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飞文化手册_读书笔记| 奈飞文化手册

d8ada6cba50e27965c2573176d5df6e7.png c3b3069ad0f6d21c68584fe98c725f90.png c3b3069ad0f6d21c68584fe98c725f90.png

读《奈飞文化手册》

           

我们向奈飞学什么?

文 | 王瑾秀

在豆瓣上获得8.1分评分的《奈飞文化手册》,最早并非是一本书,它只是2009年美国一家企业在组建团队时的内部文件,由时任首席人才官以PPT的形式呈现。

这份PPT在硅谷被疯传,阅读和下载数量超过了1500万次。Facebook首席运营官桑德伯格甚至说:“这是硅谷最重要的文件。”

这个公司叫奈飞,这个首席人才官叫 帕蒂·麦考德。

奈飞是谁?

没错,就是那个出品了《纸牌屋》,购买了国产电视剧《白夜追凶》的Netflix,它是美国最大的流媒体公司,与Facebook、亚马逊、谷歌并称为“美股四剑客”。

帕蒂·麦考德在奈飞工作了整整14年,作为首席人才官,她参与了奈飞从0到1创始高管团队的搭建,就是她提炼了奈飞的文化准则,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本《奈飞文化手册》。

1e7031c906b9bd56342616a0bc36d13c.png

01

奈飞八条准则,每一条都关乎人力资源:从招聘标准、到薪酬设计,从坦诚相待,到与离职员工好好说再见……每一条都生根于奈飞文化的土壤。

今天,我却不想与以往的读书笔记那样,逐条重读奈飞的八条文化准则了,因为每个企业的DNA各不相同,模仿式学习或照搬都可能水土不服。

我只想说说《奈飞文化手册》背后的东西——譬如,其背后的逻辑。

0faa85a7ae89d6980ed835805bf814fd.png

在我咨询的经历中,与企业HR管理者多有交流,发现他们中很多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虽然他们的名片上清楚地写着“HR总监”(或HR经理)。

他们比较多的将自己的时间,投放到所谓的“本职工作”中,譬如招聘(发布招聘信息及组织面试)、制定并收集绩效考核数据、员工考勤、填写各种明目的表格、召集大家参加培训并点名缺席者;参加各种关联度不大的会议,以及随时被领导叫去完成很多临时性工作等。

他们通常很努力,但在上传下达和左右协同的夹缝里苦不堪言,多有抱怨,同时也不招待人见:

用人部门抱怨他们招来的人不合适;员工抱怨他们只计算KPI和扣钱;骨干觉得他们举办的培训没啥效果;而领导则觉得他们工作忙乱效率低下……

这样的工作状态导致恶性循环:

高层领导者没有觉悟到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重要性,常常把他撇在决策层之外;

人力资源管理者觉得自己不被企业重视,找不到自我职业发展的阶梯,有茫然无力感。

大家都在相互满意度不高的组织里,勉强协同,跌跌撞撞,一路向前。

所以,我其实很担心,企业创始人在看了《奈飞文化手册》后,会对人力资源经理说,快去买本看看,你也应该像麦考德那样做HR!

显然,将问题归因给了HR部门;

同样我也担心,企业HR看了《奈飞文化手册》后会抱怨:我们的企业不是奈飞,我们的头儿根本不像人家的CEO,我再努力也没什么用!显然又把问题归因给了上层。

以我的判断,以上两种情况,大概率会真实发生。

02

那么,奈飞是怎么做的呢?

