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将寄存器赋值变量_ARMv7 寄存器详解大全

本文来自我的chinaunix:http://blog.chinaunix.net/uid-69947851-id-5825875.html,后期彩蛋,欢迎加粉。

在描述了《Linux内核之execve函数》之后,我发现要真正的理解start_thread函数的作用,我不得不提一下C语言是怎么转换成汇编的,以及寄存器在汇编语言中的操作规范和原则。本文主要简单说明一下寄存器在ARM 32位中的一些使用基本常识(64位 ARM以后介绍)。

首先ARM有许多寄存器(这里说的ARM 32位,指的是arm cortex A系列),如下图:

d5411fef293a1ea0c682e6835ebb9af5.png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选自于《cortex_A_series_PG.pdf》),32位arm的R0 - R7为低端寄存器(Thumb16模式下,只能使用R0-R7,R13,R14,R15这几个寄存器),这在所有ARM的工作模式下是共享的(ARM有7种工作模式:Usr, Sys, FIQ, IRQ, ABT, SVC, UND,其中MON和HYP我们暂时不计入考虑,大部分操作系统工作于SVC模式下,应用工作在Usr模式下面)。下面我们来看看各个寄存器的作用。

R0寄存器: 通常用于函数传参(参数1)或者普通寄存器或者函数返回值。

R1寄存器: 通常用于函数传参(参数2)或者普通寄存器。

R2寄存器: 通常用于函数传参(参数3)或者普通寄存器。

R3寄存器: 通常用于函数传参(参数4)或者普通寄存器。

R7寄存器: 系统调用时,存放系统调用号,有时也用于作为FP使用。FP又叫frame pointer即栈基指针,主要在函数中保存当前函数的栈起始位置,用于堆栈回溯。

R13寄存器:R13又名SP,即栈指针寄存器,主要用于指向当前程序栈顶,配合指令pop/push等。栈主要用于存放局部变量,保存函数间调用的关键寄存器,如LR。SP可以是向上增长也可以是向下增长,通常我们ARM采用的向下增长模式,下图为一个函数调用时,栈的排布情况。

60d67ca3a6a95e3b9aca6c8deb23552f.png

R14寄存器:R14又名LR,即链接寄存器,主要用于存放函数的返回地址,即当前函数返回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