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达尔效应产生的原因_详解法拉第磁光效应的机理及其物理意义

作者:彭晓韬

日期:2020.12.23

【文章摘要】:法拉第磁光效应的机理是外加磁场使介质中的电子与原子核改变运动状态,从而导致其产生的次生折射光的偏振方向与入射光存在些许差异并在介质中传递而不断积累所导致的。它直接证明了折射光并非入射光,而是由介质产生的、全新的、与入射光存在一定联系的次生光。其物理意义将颠覆目前人们对光与介质相互作用规律的认识,将对整个物理学界产生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一、法拉第磁光效应简介

法拉第磁光效应。当线偏振光在介质中传播时,若在平行于光的传播方向上加一强磁场,则光振动方向将发生偏转,偏转角度ψ与磁感应强度B和光穿越介质的长度d的乘积成正比,即ψ=VBd,比例系数V称为费尔德常数,与介质性质及光波频率有关。偏转方向取决于介质性质和磁场方向。上述现象称为法拉第效应或磁致旋光效应。[摘自360百科]

45562f46a0516deae289232069c96d2c.png

二、法拉第磁光效应机理分析

1、可能因素分析

根据ψ=VBd可知:只有当外加磁场B和介质长度d均不为0时才有可能出现折射光的法拉第磁光效应,二者缺一不可。由此可见肯定:导致本效应的因素共有三种可能性:A、外加恒定磁场B直接使偏振光改变偏振方向;B、外加恒定磁场使介质中的原子中的电子与原子核改变运动状态导致通过介质中的电磁波或光子改变偏振方向;C、外加恒定磁场使介质中的原子中的电子与原子核改变运动状态并导致其产生的次生光的偏振方向与入射光出现差异。

2、外加恒定磁场B直接使偏振光改变偏振方向的可能性分析

由于当d=0时,偏转角ψ=0。因此,可以排除外加磁场直接导致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发生改变的可能性。否则,在真空中的恒定磁场也会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改变偏振方向。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恒定磁场并不能使光发生偏振方向的变化。这也符合电磁场仅遵循矢量叠加原理,并不能相互作用而改变彼此的规律。

3、外加恒定磁场使介质中的原子中的电子与原子核改变运动状态导致通过介质中的电磁波或光子改变偏振方向的可能性分析

3.1、外加恒定磁场使原子中的电子与原子核改变运动状态,当电磁波通过介质时,当然会致使电磁波的运动轨迹发生变化,但不应该会导致其偏振方向的变化。也就是说:如果外加恒定磁场使原子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只会改变电磁波的运动轨迹或方向,不会改变其偏振方向。因此,此种情况下,只会使折射光的路径与无外加恒定磁场时有异。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此,可以排除此种可能性。

3.2、外加恒定磁场使原子中的电子与原子核改变运动状态,当光子通过介质时,当然会使光子的运动轨迹发生变化,但不应导致其偏振方向的变化。因为光子本身并不存在偏振方向,即使是存在,也不会因为原子运动状态的变化而改变。因此,此种可能性也可以被排除。

3.3、就算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外加恒定磁场使原子中的电子与原子核改变运动状态,当光通过介质时,也只会改变光的运动轨迹,而不可能改变其偏振方向。此种情况也可以被排除。

4、外加恒定磁场使介质中的原子中的电子与原子核改变运动状态并导致其产生的次生光的偏振方向与入射光出现差异的可能性分析

如果把折射光视为入射光或邻近其他原子、分子和分子团产生的次生入射光使原子产生极化(光产生的电场使电子与原子核朝正好相反的方向运动导致电偶极子化)并产生次生光,则本效应的机理就比较好理解了:入射光或次生入射光使原子极化(实际上主要是电子改变运动状态,原子核虽然也会改变运动状态,但实际改变量要比电子小二个数量级或以上,在可见光波段时可忽略其影响)并产生次生光的过程中,电子会受到外加恒定磁场的作用而改变运动轨迹(与无外加恒定磁场时相比),这种轨迹的改变将直接导致其产生的次生电场的偏振方向的改变。这也是为什么法拉第磁光效应与介质的长度d成正比的原因。因为介质长度越大,介质产生次生光的次数就会越多,当每次偏振方向改变量相同时,则次数越多,总的改变量自然也就越大。这才是本效应与介质长度成正比的根本原因所在。

综上所述,只有当通过介质的折射光是由介质重新产生的全新的光时,外加恒定磁场才有机会利用改变介质中原子的电子运动状态的机会让光的偏振方向发生改变。这才是法拉第磁光效应的真实机理。