当《奈飞文化手册》被硅谷企业疯传后,执笔者帕蒂.麦考德被人广为褒奖。但我注意到一个重要的前提——奈飞的创始人兼CEO哈斯廷斯,他虽然不是《奈飞文化手册》的署名者,但是他几乎不出不在,是他倡导了,甚至是全程参与了奈飞的每一个文化变革。

试想,如果没有CEO哈斯廷斯的信任与授权,纵使麦考德能耐再大,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譬如,奈飞文化准则第一条“我们只招成年人”里,最早提出取消规定的休假制度,还员工以自由选择的那个人,就是CEO哈斯廷斯。

而麦考德积极响应,并站在高层的视角,理解并推动了这项当时很多人都不可思议的政策。

他们简直就是最佳搭档。

又譬如,奈飞推行第二条准则“要让每个人都理解公司的业务”时,我们看到,哈斯廷斯和麦考德常常会出现在一间会议室里,共同与新员工面谈,他们带领员工10个人一组,讨论一份写满了征求意见的PPT,这份PPT就是制作《奈飞文化集》的开始。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以说,奈飞文化手册就是创始人兼CEO 哈斯廷斯和首席人才官 帕蒂.麦考德共同智慧和实践的结晶。

所以,我想说的是

如果你是企业一把手或高管,请记住,《奈飞文化手册》的八条准则很容易理解,但要想落地,你必须像哈斯廷斯那样,亲自倡导、并全力支持HR落地实施。

03

再来说说奈飞的HR。

帕蒂.麦考德,是一位精力充沛,富有创造性的女性。我在读这本手册的时候,会常常忘记她仅仅只是一个首席人才官,她总是像CEO那样思考,像一个站在公司顶层,统观全局的巨人。

试想,如果她仅仅是一个按照CEO的指令工作的人,或仅仅遵循于既有流程框架下工作的普通HRD,哪里会有今天我们看到的《奈飞文化手册》呢!

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印象的是:

她说:

“我把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抛于身后,开始进入一个新角色——文化的首席运营官和人才的首席产品经理。”

她说:

“我开始严格审视公司的组织架构和设计,尽可能地保持部门管理层扁平化,因为这样能够加快决策速度。”她站在顶层俯视组织架构,并大胆裁掉了大部分中层,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她说:

“我不能将自己限于众多的规章制度和检查考核里,那些做出伟大成就的团队,他们只需要了解最需要完成的工作是什么,他们不需要烦琐的流程,也不需要激励手段,他们有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要什么,因为他们是能做出高绩效的成年人。”

……

我觉得帕蒂.麦考德自身就是一个流淌着奈飞文化的人:她显然知道自己要什么,无需外部激励,就充满激情地推动者组织的改变;

她努力让自己懂得产品,甚至亲自参与营销,和客户互动,以便于深度了解公司业务,更好地为业务部门提供服务;

她懂得坦诚在管理沟通的作用,无论对上与哈斯廷斯的沟通,还是对下与部门负责人和员工的沟通,都直言不讳。

她认为在企业里,无论如何都不能向员工隐瞒真相,隐瞒真相会引来员工的鄙视,企业透明的文化,能让错误无处遁形。

……

所以,我想说的是

如果你是公司的HR,请你像麦考德那样热爱自己的工作,像巨人一样,站在公司战略和文化的高度统观全局,并永远记得:

你正在运作最重要的资本——人力资源,

你正肩负着最有力的大旗——企业文化。

04

在《奈飞文化手册》的序言里,写着:“自由与责任,奈飞文化的核心。

在我看来,自由与责任两者相辅相成:

没有自由的责任,过于拘泥与沉重了;

而不担负责任的自由,是自私和毫无价值的。

找到二者的最佳平衡点,需要文化的力量。

余秋雨在《中华文脉》中曾给文化定义:“集体无意识”,是说真正的文化渗透到骨子里,流淌在血液里,以至于成为一种无需唤醒的本能,一种无需约束就被统一认可的公允价值观。

对于企业来说,奈飞文化就像是一棵在别人庭院里长得很挺拔、很茁壮的大树,但因为“水土不同”,我们没必要完全移植,但我们需要将他们“种大树”的理念和方法学懂、学会,然后回去精心根植属于自己的“文化的大树”。

这才是我们阅读《奈飞文化手册》的意义所在吧!

附:

97ca46fb974fc62a5f7990f3ecb29aee.png

——2020年3月20号

45afd0177201524496df72844e8bd746.png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