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解读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的四大产品逻辑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看到过一条评论:

 

评论的人说,没有看过这本书,但是单看书名就觉得这本书不好.我觉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任何事物都不能从表面去单纯地评判。

 

单从书名来看,用了“上瘾”这个词可能有噱头的意思在。“瘾”这个字给人感觉不是太好,作者在书中也说了“成瘾”具有负面的意思。

 

这里作者其实要说的是“习惯”,看书名的副标题就知道了。

 

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的四大产品逻辑

 

 

重点在两个,一个是养成使用习惯,一个是四大产品逻辑

 

四大产品逻辑是这本书主要讲的内容,它的目的是为了养成用户的使用习惯。

 

说到底最终是为了能够勾住用户,让用户成为产品的忠实用户,从而获得利益。

 

 

为什么有的产品会让人“上瘾”?

 

因为习惯。

 

当产品进入了用户的“习惯区间”,产品就获得了持续的生命力

获得了用户高的忠诚度。

 

相信习惯这个词大家都很熟悉,也都能理解。

 

习惯,是人下意识做出的行为动作。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戴过表?

 

小明从来没有带过表,看时间都是用手机。

 

第一次带上手表的时候,总是觉得手上多了什么。

 

也不觉得戴表没有什么作用。

 

因为不习惯,不习惯手上有个东西存在,也不习惯用手表看时间。

 

所以在大脑发出想看时间的讯息时,第一时间做出的动作不是看手表

而是掏出手机。这是小明原来的习惯。

在戴了一段时间之后,首先身体已经适应“手表”这个事物的存在,反而突然不戴会觉得缺了什么。

 

同时会发现,在大脑发出想看时间的讯息时,会不加思考的将手腕抬起,并且看向手腕的位置,哪怕心里清楚,我今天没带表。

 

这个时候,新的习惯就已经养成了。

 

 

大家觉得小明是怎么养成了用手表看时间的这个习惯的?

 

首先小明有了这个需求,这一天可能手机坏了,拿去修理。而又需要掌握时间,所以小明第一次带上了手表。在需要知道时间的时候,小明看向了手表。随着小明戴表时间的延长和看表次数的增加,习惯逐渐形成。

在这个过程中,有几种情况会阻止习惯的形成:

 

一肯定是没有戴表需求,习惯就被扼杀在摇篮里

 

二是时间短,假设只戴一天,也形成不了习惯

 

三是频率低,可能手表戴了1个月,但是1个月之中只使用手表看时间3次,也无法形成用手表看时间的习惯。

 

四是没有这个用途。这一点跟第三点可能感觉有点像,第三点是用途是看时间,但用的少。

 

 

这里是,对小明而言,不存在这个用途。

那用我们书中的上瘾模型来说,这个养成习惯的过程就是:

 

外部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投入、内部触发

 

 

根据咱们的读书进度,咱们重点来说一下触发:

触发有两种,内部触发和外部触发,外部触发通常潜藏在信息中,通过将信息渗透在用户生活的各个方面来引导他们采取下一步行动。

 

 

它的表现形式是我们身边的任何事物。比如说电视广告、媒体的报道、朋友的推荐、自身的偶然性需求等等等等,都可以是外部触发,是我们使用某个产品的诱因,导火索。

 

比如说我们看了电视广告,去买了某款洗发水;看了某篇科技文章,下载了某个app。

那么外部触发有什么类型呢?

 

付费型触发、回馈型触发、人际型触发、自主型触发

付费型触发,很明显,你我本无缘,全靠我花钱。

我花了钱,你更多地看到我,那我们之间的联系的可能性就高了。

 

最近写字楼广告频繁出现的“铂爵旅拍”让我印象深刻

大量的广告,让我即便反感,也深深记住了它

那么有这个需要的时候,我可能就会想起来,甚至选择它。

回馈型触发,付费型触发是出钱,那这个触发就是出力了,靠的是在公关和媒体领域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像媒体的推荐,app的下载量等等。举个例子,拍了电影之后,需要为电影做各种宣传路演、舆论公关、制造热点等等,都是常见的方式。