三、通过介质的折射光为介质产生的次生光的佐证简介

1、反射光存在的半波损失现象证明反射光并不是入射光

如下图二所示:入射光照射到介质界面上时会使介质中的电子朝入射光产生的电场正向运动,当入射光电场的振幅为正弦波时,其使电子的加速度与电场的振幅同步,但电子的速度变化相位会滞后于电场振幅90度,电子的位移量相位变化会滞后于电场振幅180度。当原子中的电子与原子核的距离发生改变时,原子就会成为电偶极子并产生电偶极子次生电场,其振幅变化与电子的位移量成正比或相位相同。因此,由介质产生的次生电场的振幅与入射光的振幅间的相位存在半个周期或180度的差异。这才是反射光存在半波损失的原因。实际上,由介质产生的散射光、折射光、透射光、衍射光和绕射光的相位都与入射光存在半个周期的相位差。

1b6e94a575a9d1707e9ee3c8806e2362.png

2、超黑材料单缝实验无衍射光现象证明衍射光不是直射光绕射的结果

f570ccf6d14c5517218be09244aad235.png

从上图三所示:当用超黑材料覆盖单缝边缘时,则屏幕上就不会出现所谓的衍射光。这就直接证明了衍射光并不是直射光衍射或绕射的结果,而是缝边缘产生的次生光。

综上所述,无论是反射、折射和衍射光都不是入射光改变运动方向或速度的结果,而是由入射光照射的介质产生的次生光。就如公安侦办案件一样,由光的反射、折射和衍射三种情况综合证明了反射、折射和衍射光均是由介质产生的次生光,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相互印证的证据链,其可信度要比双缝实验预示着光为电磁波、光电效应预示着光子存在要高得多。

三、法拉第磁光效应的物理意义简述

1、证明穿越介质后的透射光并非入射光

法拉第磁光效应证明:光与介质的相互作用并不是光(量)子被介质中的分子或原子反射/散射、折射/透射作用而改变运动方向与速度或相位与频率,而是光具有的时变电场与磁场使介质中的原子极化成为电偶极子并产生次生电磁场。

2、证明星光不是原生光

依所谓的宇宙背景辐射现象可知:星际空间存在大量低温物质且各向基本同性。这些低温物质几乎不能产生可能光,但可以透射可见光。地球上观测到的星光是被这些低温星际物质作用后的次生光,而非原生光。星际物质会使星光的频率随星光在宇宙空间中的运动距离增加而不断降低。这可能才是星光红移量与距离成正比的根本原因。如此一来,哈勃定律可能就是完全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了。

3、光电效应不能证明光(量)子的存在

光遇到金属表面后,会使金属表面附近的原子中的电子与原子核发生运动速度与运动方向的改变。当外来电磁场的频率接近电子绕原子核运动频率时,则电子中部分相位合适的电子就会被外来电场同步加速,同时外来磁场会使电子改变运动方向。当电子被同步加速到逃逸速度时,在磁场的作用下就会从原子中逃逸出来成为光电子。这才是光电效应的本质因素。也是为什么频率过高的光反而不能产生光电效应的原因所在。

4、康普顿效应不能证明光(量)子的存在

X射线也是光,只是其频率高于可见光频率段上限而已。当X射线照射轻金属时,其产生的变化电磁场也会使金属中原子的电子与原子核发生运动速度与方向的变化,特别是最外层电子。但因其频率远高于外层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频率,电子绕核运动一周期间会有多个周期的X射线产生的变化电磁场作用于电子。这样一来,电子的运动状态虽然会受到X射线的影响,但只能改变电子运动轨迹而不能形成同步加速而从根本上改变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状态。也就不可能形成光电效应。同时,X射线改变电子运动状态过程中,电子就会产生与X射线频率接近的次生射线。这些次生射线的频率和相位会因出射方位不同而不同。这才是康普顿效应的根本原因。并不是X射线(量)子与外层电子相互碰撞作用的结果。否则,X射线量子也应该与内层电子和原子核发生相互碰撞,甚至同时或先后与两个与两个以上的电子或原子核发生相互碰撞,从而不同方向的出射X射线的频率会有很多种而非一种频率。

5、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结果不能证明光速恒定

光在大气层内运动时,其运动速度由大气层决定,与入射光速无关。因为在大气层内运动的光实际就是折射光,是大气层中原子极化产生的次生光的传递速度。因此,当实验过程中,大气层相对地面运动速度不大时(风速不大,大了也做不了实验了),实验过程中的光的速度相对测量装置速度当然也会基本恒定且各向同性。因此,实验结果肯定是不可能有干涉条纹的变化。实际上,该实验即使是在真空中进行,也会得出同样的结果。因为,实验装置中的半透镜、反射镜所产生的反射、透射光是镜体产生的次生光,其速度当然仅相对镜体组速度恒定。也就是相对实验装置速度恒定。

总之,利用光与介质相互作用规律几乎可解释目前所有与其有关的物理现象和实验结果。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