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对某两列求和再求和_张量分析傻瓜入门(翻译):四、爱因斯坦求和约定...

57e843416112cb4db2d1c745f785b644.png

我不止一次地听别人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对物理学和数学的最大贡献是他创造的“爱因斯坦求和约定”(注:我听说爱因斯坦本人也对此表示过赞同),也就是下面这条规则:

当公式中出现一对(一个在上标处、一个在下标处)用同样的符号表示的指标时,就意味着公式前存在一个求和符号。

比如说,给定某个矩阵的分量

和向量的分量
。根据爱因斯坦求和约定,对于形如
的表达式,因为指标
出现了两次,所以表达式前应该存在一个关于指标
的求和符号。说得再确切一些,爱因斯坦求和约定规定,表达式
实际上表示求和式

再重复一次,根据爱因斯坦求和约定,当你写下表达式

时,自然表明此表达式前有对任意一对出现过两次的指标求和的求和号(一个在上标的位置,一个在下标的位置)

之所以创造这种求和约定,是因为爱因斯坦注意到,在含有矩阵和向量间乘积的计算中,求和符号总是对一上一下的一对指标求和。乍看上去,这种求和约定似乎有一种潜在的危险:写出一个形如

的式子并忽略求和符号
可能会引起歧义。然而事实上,爱因斯坦求和约定并不会引起歧义,因为当你进行张量运算时,被求和的指标总是一上一下地成对出现。如果你发现某个式子里有用同样符号表示的两个以上指标、或者一对都在上标处/都在下标处的指标,那么这个表达式要么是无意义的、要么是错的。

不过,求和约定也存在着其局限性。如果你想表示求和式中的某一项,但又不想具体写出是哪一项时,你需要额外声明“此式无求和的含义”(这是通常的做法)。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不是那么规范的解决方法:将你不想求和的那对指标用下划线标注,比如


习题 IV.1

如果你正确地完成了习题 III.2,你得到的求和式应该符合爱因斯坦求和约定:被求和的指标应当出现正好两次,而且一次在上一次在下。如果你的结果不是这样的,就再检查一下。

用指标记号写出矩阵乘法

(明确写出求和符号。这里假设
都是n阶方阵)。你得到的结果应该会有两个求和号,而且应该符合爱因斯坦求和约定。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