人际型触发,发生在人与人身上的故事。我用了这个产品觉得很好,将它推荐给你,通过我,你跟这个产品产生了联系。口耳相传,口碑等,主要就是通过人与人而产生的触发。

自主型触发,由“我”这个个体发出来的触发,与其他人事物无关。比如一个应用,我不去安装,那么我跟这个应用之间的关系相对较弱。

 

只有我自身去安装了,才代表我愿意继续跟这个应用发生联系。

 

上面三种触发,都是以争取新用户为主要目标,用我们熟悉的词来讲就是拉新,或者也可以说刷存在感。而自主型触发以驱动用户重复某种行为作为重点,目的是让用户逐渐形成习惯,重点来了。假如没有自主型触发,不能在用户默许的前提下获得他们的关注,产品就很难以足够高的出现频率渗透进用户的使用习惯里。也就是说,一直在刷存在感,但是用户不会重复使用这个产品,甚至不使用这个产品,那么一切可能会变成无用功。

外部触发让用户使用过了这个产品,接下来就该内部触发上场了

内部触发书中是这样解释的:

 

 

当某个产品与你的思想、情感或是原本已有的常规活动发生密切关联时,那一定是内部触发在起作用,将内部触发嵌入产品,是消费者技术成功的关键。

网络上有句话是这样的:每天早晨叫醒你的不应该是闹钟,而是梦想

这里梦想可以看是内部触发。那什么可以当做内部触发呢?比如个人的情绪,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都可以,刚才说的梦想可以看成是正面的情绪。

 

正面情绪可以成为内部触发,甚至还会在我们想要摆脱某种不适感时被触发。说到底,产品是用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渴望从产品中获得愉悦,说明我们希望借此消解烦闷;愿意将好消息与众人分享,说明我们试图建立并维系各种社交关系。比如旅游时用朋友圈记录开心的瞬间,用印象笔记摘录文章中激励自己的话语。

负面情绪,是一种威力强大的内部触发,能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厌倦、孤独、沮丧、困惑或者游移不定等情绪常常会让我们体验到轻微的痛苦或愤怒,并使我们几乎在一瞬间就不自觉地采取行动来打压这种情绪。比如看到不平事觉得生气,在微博上发文内心觉得苦闷,玩王者荣耀纾解。

当用户发现这个产品有助于缓解自己的烦恼时,就会渐渐地与之建立稳固且积极的联系,在使用过一段时间之后,产品与用户这二者之间开始形成纽带。

 

久而久之,这种纽带会发展为习惯,因为用户只要受到内部触发的刺激,就会转向这个产品来寻求安慰。

 

 

然而,内部触发与产品之间的纽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长期使用或者频繁使用,才能让内部触发发展为行动暗示,外部触发可以培养新习惯,而内部触发造就的情感纽带,则可以让新用户变成你产品的铁杆粉丝。

 

所以说外部触发的最终目的是内部触发,是为内部触发服务的。

 

 

父亲用草莓带孩子回家,可不可以用触发来解释呢?

父亲充分了解孩子心理的想法,才能利用草莓做触发。最终达到让孩子跟着走的目的。我们在设计产品的时候也一样,需要洞悉用户的内部触发,才能抓住用户的痛痒点,最终获得用户的关注。

那怎么做呢?最好的切入点就是研究现有的成功的习惯养成类产品。

 

看看它们是如何解决用户的问题的这样的学习有助于你更深入地理解消费者心理,提醒你关注那些最基本的人性需求和渴望,换一个词来说就是分析竞品。

最后要注意的是:

 

我们在设计产品的时候,注意不要给用户太多的外部触发选择项。过多的外部触发选项会让用户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权衡,那么放弃的可能也就越大,所以要减少有关下一步行动的思考时间。好比我们购买商品,过多的种类和款式容易让我们选择困难最终可能会造成我们放弃购买。

在研究现有的成功的习惯养成类产品时,万万不可以生搬硬套,我们要学习的是他们解决用户问题的方法,我们需要有自己的特色来吸引用户。

本文整理自陪学网产品读书训练营。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