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系统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笔者多年从事MES的实践,这句话几乎是这个圈子里的专家的口头禅,诚然,没有任何一套MES系统不经交付过程,就可以完美的匹配于企业的业务流程,尽快现在很多基于SaaS概念的云端的MES产品号称可以2周上线,但是只有经过精心适配,深度融合的MES系统,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MES系统的价值,驱动企业不断进步。
由于MES深度融合的特点以及的定制化原因的存在,我们将在MES上线的的各类矛盾将经过如下四关充分展现出来,双方的联合团队均会遇见几乎不可避免的瓶颈,以下重点探讨这些瓶颈的具体表现,以及应对之策。
第一关:在系统的蓝图调研以及上线之前,最显著的瓶颈是:“团队磨合瓶颈”,表现如下
1)双方团队工作习惯的冲突
2)乙方团队业务需求理解不到位的冲突
3)甲方成员需求描述不精准的瓶颈。
4)甲方期望与乙方成员表现脱节的瓶颈
5)最终蓝图无法达成共识
“团队磨合瓶颈”的解决之道为:
1)双方充分沟通工作的方式方法,以达成共识
2)双方充分尊重对方的企业文化
3)乙方主动提供培训的机会。
4)甲方主动参与重大项目流程的讨论
5)项目管理委员会可开展适当的团建活动,加深项目组成员的尊重与融合。
第二关: 在系统的上线之后,以及系统验收之前,最显著的瓶颈是:“功能磨合瓶颈”,表现如下
1)从业务蓝图所中定制化的功能匹配度不够
2)功能投入测试以及试运行后大量反复改动
3)流程及需求不明确所导致功能无法实现
4)功能Bug过多,导致无法上线
5)项目验收时,功能依旧未100%实现。
“功能磨合瓶颈”的解决之道为:
1)双方在制定蓝图描述必须明确完善,边界清晰。
2)流程以及插件功能设计必须合理
3)甲方应关注“系统主流程”,抓大放小,不要浪费过多的精力在细支末节之上。
4)双方控制需求发散,因为项目组的时间资源始终是有限制度。
5)甲方团队应充分接受一些力所能及的开发工作,比如看板报表这类数据产出的开发项目。
6)所有的需求变更,必须控制在10%以内,否则项目延期是必然性的。
第三关: 在系统验收之后一年之内,由于系统正常投入运行,在海量数据的作用之下,最显著的瓶颈是:“性能磨合瓶颈”,表现如下
1)数据增量越快,系统操作会卡顿
2)系统的不流畅,会招至现场用户的抱怨
3)甲方团队想针对系统进行优化,但无从下手。
4)乙方团队已经撤离,服务的及时性会打折
我们必须客观认识系统在这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性能磨合瓶颈”,这几乎也是所有大型定制化项目所表现出来的必然过程,好比一部新车,当你拿到它的钥匙开始上路,前面5000公里就是“性能磨合期”。
“性能磨合瓶颈”的解决之道为:
1)不要一味抱怨系统的性能不佳,本着持续优化的思想来解决这类问题
2)监控以及定位系统前后台的业务逻辑,找到性能瓶颈,快速解决。
3)乙方提供《系统运维以及优化指南》,让甲方的MES运维团队找到鉴定-定位-优化-再鉴定的闭环方法
4)及时的监控系统后台的负债性能,在数据库层面以OrBit-MES为例,我们可以通过:索引优化-存储过程优化-硬件能力优化-数据集群的优化 这样的步骤来解决。
5)甲方始终要彻底接手系统的运维工作,并彻底掌握系统的优化过程,这样方能长治久安。
第四关: 在系统验收一年之后,由于系统性能基本优化完毕,甲方客户希望系统所生产生的数据资产能得到充分的应用,并由此产生了瓶颈:“创新拓展瓶颈”,表现如下
1)希望定制扩展更多的流程,将更多的业务形态应用于系统中
2)希望集成更多的系统,比如APS、AGV、SCADA系统、智能货架等等
3)希望能实现“高大上”的数据呈现,为客户/管理层提供更多的数据服务。
“创新拓展瓶颈”的解决之道为:
1)选型时就要选择开放的,平台化的,可持续优化与拓展的系统
2)系统具有强大的API接口以及API说明文档,能非常方便的集成第三方系统
3)系统具图形化多版本的工作流建模能力,能从基本流程复制出更多个性化流程
4)“业务层代码开源”且受控,在线开发工具以及版本管理等工具完善。
5)甲方团队深入学习理解对象建模思想,彻底消化掌握并运用至炉火纯青。
本文笔者有从业20年的MES项目经验,参与过中国大大小小近100家的MES系统的建设落地,在我所参与的所有达到运行情况优秀水平的MES项目组,均能很好的理解并落实以上瓶颈的方法与策略,甲乙双方均能站在项目充分协同的高度,来科学地管理MES项目,该投入资源就大力投入资源,该进行技术技能培训就深入进行培训,当仁不让 ,视压力为个人职业发展的战略机会,最终取得辉煌的运维效益,而不是“事不关已,反正有乙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态度。
当您的企业在做出正确的选型决定时,其成功的要素已早早的被选型时的产品以及乙方团队的能力所决定,所以一定要全局思考,科学决策,方能应对上述各类瓶颈而游刃有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