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书 001 | 人啊。认识你自己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ello,

这里是心研书籍,我是明明~

看这篇文章的你,是从什么时候诞生了“自我”这个概念的呢?

每个人的答案或许都有所不同,可能是在父母的怀抱之中,可能是在一次愉快的乡间旅行里,还有可能是处于一个其他人都无法想象的境地,带给了自己很多美妙的体验。

01

来路是何处

那是一个炎炎夏日的午间,四处蝉鸣,我还是个四岁的小丫头,踩着凳子趴在炉灶旁,看自己的外公在氤氲热气里捞细面条。

就在这时,我第一次产生了我与外物的概念。长大后再提到这件事,外公已经白发苍苍,我台下,也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在自知与不自知中,人们一直没有停歇对自我的探索。

小说和影视剧中,常常会构建失忆角色采用各种方式寻找过去的桥段,这似乎可以看作这种潜意识的显化。

我就看过功夫巨星成龙早年拍摄的一部很有意思的动作电影《我是谁》,讲述了一个失去记忆的特种兵流落南非,在寻忆中破坏了巨大阴谋的故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片来源于电影《我是谁》

02

如今从何走

早在古希腊时期,德尔菲古城的阿波罗神庙上就刻下了传颂后世的著名箴言——认识你自己。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以此为根基,开启了西方哲学的千年研究之路。

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同样将自我探索视为一项统领外物必不可少的功课。

《中庸》开章总领全文,就提出从格物致知到治国平天下的八个概念,依次递进,意指明确内在对驾驭外在的不可或缺性。

庄子在《庄子·天下篇》中也提出了“内圣外王”的概念,更被后世奉为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

作为哲学之子,心理学从哲学那里自然而然地继承了这个宏伟广大的命题。

然而,由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上的限制,早期的心理学研究多采用内省的方法来探索个人的认知变化。

正因如此,19 世纪末期,法国实证主义哲学的奠基人奥古斯特·孔德就对心理学的自我研究发出了无奈的疑问:

“思考者无法将自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进行推理思考而另一部分在观察这种推理。

一个有机体进行观察的同时觉察到这种观察事实的存在,这种观察是如何发生的呢?”

孔德悖论(Comte paradox)正是早期心理学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03

归途是何方

长期以来,像自我、人格、理想、信念、价值观等与人性有关的问题,面临着它们的研困境。

在伦理和技术的双重考量下,大多不能以严格标准化的实验范式进行干预,而只能用准实验、相关分析、个案研究等方法研究。

令人欣喜的是,随着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对自我的研究再一次达到了新的高潮。

随着科学技术的大爆发,脑电图(EEG)、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事件相关电位(ERP)等技术的逐渐成熟,给人性问题的未来研究打开了一扇大有可为的命运之门。

作为一个心理学人,明明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就是这样一本关注于内在研究的书籍。

它是心理学自我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清晰地概括了人类自我研究的前世今生,作用机制。

无论是作为科学研究的参考,还是用来茶余饭后增长见识,都是一本当之无愧的读品。

图片
书籍简介:

本书通过梳理和总结近年来心理学在“自我”这一研究领域取得的丰富学术成果,旨在把握该领域的学科发展动向,厘清已有研究的现状,并为我国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带领读者在了解自我结构与发展的基础上,对自尊、自我参照加工、自我控制、自我欺骗、自我正向偏差等与自我相关的内容逐一展开分析,最后将自我置于文化的大环境之中,并阐述了自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END-

福 利

各位小伙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认为“我是我”呢?那一定是一个十分美妙的时刻,欢迎在评论区和我分享你的感想和经历~

赞助商 : 科学出版社

活动规则:留言区点赞数最高的第一名(之前赠书活动已获得过赠书的小伙伴除外),将获得书籍一本。获得赠书的小伙伴请记得在2022年3月26之前联系小助手哟~

文案:明明
排版:熙熙
校对:明明 喵君姐姐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壹脑云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