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和时间是描述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变迁的两个基本维度。长期以来,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时间维度较多受到重视,而空间维度或多或少地被忽视。在人文社会科学“空间转向”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空间维度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并将空间思维运用到研究中。有学者表示,空间视角的引入有望拓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领域。
打开空间研究新视角
空间与社会是交互作用的,日常生活嵌入空间,空间也被日常生活形塑。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叶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长期以来,人们对自然空间的关注远胜于对社会空间的关注,而现代性的来临更凸显了社会空间的重要作用。对社会空间问题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科学界的热点。20世纪下半叶,列斐伏尔、福柯等思想家对空间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引发不同学科开始研究空间问题,并且把空间问题和社会问题结合起来,由此推动了人文社科界的“空间转向”,同时也使得空间研究成为热潮。
社会空间成为当前地理学和社会学关注的重要领域,并延伸出社会地理学这一子学科。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社会学系教授李君甫告诉记者,社会地理学在空间研究方面的繁荣,凸显了学界对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反思。当前,我国学术界在空间研究领域也产生了一些成果。我国国土空间辽阔,人口规模巨大,自然地理复杂多样。深化空间社会脉络研究,对于认识我国城乡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具有深刻现实意义。中国社会学的空间转向对于社会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不仅能进一步拓展社会学研究领域,还能激发新的社会学想象力,催生新的社会学成果。
叙事学是当今文学研究的热门领域,而空间叙事学则是该领域的新理论方向。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龙迪勇是国内较早提出构建空间叙事学的学者。在他看来,近年来,空间成为叙事学研究的重要维度。如果忽略故事发生的场地空间,以及文本在结构上的空间特性,叙事学研究就会有所欠缺。同时,作为融合了地理学与文学的新兴交叉学科,文学地理学成为文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这也与空间理论的兴起有关。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员朱凌飞介绍说,近年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普遍经历了受人瞩目的“空间转向”,这成为当下知识生产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事件之一。以人类学研究为例,人类学家逐渐意识到空间不应只是一种辅助物或者背景,空间是可以将经济、政治、文化子体系重新加以辩证整合的一个新视角。
拓宽学术研究空间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陆扬认为,空间的展开本身也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衍生过程。法国学者贝尔唐·韦斯特法尔的“地理批评”以地理为中心,而不是像以往的文学研究那样,以自我为中心、以作者为中心。它体现出地理和哲学在时空上的结合,意味着文学应该是流动的、互相交流的。
在城乡社会发生巨大变迁的背景下,空间—社会脉络成为理解城乡变化和社会转型的重要思路。在叶超看来,中国已进入社会转型期。从社会空间视角出发,社会学和地理学方法的交叉融合有望推进社会转型问题相关研究。通过社会学的分析以及地理学的多尺度视角,把社会正义和空间正义结合起来,才能既凸显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关怀,又突出科学研究的学术导向。
多学科交叉融合
对于复杂和广泛的社会空间问题,研究者要树立问题意识,并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叶超表示,社会空间是社会和空间错综交织、相互作用的动态多面体或连续过程,需要多学科相结合进行研究。其中,最重要的是整合方法,摒弃学科界限,以问题为中心开展研究;还要充分发挥各学科特色,从具体的社会空间问题出发,根据所面对的群体以及课题的研究对象,真正实现跨学科方法的交叉融合。例如,在大尺度上,可以运用大数据和量化分析方法;在小尺度上,则选择问卷访谈和田野考察等方法。从方法论角度看,要实现多学科方法有机结合,而不是使用零散的方法。
李君甫表示,要继续发展和壮大中国社会地理学学科,还需要社会地理学者顺应中国的城乡发展需要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学习吸收欧美社会地理学理论的基础上,立足国家发展重大需求,立足中国社会现实与社会矛盾,基于中国城乡、区域发展的实践经验,完善中国社会地理学研究范式和理论体系。
朱凌飞表示,目前人类学家大多仍然在“乡村”做研究,但人类学研究视角不应局限于乡村。运用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建筑学、地理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知识和观点,完全可以将人类学研究拓展到城镇以及其他不同类型的空间环境中。
精彩推荐
经济学学科体系的演变趋势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与展望理论研讨会在兰州召开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9年度暑期专题研讨班圆满结束
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申报工作通知
2019年“中国阐释学理论与实践”高级研修班侧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张卓晶 排版编辑:张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