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姆表的读数教学过程中,学生一直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使用欧姆表时,为什么要尽可能在中央刻度附近读数呢?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说法也不尽相同,一些观点认为,由于欧姆表刻度不均匀,读数时必然会存在误差。当指针在右边时,尽管在表盘上读数较为准确,但乘上大倍率时,误差就会很大;当指针在左边时,由于刻度线太密,数值跳跃很大,误差很大,无法准确读出电阻值的大小;而中央部分的刻度相对均匀一些,读数也较为准确。因此,测量电阻时,应尽量调整档位使指针在中央刻度附近。但是真的是因为中央刻度均匀所以读数准确吗?有观点认为可能是由于万用表的内部电路结构的原因造成的.其实都不完全准确。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要尽可能在中央刻度附近读数误差较小呢?
首先,电阻的测量不会因为换挡或者电池电压减小而引起超越合理范围的误差。
其次,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以得到 I=E/(R+r+Rg+Rx),根据该式可以知道当电源电压和欧姆表的内阻确定后,I与Rx有关,因此,可以在表头标尺上不同偏转处标以对应的电阻Rx值,即可直接测量电阻Rx。式中I与Rx不是线性关系,故电阻档刻度是不均匀的,读数时会带来较大的误差。通过计算相对误差可以知道电阻测量的相对误差大小以指针指在中央为最低点,左右对称逐渐增大。
综上所述,在使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时,为了能够减小相对误差,要选择合适的档位,使得读数尽量接近中央附近。

老 amperm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