算15 – GCS的结果后与其他急性生理评分相加
最佳语言反应 | 插管患者“语言” | 最佳运动反应 | 最佳睁眼 | ||||
5 | 定向力好 | 5 | 定向力好 | 6 | 遵嘱活动 | 4 | 自主 |
4 | 言语错乱 | 3 | 介于两者之间 | 5 | 疼痛定位 | 3 | 命令 |
3 | 只能说出单词 | 1 | 无反应 | 4 | 屈曲: 收回 | 2 | 疼痛 |
2 | 只能发音 |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语言评分应使用此列 | 3 | 屈曲: 去皮层 | 1 | 无反应 | |
1 | 无反应 | 2 | 伸展 | ||||
1 | 无反应 |
o 血HCO3:当没有血气结果时使用此项(不建议不查血气,因为这将没有氧合及pH两项评分结果)
· 急性生理评分应为各项评分的总和
· 如有缺项,应视为正常,即评0分
年龄评分
年龄(岁) | £ 44 | 45 – 54 | 55 – 64 | 65 – 74 | ³ 75 |
分值 | 0 | 2 | 3 | 5 | 6 |
慢性健康评分
· 入院前须满足慢性器官功能不全或免疫功能抑制状态的诊断
· 相关诊断标准见下表
· 符合慢性器官功能不全或免疫功能抑制的患者才有慢性健康评分
o 择期手术后入ICU,为2分
o 急诊手术或非手术后入ICU,为5分
· 若不符合慢性器官功能不全或免疫功能抑制的诊断,无论入院情况如何,均没有慢性健康评分(即慢性健康评分为0)
肝脏 | 活检证实的肝硬化及明确的门脉高压;既往因门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或既往发生肝功能衰竭/ 肝性脑病 / 肝昏迷 |
心血管 | 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IV级 |
呼吸 | 慢性阻塞性、梗阻性或血管性肺疾病导致活动重度受限,即不能上楼或不能做家务;或明确的慢性低氧、CO2潴留、继发性真红细胞增多症、重度肺动脉高压(> 40 mmHg)或呼吸肌依赖 |
肾脏 | 接受长期透析治疗 |
免疫功能抑制 | 应用治疗影响感染的抵抗力,如免疫功能抑制治疗,化疗,放疗,长期或近期使用大剂量激素,或罹患疾病影响感染的抵抗力,如白血病、淋巴瘤和AIDS |
最终APACHE II评分 = 急性生理评分 + 年龄评分 + 慢性健康评分
· APACHE II评分的理论最高值为71分
预期病死率的计算
· 计算APACHE II评分
· 判断是否为急诊手术
o 急诊手术定义为由计划手术开始24小时内进行的手术
· 确定入ICU的诊断分类系数(或权重)
o 见附录中相应表格
o 根据患者入ICU的主要原因而非基础疾病确定系数。例如,择期消化道肿瘤切除手术患者因有慢性肾衰病史,术后返回ICU。此时,诊断分类系数应选择手术栏目中的admission due to chron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1.376),而非GI surgery for neoplasm (-0.248)。
o 如列举项目均与患者情况不符合,应根据导致患者入ICU的主要罹患器官或系统确定系数(在表格的下部)。例如,患者因急性肾功能衰竭导致的高钾血症入ICU,应选择表格左半部分下方的Metabolic/renal (-0.885)。
·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预期病死率
o 病死率指住院病死率而非ICU病死率
ln(R/1-R) = -3.517 + (APACHE II评分 x 0.146) + (0.603, 若为急诊手术) + (诊断分类系数) 其中,R为预期病死率 |
APACHE III与APACHE II相同,也是由APS,年龄评分和CHS三部分组成,但每一部分的评分细则(或项目)和分值权重都做了比较大的改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每项参数的分值及总分值均较APACHE II高,且各项参数的最高分值不相等,同一个参数不同变化程度见的分值差异大。
(2)扩大了急性生理学评分的项目,增加了尿素氮(BUN)、总胆红素(TB)、血糖(BS)、血清白蛋白(ALB)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尿量。
(3)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评定,未采用传统的GCS法,而是根据患者对疼痛或语言刺激能否睁眼以及其语言和运动功能损害程度进行评分。
(4)APS中pH和PaCO2两项不能单独计分,而是由二者的组合共同决定分值。
(5)为排除入ICU后因治疗和认为因素的影响,APS参数不取前24h内的最差值,而强调使用到达ICU时的最原始数值。
(6)年龄评分和CHS进一步细化,且分值较APACHE II有较大提高。CHS具体列出某一疾病的分值,不再区分手术与非手术的情况,为了增加对机体健康贮备评定的准确性,不仅要记录这些疾病的严重损害,而且要记录中等程度的损害,并给予计分。
(7)APACHE III患者死亡危险性预测公式:Ln(R/1-R)=APACHE III总分x0.0537+患者入ICU主要疾病分值+入ICU前接受治疗的场所分值。其中疾病分值与APACHE II的病种风险系数相似,只是APACHE III将疾病种类及其对应的分值(风险系数)增加到75项。
APACHE IV 已经发布,网上尚没有详细内容可下载,但可以通过在线评分网站评估,在线评分网站如下:http://www.icumedicus.com/icu_scores/apacheIV.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