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平日里总是时不时地听到别人讲起一些摄影相关的术语,比如:光圈、焦距、等效焦距、EV、画幅、景深、快门、ISO等等。但是不解其中意,更不知它们代表的实际物理意义是什么。
为了了解这些相关的知识点,个人搜罗网上的资料进行学习,这篇博客是个人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梳理、总结,算是一篇学习笔记,其目的也主要是厘清相关的概念,如果其中有不对的地方,也欢迎各位看官们提出指正。
我们都知道相机就是利用了凸透镜的成像原理,这一节里先回顾一下关于中学的时候学过的透镜这部分相关知识。
一. 凸\凹透镜
在中学物理时就有学过透镜相关的知识了(不过估计大部分知识点已经还给物理老师了😂),到现在可能脑海里只剩下零星的印象,这一篇先回顾一下透镜相关的一些基本知识,为后面的知识做铺垫。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
透镜是由透明物质(如玻璃、水晶等)制成的一种光学元件, 它正是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制成的,通过透镜表面的弯曲,改变光线入射的角度,从而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1 凸透镜
凸透镜的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对光有会聚作用。无论时隔多久,相信大家对下面这张图一定还是印象深刻的,这张图其中涉及到几个基本的光学概念:光心、主光轴、焦点、焦距。
- 光心:凸透镜的中心点是透镜的光心,也就是凸透镜的光学中心
- 主光轴:凸透镜两个球面的球心的连线,称为此透镜的主光轴
- 焦点(F):将平行光(如太阳光)平行于主光轴射入凸透镜,光在透镜的两面分别经过一次折射后,会交汇在主光轴上的一个点,此点就叫做凸透镜的焦点
- 焦距(f):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就是该凸透镜的焦距